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铰接车辆主动安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7857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068068.6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铰接车辆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包括:车辆数据采集部分,用于采集铰接车辆前后车身姿态参数、运动参数的传感器、用于测量转向角的编码器、用于车辆测速的编码器;数据处理与控制输出部分,建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简化选取四个自由度:整车的侧向位移、前车体的横摆角速度、后车体的横摆角速度、整车的侧倾角,微处理器以整车模型为基础,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估计状态参数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力矩陀螺平衡机构,由两个纵向布置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作为执行机构,两个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机构的摆动角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平衡力矩相互叠加,而与平衡力矩方向相垂直的干扰力矩,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一种大型工程机械的位姿实时显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959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039457.1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型工程机械的位姿实时显示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处理中心和位姿显示系统。采用多个姿态测量单元实时采集各个活动部件的线加速度、角加速度信息,并初步融合得到活动部件的姿态角信息,将融合后的姿态信息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将不同部位的姿态信息进一步融合处理,并根据工程机械的3D模型文件重构其不同部件的空间坐标关系,将其发送到位姿显示系统进一步对其位姿信息进行3D重建显示,从而实现大型工程机械的实时位姿显示。本发明依靠低成本、易安装的测量装置,对大型工程机械的位姿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显示,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要求,大大提高大型工程机械的安全性能和人机交互性能。

    客车踏板骨架焊接柔性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005277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19182.9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踏板骨架焊接柔性夹具,包括底座及纵向设置在该底座上方的四块限位板,该限位板之间通过铰链机构连接,该限位板的顶面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定位块和夹紧块,该限位板上对应该定位块和夹紧块分别设有滑槽,该定位块和夹紧块分别通过螺栓组件锁定在该限位板上,该定位块和夹紧块相互配合夹紧骨架纵向杆。根据一系列客车踏板骨架的结构差异性,精确、快速地将焊接夹具调节至指定位置,并进行相应的夹紧、固定,实现了平面及空间上多个自由度的调整,提高了夹具工装的使用范围及柔性,减少了制造成本、制造时间。夹紧块和定位块通过螺栓组件来固定,保证刚性定位,又可保证定位精度及夹紧功能。

    一种装载机铲装过程的有效作业段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659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585014.3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有效作业段识别方法,步骤如下:1)从装载机上获取转斗大腔压力信号、动臂大腔压力信号,提取转斗大腔压力信号、动臂大腔压力信号的作业周期;2)依据得到的作业周期,对作业周期内的作业段根据预定义的有效作业段的特征信息,进行作业段提取,实现有效作业段的识别。本发明定义有效作业段,装载机作业阶段的划分,有利于实现对作业过程的分析,特别是对作业工况识别的分析。并依据有效作业段的特征信息实现作业谱的有效作业段识别;有效作业段的识别为作业工况的分析、作业谱的数据分析及编谱等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对作业谱数据的细化,便于进行统计分析,使作业谱数据更加规整化。

    一种大型工程机械的位姿实时显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95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39457.1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型工程机械的位姿实时显示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处理中心和位姿显示系统。采用多个姿态测量单元实时采集各个活动部件的线加速度、角加速度信息,并初步融合得到活动部件的姿态角信息,将融合后的姿态信息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将不同部位的姿态信息进一步融合处理,并根据工程机械的3D模型文件重构其不同部件的空间坐标关系,将其发送到位姿显示系统进一步对其位姿信息进行3D重建显示,从而实现大型工程机械的实时位姿显示。本发明依靠低成本、易安装的测量装置,对大型工程机械的位姿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显示,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要求,大大提高大型工程机械的安全性能和人机交互性能。

    发动机复合刚度式悬置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5015314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408098.9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发动机复合刚度式悬置总成,涉及发动机的悬置装置。设有高位支架、高位橡胶关节、芯轴、固定板、摇架、底板、U型槽、低位上下橡胶支座、低位支架;低位支架与发动机相连,低位支架支撑在低位上橡胶支座顶部,低位支架与底板和低位下橡胶支座紧固,低位支架与低位上下橡胶支座组成第一级悬置机构;高位橡胶关节位于高位支架和摇架之间,摇架的U型槽吊挂在高位橡胶关节的芯轴端部;低位上下橡胶支座紧扣摇架的底板。包括多级刚度机构和可调刚度机构,在多级刚度机构中,第一级悬置机构用于发动机中高频振动区段,衰减发动机的垂向与横向振动。第二级悬置机构中的高位橡胶关节在发动机启停时限制发动机扭转和侧向振幅,适用于低频高振幅区段。

    一种装载机铲装过程的作业斗数识别方法与识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256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85199.8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 G05B19/0428 G05B2219/24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铲装过程的作业斗数识别方法与装置,通过对装载机铲装过程中三种压力传感器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对铲装过程作业斗数的自动辨识,有效提高与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有效避免驾驶员超额作业。该发明还有利于装载机作业阶段的识别,为准确识别作业阶段、实现作业过程动态预测与控制提供良好基础。作业斗数(也可称为作业周期)识别方法,不仅对性能试验过程样本数的准确计量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后期的样本统计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实现了作业周期的阶段划分,为后期的统计提供便利。本发明的实施,使试验人员准确的获得所需的样本数,提高与保证试验的准确度,同时避免驾驶员因所采集样本数够多而浪费时间与体力。

    一种工程机械冷却风扇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630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149824.0

    申请日:2013-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机械冷却风扇控制器及控制方法,该控制器包括控制系统、中冷器出口空气温度传感器、液压油散热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散热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双变油散热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和风扇驱动系统,通过各温度传感器获得Ti、Th、Tri、Tt,再将与最佳性能温度上限进行比较,若没有一个超过最佳性能温度上限,执行N1、N2、N3、N4中自小的一个,若有一个超过最佳性能温度上限,执行N1、N2、N3、N4最大的一个。本发明在充分保证冷却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地将各个系统流体温度约束在最佳性能温度区间内,保证各系统在最佳性能下工作,减少冷却风扇不必要的转动,降低了冷却风扇产生的机器噪声,还同时降低了油耗。

    动力换挡变速器
    1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3722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018509.X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动力换挡变速器,它包括一输入轴16、一输出轴19、二中间轴17、18和一惰轮轴15。输入轴16设有二活动齿轮1、7和二离合器21、20;输出轴19设一固定齿轮13;第一中间轴17设三固定齿轮2、8、9、二活动齿轮3、10和二离合器22、23;第二中间轴18设三固定齿轮5、11、12、二活动齿轮4、14和二离合器24、25;惰轮轴15设固定齿轮6。活动齿轮1与固定齿轮2啮合,活动齿轮7与固定齿轮6啮合,固定齿轮2与活动齿轮4啮合,固定齿轮6与固定齿轮8啮合,活动齿轮3与固定齿轮5啮合,活动齿轮10与固定齿轮12啮合,固定齿轮9与活动齿轮14啮合,固定齿轮11与固定齿轮13啮合。它具有如下优点:挡位较多、速比合理且操作简便。

    一种工程车辆双电瓶系统
    1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5321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58186.9

    申请日:2013-0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车辆双电瓶系统,包括启动用电瓶、用电器电瓶、管理控制器和第一继电器,该启动用电瓶具有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该用电器电瓶具有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该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均与电源地相连,该管理控制器具有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该监测模块检测车辆行驶参数并由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处理,第一继电器设置在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之间,该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相连,该第一正极与启动马达和发电机均相连,该第二正极与车上负载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确保了启动马达的启动电压,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以及能够在高原低温地区可靠应用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