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109071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327334.0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和内插管(2),所述内插管(2)插入所述集流管的内腔(10)、且能将流体导入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中或将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中的流体通过所述内插管(2)导出,且所述内插管(2)伸进所述内腔中的部分弯折并朝上延伸,且在所述内插管(2)的自由端或靠近自由端的管段形成为渐缩管段(21),使得所述渐缩管段(21)形成为由下至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管段,且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孔(22)。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冷媒的流动速度,加大冷媒在喷射孔喷出后的混合充分程度,有助于改善气液两相制冷剂容易分层的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空气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316654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21691429.4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空气调节系统,涉及制冷设备领域,该蒸发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前端的喷水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后端的风机;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输送管以及多个均匀排列在所述输送管上的翅片;所述每个翅片包括位于前端的折弯部以及位于后端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折弯部所形成的角度为钝角,所述输送管依次穿过所述主体部;所述折弯部靠近喷水组件的一侧上设有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从折弯部前端延伸至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折弯部之间的折弯处;所述折弯部上设有过流孔。该蒸发式冷凝器可以极大减少被风机带走的水滴和翅片间隙流出的水滴,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另外,还能使翅片表面均匀布水,提高蒸发冷凝器换热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压缩机
    1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83514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237639.1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用于压缩气态冷媒的压缩机工作腔;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外部,所述第二壳体与部分所述第一壳体围成用于将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离的气分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机的第一壳体外面再加一层第二壳体,使压缩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间作为气分腔体,冷媒进入气分腔体后,附着在第一壳体上,使液态冷媒和低温气态冷媒与压缩机内部充分换热,解决了气分内液态冷媒的冷量浪费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压缩机的冷却效果,提高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通风面板组件、丝杆螺母可拆卸结构的通风组件和天花机

    公开(公告)号:CN208884818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244429.5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面板组件、丝杆螺母可拆卸结构的通风组件和天花机,其中通风面板组件,包括通风面板,所述通风面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旋转轮和丝杆单元,组成丝杆螺母结构,当所述旋转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丝杆单元相对于所述通风面板移动,当所述丝杆单元伸出至与外界安装座连接时,所述通风面板能够通过丝杆单元连接在外界安装座上,当所述丝杆单元缩回时,所述通风面板能够从外界安装座上脱离。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旋转轮带动丝杆单元滑动,实现通风面板在外界安装座上的可拆卸过程,避免误操作导致通风面板从安装板上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所述通风面板组件使用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用电动机转运车
    1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80412U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20294163.X

    申请日:2009-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用电动机转运车,其特征是有上端面为平面的主车体,该主车体的下端四角有万向轮,主车体一端的两侧设有梯形搁架,两侧梯形搁架之间间隔搁置有至少两层中间翻转层,在梯形搁架的立柱中部的前面上每两层中间翻转层之间设有插销套,最上层的插销套设于立柱上部后侧,插销套内有插销,中间翻转层的一端的两边与梯形搁架中的横杆铰接,中间翻转层另一端的下平面两边设有支柱,中间翻转层的上平面和主车体的上端面固设有多个圆形电机放置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转运过程简单,方便,既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又节约包装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拖链式结构的过线管
    1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27599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2103594.6

    申请日:2023-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链式结构的过线管,包括拖链体和连接拖链体前后两端的安装座,所述拖链体由多个第二拖链首尾连接铰接而成,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拖链和第三拖链,所述第二拖链包括第二链体、固定在第二链体两侧平行设置的连接板和设置在第二链体另一侧与连接板平行的第二铰接板,相邻地第二拖链通过第二铰接板与另一连接板铰接成拖链体,所述第一拖链、第二拖链和第三拖链中空设置,所述第一拖链、第二拖链和第三拖链铰接连通时形成过线空间。本实用新型主要根据部分家电产品面板部件在开启时会上下移动,其连接的电线通过本设计的过线管可有效保护电线,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638136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22626640.7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系统,包括集气管、翅片、扁管和集流管,所述集气管和集液管之间通过扁管连接,所述扁管的外侧套有翅片,所述集气管上连有出气管,所述集液管上连有进液管。本实用新型设置挡板,挡板把集流管腔体分隔为左右两个腔体,从第一腔体向第二腔体内有利于冷媒的混合,每个腔体上连有多根扁管,实现来分流,保证了冷媒的均匀性,提高了均匀性,进入各个扁管中的冷媒较为均匀,不会出现换热器“干蒸”或者冷媒过多蒸发不充分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1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99551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976075.0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及分别与集流管连通的第一换热排组、第二换热排组及第三换热排组,第一换热排组连接液态冷媒进管,第二换热排组和第三换热排组分别连接有气态冷媒进管,当换热器制冷时,气液两相冷媒通过液态冷媒进管进入第一换热排组,冷媒在第一换热排组换热后进入集流管,然后从第二换热排组和第三换热排组流出集流管,冷媒进出集流管的管路数形成进少出多的状态,降低了换热器的压降,且本方案中集流管相对于多排并联的换热器减少了集流管的分路数量,简化了集流管的加工工艺,降低了换热器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1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316648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21534609.1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有两个集管、多个扁管,多个所述扁管垂直连通于两个所述集管之间,所述扁管的两端还分别连通有用于连接两个所述集管的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的集管直径小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的扁管宽度,该微通道换热器,不仅可以提高集管内制冷剂流速,同时还能使得进入扁管内的制冷剂分液更均匀,提高换热器性能以及减小制冷剂充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