适于与终端耦合的射线剂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696693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3434198.9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适于与终端耦合的射线剂量检测装置,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适于与终端耦合的射线剂量检测装置,包括:外壳、闪烁体和遮光层,外壳具有容纳空间和窗口,容纳空间与窗口连通;闪烁体用于接收射线并将接收到的射线转换成可见光,闪烁体位于容纳空间中,并且闪烁体覆盖窗口,闪烁体的外表面包括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与终端的摄像头适配;遮光层用于遮挡外界环境中的可见光照射在闪烁体上,遮光层设置在闪烁体的第二外表面上,其中,射线剂量检测装置能够安装于终端上,使得闪烁体和窗口能够正对终端的摄像头,从而将外界环境中的射线转换成适于被终端的摄像头接收的可见光。

    导束装置以及包括该导束装置的辐射检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5691793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099509.0

    申请日:2016-0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导束装置以及包括该导束装置的射线检查设备,其通过在准直器上加装翼翅板,以屏蔽和吸收散射射线,有利于减少导束盒壁厚,并且减轻导束盒整体质量。导束装置,用于导束辐射检查设备中的射线束,所述导束装置设置于所述辐射检查设备的外壳内,并且所述导束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前准直器和后准直器,所述导束装置包括多个导束壁和由所述导束壁围成的导束腔,所述导束壁由能够吸收射线的第一材料形成或所述导束壁的内侧涂覆有能够吸收射线的第一材料,所述导束腔具有沿从所述后准直器至所述前准直器的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所述导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束装置的导束腔中的至少一个翼翅板,所述至少一个翼翅板用于阻挡和/或吸收散射射线。

    人体安全检查系统
    1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08205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100306.9

    申请日:2016-0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安全检查系统,其包括:X射线源,其提供对被检查人体扫描的X射线,探测器,其接收从被检查人体散射的X射线并生产散射信号;传感器,其设置获取被检查人体的重量;承载设备,所述承载设备承载被检查人体,以及承载被检查人体沿一定方向运动以实现对人体的扫描;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器获得被检查人体的重量,根据所述重量的不同,所述控制器对X射线源的电压或电流以及承载设备的运动速度进行不同的控制。

    安全检查设备
    1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25416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692579.2

    申请日:2015-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检查设备,该安全检查设备包括:X射线源,该X射线源包括射线发射点并且从射线发射点发出扇形射线束;以及多个探测器模块,每个探测器模块具有射线接收面,并且所述多个探测器模块沿多个直线段排列,所述多个直线段包括第一直线段和两个第二直线段,并且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段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两个端部分别朝向射线源侧延伸,其中在扇形射线束所在的平面中,每一个探测器模块的射线接收面在中点处的法线大致通过X射线源的射线发射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例如,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获得良好的检查效果。

    一种放射性物质射线能区探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004087Y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620173211.6

    申请日:2006-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数式射线探测仪器开发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探测系统中放射性物质探测系统。包括带射线能量特性的探测器、电子学放大器、数据采集卡、数字阈值控制器、控制、测量、计算数据库和射线能区显示,其中所述电子学放大器为数字双能窗电子学放大器。本实用新型既保证了系统对放射性物质探测的高灵敏特性,又使系统对所探测射线的能量区域具有识别功能,并且设计简单、兼容性好,适应范围广,不需配复杂设备,运行成本低,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种目的计数式射线探测系统。

    背散射安检设备
    1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64765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22234839.8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散射安检设备,其包括:底盘,相对于被检测物体可移动;背散射成像装置,用于扫描被检测物体,并形成图像;机械臂,连接于底盘与背散射成像装置之间,机械臂带动背散射成像装置沿第一方向可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底盘、沿第一方向可移动的机械臂,使得背散射成像装置可以快速灵活地检测更大范围内的目标物体,检测效果较好,提高了检测效率。

    背散射安检设备
    1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89891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22234130.8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散射安检设备,其包括:底盘,相对于被检测物体可移动;背散射成像装置,用于扫描被检测物体,并形成图像;机械臂,连接于底盘与背散射成像装置之间,机械臂带动背散射成像装置沿第一方向可移动,且能够以第二方向为轴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底盘、沿第一方向可移动且绕第二方向可折弯的机械臂,使得背散射成像装置可以快速灵活地检测更大范围内的目标物体,检测效果较好,提高了检测效率。

    透视扫描设备
    1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88367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699479.6

    申请日:2018-05-10

    Abstract: 一种透视扫描设备,包括:双扇束X射线源,用于向其同侧发射平行或共面的张角为α的第一X射线扇形束和张角为β的第二X射线扇形束,所述第一X射线扇形束和第二X射线扇形束用于透射扫描被测目标,在与两者平行的平面内的投影拼合为张角为α+β的扇形;以及探测器,设置在双扇束X射线源的所述第一X射线扇形束和第二X射线扇形束的出射侧,接收所述第一X射线扇形束和第二X射线扇形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