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4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83778.4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3/021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B32/15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钒、氧、碳共改性硅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将硅粉与氧化剂混合,进行氧化处理,以形成硅的氧化层;再将氧化后的硅粉与钒源、锂源和碳源混合,通过球磨,将混合后的物料高温烧结,得到锂、钒、氧、碳共改性硅复合负极材料。通过精确控制改性元素和碳源的引入,本发明制备的Si/LOVC负极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快速的充放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16541.6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6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制备钒掺杂RuNi电催化剂的方法,将Na3VO4加入到RuCl3溶液中,形成均质溶液;将泡沫镍放入均质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干燥得到钒掺杂RuNi电催化剂。Na3VO4的添加会调节整体的腐蚀环境,从而影响腐蚀行为,致使形成的催化活化层具有致密的结构且提升了活性位点的数量,从而提升了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64953.5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10/63 , H01M10/617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54 , H01M10/6552 , H01M10/6571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Abstract: 微通道集成均热板和热电器件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外壳、液冷模块、均热板模块、热电器件模块、电池组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所述外壳为铝制的中空无盖长方体结构,外壳内部设有微通道,用于通冷却介质,微通道连接液冷模块;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电池组模块,均热板模块插入电池组模块的电池单体的空隙,均热板模块表面设有热电器件模块,热电器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液冷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池组模块、液冷模块、热电器件模块、电源模块。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集成均热板和热电器件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将被动电池热管理的热管与主动电池热管理的液冷、热电元件相耦合,既能满足电池组模块的散热要求,同时也能满足电池组的预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20738.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S/SnS空心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共沉淀技术制备的NiSn(OH)6立方体作为自牺牲模板,然后与硫源进行可控的水热硫化反应,最后通过化学溶解(刻蚀)去除剩余未反应的模板内核,即可获得NiS/SnS空心纳米立方体。本发明制备的NiS/SnS空心纳米立方体尺寸约600~800 nm,壳层系由褶皱状的片层结构构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当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该制备工艺环保、可靠,产物批次稳定,结构和形貌可重现性高,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方法难以合成NiSn(OH)6立方体的技术空白,同时有效拓展了双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和种类,相关材料并有望在诸多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767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3363.9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59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72 , H01M10/63 , H01M10/633 , H01M10/6551
Abstract: 热电制冷、相变材料和液冷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多个相同的热处理单元;每个热处理单元均包括相变材料模块、液冷一体式支撑模块、热电制冷模块、液冷模块、测温模块;液冷一体式支撑模块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内设有第一蛇形液冷板、传热翅片;相变材料模块填充在外框架内并形成与电池安置槽;热电制冷模块为两组,两组热电制冷模块分别置于外框架左右;液冷模块包括第二蛇形液冷板,第二蛇形液冷板安装于每个热处理单元左右最外侧;测温模块由多组温度监控单元组成并控温。本发明提供的热电制冷、相变材料和液冷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提高散热效率,保证电池组温度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56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711134.9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长寿命铁基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含Fe盐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十水亚铁氰化钠和抗坏血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氯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C。在N2气氛和加热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和溶液B通过蠕动泵同时加入到溶液C中,滴加完毕后,溶液变成白色的悬浮液;继续加热搅拌,最后在室温下老化,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依次离心洗涤数次后,真空干燥得到初始铁基普鲁士蓝化合物。取一定量的初始铁基普鲁士蓝化合物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加入少量醇类分散剂,磁力搅拌一定时间后抽滤洗涤,在烘干得到改性铁基普鲁士蓝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419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57932.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10N10/80 , H10N10/10 , H10N10/01 , G06F30/398 , G06F30/392 , G06F119/08 , G06F119/06
Abstract: 一种不含金属导电片的热电器件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热电器件包括上层陶瓷板、下层陶瓷板、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多个P型半导体、多个N型半导体交替排布,整体构成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半导体组件位于上层陶瓷板、下层陶瓷板之间。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中,任意一个半导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单元、中部单元、下部单元三部分,三部分处在同一水平方向上,或者位于两个不同的水平方向上、且这两个方向相互正交,实现在相同水平方向和不同水平方向上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156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75813.6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沿热流方向面积不断增加的环形热电器件,包括:上端绝缘基板、下端绝缘基板、上端导电片、下端导电片、P型热电半导体、N型热电半导体;上端绝缘基板、下端绝缘基板均为空心圆筒结构,上端绝缘基板位于外侧、下端绝缘基板位于内侧。上端绝缘基板与下端绝缘基板之间分布有多个P型热电半导体、N型热电半导体;相邻的P型热电半导体、N型热电半导体,它们的上端部通过上端导电片连接,它们的下端部通过下端导电片连接;该环形热电器件沿热流方向等间距轴向分布成M列。本发明对环形热电器件结构上进行改进,沿着热流的方向,不断增加环形热电器件的宽度,实现环形热电器件整体的均一输出,有效提升了环形热电器件的输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2823.5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33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72 , H01M10/659 , B60L58/26 , B60L58/27
Abstract: 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模块、电池组支撑模块,所述电池组支撑模块为中空结构,电池组支撑模块内部的中空部分填充有相变材料,电池组模块的各电池单元嵌入电池组支撑模块的孔洞中;液体冷却模块包括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冷却板、循环泵、恒温介质箱体。热电模块包括上导热板、下导热板,下导热板紧贴于电池组支撑模块,上导热板紧贴于冷却板。电池组模块连接核心控制模块,核心控制模块连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连接热电模块、液体冷却模块。该系统对电池组进行冷却散热;当电池组处于低温环境时,对电池组进行预热。实现热电模块制冷、停工和制热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很好地满足电池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散热或预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02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070245.8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1B19/04 , C01B32/0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碳修饰的硒化锌分层多级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是:将硝酸锌、柠檬酸钾和乌洛托品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均匀溶液,通过沉淀法形成柠檬酸锌与乌洛托品的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硒化得到硒化锌单碳复合材料。再将硒化锌单碳复合材料分散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加入盐酸多巴胺进行包覆。包覆物高温煅烧后形成双碳修饰的硒化锌分层多级微球。其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较于未进行碳包覆以及单碳改性的硒化锌,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硒化锌双碳复合材料与普鲁士蓝组装成钾离子全电池也具有稳定的比容量,在钾离子电池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