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467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74836.1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敏性能测试和光催化降解评价联用装置,气体容纳腔顶部设置一光源,底座内部设有一输气通道,输气通道连接至少一个设置于气体容纳腔底部的输气口,输气口下方的输气通道上设有混气部件,气体容纳腔内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气敏元件插槽,气敏元件插槽中插入有气敏元件,气敏元件插槽上方且在气敏元件插槽与光源之间设有遮光板,遮光板上方,且正对光源设置光催化部件;底座内装有与光源、气敏元件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在底座上设置有交互界面,用于向控制器输入信号;控制器根据交互界面的输入信号来控制光源的启闭以及控制所述气敏元件与外界电路的连通或关断,实现有机污染物浓度和光降解性能的同步监测和评价,并且可选择特定测试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19260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06252.0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B82Y20/00 , B82Y40/00 , C09K11/0883 , G01N21/6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甲醛检测的氧化氮掺杂碳点荧光探针,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制备的黄色碳点溶液经氧化后为绿色或蓝色氮掺杂碳点,氮掺杂碳点表面有含氮含氧基团,氮掺杂碳点的平均粒径小于10nm。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碳点溶液呈黄色,置于敞口烧杯中搅拌数小时至数日氧化得到绿色或蓝色氮掺杂碳点溶液。氧化氮掺杂碳点荧光增强,与甲醛作用后发生荧光淬灭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超灵敏荧光方法用于甲醛的定量检测,检测选择性好,检出限低。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多种金属离子溶液中均能表现稳定,且具有低细胞毒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2916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26672.X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D01F8/08 , D01F8/18 , D01F8/10 , D01F8/16 , D01D5/00 , D01D5/34 , C09D7/65 , C09D175/04 , C09D163/00 , C09D13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修复纳米纤维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自修复纳米纤维为核壳结构,由核层材料和壳层材料组成,按质量比计算,核层材料:壳层材料为1:2-20。其中核层材料为亚麻籽油等可作为修复剂使用;壳层材料由主料和辅料组成,按质量比计算,主料:辅料为100:0.1-3。所述自修复纳米纤维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而成。可广泛地用于使任何涂料增加自修复性能。通过在壳层材料的溶液中加入的辅料,使所得自修复纳米纤维直径分布更为均匀、力学性能增强,同时热稳定性也得到提升,从而帮助提升修复剂的装载稳定性,防止修复剂泄露和老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41825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56897.X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9C1/46 , C09C3/08 , C09D175/04 , C09D5/08 , C09D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C1/46 , C09C3/08 , C09D5/08 , C09D17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涂料用的石墨烯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用的石墨烯浆料,是氧化石墨烯用碳化二亚胺改性后得到的改性石墨烯分散到水中而得到的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中,按改性石墨烯的干重计算,改性石墨烯:水为2-20mg:1ml。其能与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树脂相互匹配,获得长期稳定的分散的优点,对环境友好,保存时间长,在室温存放一年以上,不发生沉淀、絮凝、凝胶。使用后最终所得涂层的弹性模量可达2.23-2.34GPa,中性盐雾时间可达是60~120h。
-
公开(公告)号:CN10731699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17829.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的三维自组装的锂离子电极材料,由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组成,在所述的电极材料中,所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60~80%,余量为碳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材料预先氧化处理,再通过水热自组装成三维凝胶,然后与锡盐在低温水热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生成部分非晶化的二氧化锡与三维碳材料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二氧化锡基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循环稳定性好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9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92480.X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2/198 , B82Y30/00 , B82Y40/00 , C09K1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C01P2002/84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隐晶石墨大量制备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将一定量的隐晶石墨粉和硝酸钠以及硫酸混合超声;在冰水浴下搅拌1‑3小时,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搅拌混合,后升温;再加入去离子水并升温保持1‑3小时后,加水稀释并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搅拌后静止过夜,加入盐酸溶液;溶液加水离心清洗至pH=7,离心超声,得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本发明的方法原料丰富、廉价,过程简单,所得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产量高、尺寸均一,可用于催化、生物标记、电子影像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694989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107704.3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以石墨烯气凝胶作为三电极体系中的工作电极,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得到石墨烯基金属复合预产物,然后,得到的石墨烯基金属复合预产物再经过热处理得到石墨烯基金属复合材料。由于采用电沉积的方法,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不涉及任何高能耗高污染操作,环境友好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31964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1004513.5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D01D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69 , D01D5/0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列一边含同轴的微流体控制喷头,包括一根总毛细管、第一弯曲毛细管和第二弯曲毛细管;第一弯曲毛细管设置在总毛细管中,第一弯曲毛细管的出口端伸出总毛细管的出口端,第一弯曲毛细管的弯曲部从总毛细管的侧面穿出,第一弯曲毛细管在总毛细管中的外侧壁紧贴总毛细管的内侧壁,第二弯曲毛细管设置在第一弯曲毛细管中,第二弯曲毛细管的出口端伸出第一弯曲毛细管的出口端,第二弯曲毛细管穿出第一弯曲毛细管在总毛细管的部分,第二弯曲毛细管的弯曲部从总毛细管的侧面穿出。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喷头的高压静电纺丝装置,应用上述装置可以单步有效地制备出具有并列一边含同轴的复杂结构特征的纳米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5957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20748.6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正极制备;步骤二,负极制备;步骤三,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本发明利用超临界流体沉积的方法将镍、锰以及钴的前驱物均匀负载于垂直碳纳米管阵列中,通过快速退火转化为它们相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从而获得镍、锰、钴的氧化物‑垂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利用相同方法得到铁的氧化物‑垂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便、易于规模化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质量比电容高、具有良好的充电放电循环稳定性,同时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580067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3452.6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In4SnS8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前驱体,将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钠分别与铟盐和锡盐混合反应,过滤得滤饼,清洗滤饼后烘干制备得到前驱体即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铟和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锡;步骤二,溶剂热反应,将前驱体中的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铟和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锡分散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剂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水热釜中加热,发生溶剂热反应,得到产物;步骤三,后处理,将含有产物的分散液离心分离,将沉淀再溶解于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分散和离心分离过程,重复超声分散和离心分离过程多次后即得In4SnS8二维超薄膜。过程简单,操作容易,制备速度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