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渣母岩综合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0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9794.X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洞渣母岩综合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样,随机选取表面洁净、自然风干的隧道洞渣母岩,随机选取指定隧道开挖方向每隔5‑10米进行一次取样,每次取样2~5个,质量为10kg~30kg;步骤二:制样,将获取的隧道洞渣母岩一部分进行破碎,筛分成0mm~4.75mm的洞渣颗粒,收集粒径小于4.75mm的洞渣颗粒。本发明通过可综合反映隧道洞渣的有害物质含量及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所提出的方法可同时快速测试洞渣母岩抗压强度及氯离子质量分数等二项指标,可以综合反映隧道洞渣的有害物质含量及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攻克了测试性能指标单一的难题,同时建立了隧道洞渣母岩与混凝土工作性能之间的联系。

    一种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判定及其原材料快速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9601.9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泥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判定及其原材料快速筛选方法。通过判断n组分在胶凝体系中归一化后比例Fn来判断待测体系是否属于硅铝酸盐胶凝体系;当CaO的Fn≥0.30、SiO2的Fn≥0.30且Al2O3的Fn≥0.10时,判断待测体系属于硅铝酸盐胶凝体系;在上述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给定任意胶凝体系材料配比和部分材料所含成分,反向推导剩余材料应含成分范围Wni,实现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原材料快速筛选。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确定硅铝酸盐胶凝体系的组成范围,并且提供了一种快速筛选原材料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加快硅铝酸盐胶凝体系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过程。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的高岭土高效活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7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35136.3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的高岭土高效活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分子动力学模型构建、计算模拟和设计优选。本发明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从分子尺度上揭示高岭土的煅烧活化机理,以温度、压强、含水率等为变量模拟不同煅烧条件下高岭土的活化过程和活化效果,量化不同活化条件下高岭土体系的纳微观结构、能量及动力学特性,从而提出最佳活化条件参数,为高岭土的高效活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高原环境考虑防护与修复效果的混凝土寿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6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97741.1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环境考虑防护与修复效果的混凝土寿命计算方法,包括:建立高原环境、荷载参数与时间的映射关系;构建混凝土几何模型,确定几何模型中各物相的材料属性;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物理场方程,在混凝土几何模型的基础上设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求解混凝土内部温度、湿度、盐浓度、应力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计算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达到临界锈蚀浓度发生脱钝状态的时间,确定混凝土服役寿命;本发明模拟不同高原环境下使用单一的表面防护涂层、裂缝修复材料和钢筋锈蚀修复材料或同时使用几类防护与修复材料后混凝土内部温度、湿度、应力响应和服役寿命,从而为高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吸声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46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951116.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声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标准砂聚氨酯改性多孔轻骨料水、发泡剂和泡沫铝粗骨料,将水泥和水倒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形成胶结物质,慢搅;将聚氨酯改性多孔轻骨料与标准砂混合均匀,倒入搅拌机中,慢搅30s;将称量好的发泡剂快搅后加入搅拌机中,与混合物共同快搅;加入称量好的泡沫铝立方体粗骨料,拌和均匀;将均匀混合物倒入模具后,刮去多余泥浆;让未固化的胶结物质固化形成吸声混凝土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安全无污染,使用方便。

    绿色生态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0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08894.2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生态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置混凝土原料;按原料配比将水泥、矿渣、粉煤灰、机制砂加入搅拌机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水溶剂,将水溶剂与混合料混合得到混凝土;混凝土装入3D打印机料筒中进行3D打印,得到打印试件,打印试件养护后即得绿色生态混凝土试件。本发明通过优化水泥、粉煤灰、矿渣粉、机制砂的配比范围,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与这些组分的重量比相关联,以适应C40‑C60混凝土的制备,采用3D打印制备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能够自动化高精度生产绿色生态混凝土试件。

    绿色生态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0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77330.X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700‑760份、硅灰280‑310份、凝灰岩机制砂1440‑1780份、凝灰岩碎石2100‑2300份、聚羧酸减水剂36‑54份、水300‑380份、聚丙烯酸盐高吸水树脂0.9‑1.2份。本发明使用机制砂替代传统河砂,并掺加了高吸水树脂,制备出的绿色生态混凝土既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工作性能,又可以缓解绿色生态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和开裂的问题。

    C-S-H/PEG1000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0131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434699.2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H/PEG1000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C3S单矿常温稀释水化法获得具有多尺度多孔结构的水化硅酸钙C‑S‑H,将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EG1000熔融浸渍到C‑S‑H粉末中,待PEG1000凝固后经过研磨过筛得到C‑S‑H/PEG1000相变复合材料。本发明相变复合材料利用了多孔材料C‑S‑H作为相变材料载体且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吸能储能性能和稳定性,掺加这种复合材料制备的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热总量和水化速率显著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