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36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80667.6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高层结构伸臂桁架施工监控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伸臂桁架的应力响应和位移响应;根据应力响应确定临时铰接方案的伸臂桁架应力监测位置,并获取临时铰接方案的伸臂桁架的应力实测数据;根据应力响应和位移响应估计延迟连接方案的伸臂桁架的应力实际数据;基于伸臂桁架应力实测数据或应力实际数据调整最早合拢时刻;基于水平位移监测实时评估临时结构刚度,并调整最晚合拢时刻。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全过程模拟分析获取伸臂桁架应力响应和位移响应以及结构水平位移响应,建立以伸臂桁架健康服役为目标的响应监测阈值确定方法,能够保证施工阶段结构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服役阶段伸臂桁架安全冗余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80837.0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高层结构伸臂桁架施工合拢窗口优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施工阶段划分和伸臂桁架设置楼层确定不同合拢方案;确定各个施工阶段和服役阶段所对应的超高层结构的荷载组合工况;根据服役期的富余应力空间确定伸臂桁架的最早合拢时刻;根据施工期临时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确定伸臂桁架最晚合拢时刻。本申请的方案以服役期富余应力空间为依据确定伸臂桁架的最早合拢时刻,以结构刚度和稳定性为依据确定伸臂桁架的最晚合拢时刻,二者均基于全过程模拟分析,共同确定了伸臂桁架合拢优化窗口,保证施工阶段结构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服役阶段伸臂桁架安全冗余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9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62944.0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6K9/62 , G06F16/901 , G06F17/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结构损伤劣化间接识别方法,包括基于一致缺陷模态法构建结构初始缺陷模型,基于初始缺陷模型获取结构缺陷前后的结构响应,并基于敏感性指标确定结构中的敏感杆件;基于图论Dijkstra算法确定结构在敏感杆件损伤后且在多种荷载工况下的重叠杆件,以重叠杆件作为传感器布置位置;基于敏感杆件的损伤状态对传感器进行分组,并确定损伤识别指标;基于目标杆件传感器分组集合与敏感杆件的损伤识别传感器集合的关系对目标杆件进行间接识别。通过本申请有助于实现通过已测杆件的响应信息间接分析未测杆件损伤情况,能够对敏感杆件损伤进行间接识别,并且考虑多荷载工况的影响,从而保证识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225520.8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MGPCG算法的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读取包含高层建筑结构模型有限元分析所需全部信息的文本文件,并将读取到的解析信息存入计算机内存;S2、根据步骤S1中存入计算机内存中的解析信息,生成各单元刚度矩阵,然后将单元刚度矩阵组装成为结构总体刚度矩阵;S3、采用置大数法将高层建筑结构模型的边界条件信息添加至结构总体刚度矩阵中;S4、将添加边界条件的高层建筑结构总体刚度矩阵转换为压缩稀疏行格式存入计算机内存。S5、将S4中的结构总体刚度矩阵和荷载列阵传入GPU中采用AMGPCG算法进行并行计算,获得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结构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5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41111.0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拓展模块的振动控制阻尼器,包括固定吊梁、刚性连接框架、质量块、吊绳和多功能阻尼底座,固定吊梁位于刚性连接框架的外侧顶部区域,并通过吊绳与刚性连接框架的底部连接,质量块位于刚性连接框架围成的空间区域的内部,且刚性连接框架的顶部通过吊绳与质量块的底部连接,多功能阻尼底座包括驱动机构和导轨板,导轨板与质量块的底部连接,驱动机构与导轨板连接并驱动导轨板带动质量块往复移动。该振动控制阻尼器的刚性连接框架与多功能阻尼底座共用一个质量块,减少了振动控制阻尼器占用的竖向空间。刚性连接框架与质量块组成上部多摆振动控制器,多功能阻尼底座与质量块组成下部多功能振动控制器,两者的结合可适应多种高层建筑环境并提高振动控制效果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59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72998.2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平台及基于分布式同步采集的振动检测系统。移动平台包括传感器、刚性拖车、动力车和连接组件。传感器设于刚性拖车上,动力车用于牵引刚性拖车移动,且二者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使得刚性拖车和动力车在竖直方向上具有活动连接余量。基于分布式同步采集的振动检测系统包括移动平台和固定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刚性拖车使得振动能够准确传递至传感器,动力车与刚性拖车之间形成了在竖直方向上的柔性连接保证了刚性拖车在测试振动时的独立性。且移动平台在分布式采集数据时取代了人工巡检,无需远距离布线,大大的方便了系统布设、平台移动以及后期维护。采用了卫星授时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同步采集,且同步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22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12804.6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多荷载工况结构响应关联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属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布置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每种荷载工况下的结构响应,计算每种荷载工况下各所述结构响应间的关联关系;S2、确定多荷载工况下各结构响应的综合关联关系;S3、运用聚类方法确定多荷载工况下所述结构响应的关联区域;S4、以获取完备结构响应信息为原则,基于所述结构响应的关联区域确定传感器的布置点。通过本申请有助于实现通过有限的传感器测点对结构进行全局监测,能获取多荷载工况下完备的结构响应信息并取得较好结果,从而保证监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7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29947.4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防屈曲钢板耗能连梁,包括一体化预制连梁,所述一体化预制连梁包括连梁主体和固定在所述连梁主体左右两端的连梁端板,所述连梁主体包括钢板阻尼器和设置在所述钢板阻尼器前后两侧的预制混凝土盖板,所述预制混凝土盖板包括混凝土盖板和嵌固在所述混凝土盖板左右两端的耗能承力钢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防屈曲钢板耗能连梁的装配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兼顾刚度和耗能且只发生延性破坏的装配式防屈曲钢板耗能连梁,该装配式防屈曲钢板耗能连梁具有双阶屈服,延性好,耗能性能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9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36985.2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振动连续监测系统,包括分设于超高层建筑的各个测量点的复数个子系统,所述子系统包括:终端,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用于根据预设采样频率与预设采样时长发出控制指令;采集单元,分设于超高层建筑的各个测量点,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采集对应测量点的振动数据,并将所述振动数据输出至所述终端;接收端,用于接收卫星秒脉冲信号以获取卫星标准时间;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消除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振动数据中的系统时间误差。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振动连续监测系统具有易于实现的分布式结构与优秀的数据采集同步性,满足超高层建筑物的振动连续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95726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10186022.1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沈阳建筑大学
IPC: H04L29/08 , H04W84/18 , G05B19/418 , H04L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装配式混凝土全程监控系统,围绕装配式混凝土在制作、运输、安装等环节上存在的质量安全、物流追踪等方面的问题,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运行四个阶段的生产全过程,利用传感器、无线射频、无线通信等技术,建立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发展的物联网模型,构建装配式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的感知结构、建设低成本环保的传输网络、建立装配式混凝土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平台以及智能决策、反馈信息系统,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构件的物流跟踪以及吊安装过程的动态监控,实现装配式混凝土从制作到竣工全过程的监控与追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