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太阳能智能集中器

    公开(公告)号:CN207021956U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20522477.5

    申请日:2017-05-11

    Inventor: 刘海洋 贾艳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源太阳能智能集中器,包括聚焦透镜、箱体支架、气囊室、气囊、支点滑轮、牵引绳、光纤、耦合器、皮筋、收集箱和牵引绳缓冲箱。聚焦透镜通过皮筋被箱体支架水平架起。耦合器位于箱体支架低部,且在聚焦透镜的焦面上。装有气囊的气囊室位于收集箱的两侧。气囊的低端固定在气囊室底部,顶端连接牵引绳。牵引绳通过支点滑轮与收集箱底部相连。太阳光线经聚焦透镜汇聚并聚焦在耦合器中,然后经光纤传输到太阳能面板室,并均匀的照射在面板上。该设备成本低廉,高效,且可智能的识别并调节收集箱的朝向,提高发电效率,非常适合普通家庭推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风光柴蓄微网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432763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621223949.9

    申请日:201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光柴蓄微网发电系统,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安装在底座的中部,支架的顶部连接有横杆,底座的左侧安装有柴油发电机组,底座的右侧安装有电负载,支架的中部安装有显示屏,支架为空心支架,支架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集成控制器和逆变器,横杆的左侧安装有风力发电机组,横杆的右侧安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阵列,柴油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阵列和风力发电机组分别与集成控制器连接,集成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组和显示屏连接,蓄电池组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与电负载连接;本实用新型电力供应稳定,持续性强。

    一种生态环保的新型无地基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670819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20212591.X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新型无地基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属于光伏领域。包括光伏支架、地梁基座和固定组件三部分。其中,光伏支架包括两组高低不同的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安装在所述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旋转架;在地梁基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孔,通过螺母和螺栓将所述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固定在地梁基座上;固定组件为设置在基板底部的固定桩,通过固定桩埋设固定安装在地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地梁基座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实现少打桩甚至不打桩的方式的固定方式,减少施工对地面环境的破坏,同时方便后期拆卸和移动光伏支架。

    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
    1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53063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1146967.0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包括市电接线端、备用电源接线端、接触器KM1、接触器KM2、接触器KM3、按钮开关SS1、按钮开关SS2和转换开关SA1,市电接线端与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负载,备用电源接线端与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负载连接,市电接线端分别与按钮开关SS1的一端、接触器KM3的线圈的一端和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按钮开关SS1的另一端与接触器KM1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市电与应急的备用电源供电自动切换功能,同时也能对线路提供必要保护。

    一种用于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

    公开(公告)号:CN207724514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1583790.6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重组竹型材的模腔,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底面中部和下模具顶面中部分别开设有相应的方型模腔凹槽,为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的上凹槽和下凹槽各深度为3-5cm,所述下凹槽贯穿下模具前、后侧面,所述上凹槽贯穿上模具前、后侧面;在上凹槽和上模具底面平面连接处设有上梯形凸台,在下凹槽和下模具顶面平面连接处设有下梯形凸台;所述下模具的左侧设有左挡块,右侧设有右挡块。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简单,利于模腔改造和互换,可以减少设备投入成本。使用此种模腔制造的重组竹制品中重组竹密度低区域提供了弯折、连接等作用,有利于后期组合成多种重组竹型材。

    一种基于太阳能双模式激发的负离子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07353651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1059208.6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双模式激发的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太阳光收集器、光伏面板、DC变压器、光波导、负离子发生装置、负离子发射器以及连接开关。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具有两种负离子模式,一种激发模式为电激发方式,另外一种模式为光激发方式,两种模式可选择使用。当需要高浓度的负离子时,可以选择电激发,DC变压器将激发电压升高到千伏级别以上,产生高浓度的负离子;光激发可以产生低浓度的负离子,将太阳光收集器收集到的太阳光通过光波导,扫描负离子发生装置,产生低浓度的负离子。该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占地面积小,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

    一种插入式太阳能收集器中光伏面板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265970U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20847748.4

    申请日:2017-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入式太阳能收集器中光伏面板腔装置,包括光伏面板、固定挂件、散热片、支撑件、螺栓、扩散腔和扩散镜系统;所述光伏面板为悬挂式,所述散热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散热片前部设有锯齿卡槽,所述固定挂件后部设有与所述锯齿卡槽形状相应的凸起条,贴有光伏面板的固定挂件通过凸起条悬挂在散热片的锯齿卡槽上;整个光伏面板前侧全部被扩散腔覆盖,且扩散腔壁上涂有反光涂层,扩散腔另一端为扩散镜系统。经过太阳能收集器收集来准直太阳能光束,经过扩束系统变成任意发射角的光束,并照射在位于发散腔另一侧的光伏面板上。该光伏面板腔结构简单,能有效,均匀的利用太阳光,且自带散热功能,装卸方便,适合大面积推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惯性风力发电装置
    1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81913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388146.7

    申请日:2017-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30 Y02E10/721 Y02E10/725 Y02E1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惯性风力发电装置。包括两套同样的系统。具体器件有通风通道,风轮,转轴,进风口和出风口。两个风轮通过转轴固定在通风通道中,转轴连接发电机机芯。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通风通道的两侧。两套系统错位放置,首尾相连,保证一套系统的出风口出来的风力可以再次进入另一套系统的进风口,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当风从左侧进入时,经过进风口进入通风通道内,吹动风轮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连接发电机机芯,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另外出气口出来的风,如果还有力度,会再次进入另一套系统的进气口,再次利用。该实用新型设计简单,精巧,特别适合在高速公路等地方风力发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有源太阳能净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6676203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344706.9

    申请日:2017-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源太阳能净水设备,包括透明柱透镜阵列面板、硅胶纱链、钢丝栅栏、冷却箱、电吹风和导气管,所述透明柱透镜阵列面板下方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内设有钢丝栅栏;所述硅胶纱链为由纱布包裹的硅胶颗粒组成的闭合型链条,所述硅胶纱链的上部分位于柱透镜后焦面上,下部分搭设在下排钢丝栅栏上,所述通风通道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通风通道与透明柱透镜阵列面板之间的密闭空腔内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连通密闭空腔,一端连通透明柱透镜阵列面板外的冷却箱。本实用新型的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湿润的空气,有效快速的将空气中的水分收集起来,是高效的净水、产水设备,且该设备成本低,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