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16999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710417829.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的部分非晶化二氧化锡三维自组装锂离子电极材料,由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组成,在所述的电极材料中,所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60~80%,余量为碳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材料预先氧化处理,再通过水热自组装成三维凝胶,然后与锡盐在低温水热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生成部分非晶化的二氧化锡与三维碳材料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基于石墨烯复合的部分非晶化二氧化锡三维自组装锂离子电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循环稳定性好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88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29301.X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0 , H01M4/52 , H01M4/58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483 , H01M4/502 , H01M4/52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Hummers法氧化,添加吡咯制备前驱体溶液,制备三维凝胶,高温碳化,第二次水热反应,利用氧化石墨烯、一维碳材料和吡咯通过水热自组装反应制备三维凝胶,再经碳化处理后与过渡金属盐共水热反应从而将生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在三维结构中最后制备出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三维自组装的锂离子电极材料,通过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与三维碳结构相组合,使得电极材料中的活性物质达到均匀分散且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循环比容量,同时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884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829301.X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0 , H01M4/52 , H01M4/58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Hummers法氧化,添加吡咯制备前驱体溶液,制备三维凝胶,高温碳化,第二次水热反应,利用氧化石墨烯、一维碳材料和吡咯通过水热自组装反应制备三维凝胶,再经碳化处理后与过渡金属盐共水热反应从而将生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在三维结构中最后制备出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三维自组装的锂离子电极材料,通过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与三维碳结构相组合,使得电极材料中的活性物质达到均匀分散且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循环比容量,同时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31699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17829.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的三维自组装的锂离子电极材料,由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组成,在所述的电极材料中,所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60~80%,余量为碳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材料预先氧化处理,再通过水热自组装成三维凝胶,然后与锡盐在低温水热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生成部分非晶化的二氧化锡与三维碳材料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二氧化锡基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循环稳定性好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