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65743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48237.4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带辅助电极的纳米纤维低压电纺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设有直流高压电源、导电极板、阵列喷头、高压气源、导气管、辅助电极、风机、滚轴和收集板;所述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与导电极板连接,所述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接地;聚合物溶液设于导电极板上,电纺时在溶液上表面产生喷射射流;高压气源通过导气管与阵列喷头连接,为阵列喷头提供高压气体;阵列喷头设于辅助电极与导电极板之间,喷出气体用于改变纤维飞行方向,纳米纤维随气流从辅助电极间的间隙流过并向收集板沉积;辅助电极设于聚合物溶液上方两侧并接地;风机设于收集板上方,通过抽气作用使纤维沉积在收集板上;收集板设于辅助电极上方,作为纳米纤维的沉积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62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120814.0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有序纳米纤维宏量制备装置,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的制备装置。提供一种可实现对电纺丝过程纳米纤维的沉积位置和排列形式的有效控制的有序纳米纤维宏量制备装置。设有直流高压电源、溶液槽、溶液通道、喷头、控制器、收集板、矩阵电极、基座、继电器组、控制总线和辅助低压直流电源。溶液槽通过溶液通道与喷头相连通,向喷头补充溶液;直流高压电源正极通过导线与喷头相接,直流高压电源负极与辅助直流电源负极相连,并且接地;矩阵电极放置于基座上方,收集板放置于矩阵电极上表面;继电器组输出端接矩阵电极,继电器组的常闭端接辅助直流电源,继电器组的常开端接地,继电器组的控制端通过控制总线接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947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133702.3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振式电纺装置,涉及一种纺丝装置。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批量电纺技术存在的喷射电压阈值高、针管易堵塞、溶液难以回收、不易清理等缺点,可用于批量生产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激振式电纺装置。设有收集板、溶液槽、激振器、信号发生器和直流高压电源;收集板位于溶液槽上方,溶液槽设有内部导电层,激振器与溶液槽联动连接,信号发生器与激振器电连接,直流高压电源正极与溶液槽内部导电层电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与收集板连接并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15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46701.7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设有直流高压电源、溶液槽、限径板、金属板、驱动装置和收集板;所述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与溶液槽内导电层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与收集板连接并接地;限径板覆盖在聚合物溶液表面,限径板上设有通孔或槽阵列;所述金属板与驱动装置连接,金属板设于溶液槽上,溶液槽内注入聚合物溶液;收集板设于溶液槽上方。可克服现有的电纺技术存在的产量较低、直径差异较大、带珠状结构、易堵塞、不易清洗等缺陷,可批量生产不同匀径纳米纤维,能够实现对所要生产纳米纤维直径的有效控制的非接触诱导。
-
公开(公告)号:CN102019240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611543.9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可起停控制的电纺直写喷头,涉及一种电纺直写喷头。提供一种可自动起停控制、降低喷射开启电压、实现喷射与直写图案特征有机结合、完成复杂图案微纳米结构直写的可起停控制的电纺直写喷头。设带喷头空心套管、带螺纹调节塞、线圈、衔铁、回位弹簧、探针、排气管道;带喷头空心套管前端设有喷孔和注入孔,带螺纹调节塞设于带喷头空心套管后端,线圈套在带喷头空心套管外侧,衔铁设于带喷头空心套管内,探针与衔铁固连,探针前端位于带喷头空心套管前端的喷孔中,探针后端与回位弹簧一端固连,回位弹簧另一端与带螺纹调节塞内端固连,排气管道设于带螺纹调节塞上,排气管道内端与带喷头空心套管内腔相通,排气管道外端与外界相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496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11570.7
申请日:2009-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随机微观三维结构图形的防伪方法,涉及一种防伪技术。提供一种有别于二维的自然纹理防伪产品,制造方法简单,仿造难度大的应用随机微观三维结构图形的防伪方法。在平板正电极上表面旋涂高分子液体得高分子薄膜;将三角形楔体置薄膜上,将平板负电极放在楔体上;加热样品,开启电压源,调节平板正负电极之间的间隙,形成随机微观三维结构图形;冷却后关闭电压源;剥离平板负电极和楔体后确定随机微观三维结构图形的观察位置并作上标志;放大摄影,对准标志区域放大到50~400倍,拍摄图形并将其存入联网的数据库;按查询说明,对附在产品上的平板正电极标志处的三维结构图形观察后,联网登录到数据库进行图形比对,确定产品的真伪。
-
公开(公告)号:CN100513300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610135261.X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微纳米结构直写装置,涉及一种亚微米线宽的聚合物材料直写装置。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静电纺丝”技术,实现高分子材料或具有一定粘性材料的快速直写,最小直径/线宽可低于300nm/20μm,突破了喷印技术的线宽限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的微纳米结构直写装置。设有微探针控制平台、集成高压静电电源、流量控制器、X-Y平台、探针和CCD显微镜;集成高压静电电源用于为探针提供电压,集成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接探针,负极接地;流量控制器固定在微探针控制平台上,流量控制器由管道连接探针;探针作为材料直写的喷丝头,探针安装于微探针控制平台上;显微镜用于观察静电纺丝过程及材料写入图形的效果,显微镜设于微探针控制平台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513298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610135263.9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81C3/00
Abstract: 硅金键合方法,涉及一种硅金键合方法。提供一种可提高硅金键合晶片的键合品质,基于硅基多孔氧化铝的新型MEMS器件硅金键合方法。步骤为采用两步恒压阳极氧化法制备硅基多孔氧化铝薄膜: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在硅片上制备一层厚度1.0~1.5μm的铝膜,一次氧化后用6wt%的磷酸和1.8wt%的铬酸混合液去除一次氧化膜,再二次氧化后用5wt%的磷酸进行扩孔处理;制备键合晶片:将Si-AAO-Ti-Au与Si-Ti-Au 2片硅片放入键合器,烘干后在N2保护下退火得键合晶片。硅金键合晶片的键合强度由1.78MPa提高到3.03MPa,晶片的键合品质得到显著提高;而晶片的断裂界面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说明基于AAO的硅金键合晶片依然遵循硅金键合晶片的断裂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888154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36635.2
申请日:2006-07-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聚合物纳米纤维批量喷吐装置,涉及一种聚合物纳米纤维,尤其是涉及一种聚合物纳米纤维批量喷吐装置。提供一种在一定的高电压作用下能同时产生大量的射流并在收集板上形成纳米纤维,而且可以根据电压的不同调整纳米纤维的产量,效率是传统电纺丝的100倍以上的聚合物纳米纤维批量喷吐装置。设有溶液槽、金属滚筒、金属滚筒驱动机构、接收装置和至少1个直流高压电源,溶液槽内加入聚合物溶液;金属滚筒设于溶液槽内;金属滚筒驱动机构设有同步电机和减速器,同步电机通过减速器与金属滚筒连接;接收装置设有收集板、圆辊和减速电机,收集板设于圆辊上,收集板接地,圆辊与减速电机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接金属滚筒,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212180156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1066114.3
申请日:2020-06-11
IPC: G01L5/22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N×M压力阵列式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单片机、N×M压力阵列式传感器、至少N个通道的电阻电压转换模块和显示装置;所述电阻电压转换模块分别和N×M压力阵列式传感器的N个行信号接口、单片机的N个ADC接口电连接,形成N个ADC采样通道;所述N×M压力阵列式传感器的M个列信号接口由单片机控制进行列选通;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显示、储存所述N×M压力阵列传感器的采集信息。本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拓展单片机的ADC独立接口不足的限制,充分发挥N×M压力阵列式传感器表征接触面完整信息的优势,对接触面压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控,以实现N×M阵列的同时触控识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