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1899820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10245419.5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E02B1/00
Abstract: 一种面向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确定方法,首先确定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并选取AAPFD指数衡量河流水文情势的扰动程度,建立了水库调度曲线和生态流量调度规则相结合的水库调度规则,然后在保证河流最小生态需水和河流水文情势扰动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基础上,运用遗传算法,对水库调度曲线参数、水库各个月的适宜生态下泄流量和流域月规划供水量等三类优化变量进行优化,得到最大可供水量,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该发明能更充分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同时克服了传统计算方法中对汛期不可利用洪水量计算不够精确的不足,能更加准确的确定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92647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10245433.5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E02B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水库调度的河流生态流量调控方法,首先,建立生态流量管理的基本方案、折衷方案和理想方案,以分别适合高、中和低供水保证率需求,并维持基本、良好和理想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同时将水库库容空间进行分区,从下而上依次对应上述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然后,采用水库调度曲线指导向人类供水,并与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结合构成完整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案;进而运用遗传算法,以满足规划的供水保证率为基本约束,以减小河流水文情势的扰动为优化目标,对水库库容分区、调度曲线等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基于水库调度的河流生态流量管理方案。该方法能适合不同的供水保证率要求,同时能提供尽可能优化的生态流量过程,有效的保护河流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833609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127116.3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河流生态流量维持的水库优化调度方法,根据流量大小将水库的入流流量分为四个区间,运用上调度曲线、下调度曲线和死库容曲线将水库的库容分为四个区间,并制定出入流在不同流量区间、水位位于不同库容区间的不同的供水和下泄规则。当流量位于包含了平滩流量的区间时,对该入流量在满足供水需求后全部用于满足河流生态流量;当入流位于最小流量区间时,水库减小下泄,维持河流枯水生态脉冲;当水位位于上调度曲线以上的区间时,水库加大下泄,以保证防洪功能;其次,采用变化范围法量化调度的目标值,以满足规划的供水保证率为约束,运用遗传算法,对调度规则中的参数进行同时优化,得出满足规划保证率下的最优的调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671718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910180624.5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环境检测技术领域的检测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大肠杆菌检测环境中纳米材料毒性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环境中存在的一些自然有机质对纳米材料毒性检测的干扰,使得纳米材料的毒性检测更加方便和准确。具体的方法是选用转化了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大肠杆菌作为检测用细菌,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用M9培养基制备含有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大肠杆菌的菌悬液;第二步,利用超声分散纳米材料,制备纳米颗粒物悬浊液;第三步,把纳米颗粒物与大肠杆菌菌悬液置于37℃条件下培养,并利用酶标仪检测其在一定时间内荧光强度变化,然后根据其荧光强度变化的不同来判定纳米颗粒物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纳米材料毒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不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且实验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676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153995.7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中痕量雌激素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污泥样品中痕量雌酮和17β-雌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本方法将采集好的污泥样品进行冷冻干燥,添加NaN3并采用丙酮振荡萃取后,进行快速溶剂萃取,合并上述萃取液,采用固相萃取柱浓缩富集其中的雌激素,采用乙酸乙酯将雌激素从固相萃取柱上洗脱下来,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雌激素浓度。该方法环境友好、易于操作、且回收率较高,能够快速分析污泥样品中痕量雌酮和17β-雌二醇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90819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222347.X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研究领域,是一种综合、系统分析和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方法。针对现有技术方法无法对城市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并且无法避免主观性和离散性的问题,整合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物质流核算、生态网络分析及数理统计模拟分析等现有技术,发明了一种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模拟、评价、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界定、生态网络模型构建、结构和功能分析等几项内容。此方法适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能推广于其他的复杂系统,如产业系统、消费系统,能源、水等单要素系统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970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126080.X
申请日:2008-07-0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旋转式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它包括由T型手柄,连接杆组成的施力部件和由刀筒上盖,刀筒(含柱面螺旋钻头)组成的刀筒部件。T型手柄,连接杆和刀筒上盖均采用倒U型通槽和圆柱形十字连接器的连接方式。采样人员持T型手柄,将采样器竖直插入水底沉积物中。在插下过程中,筒内水体通过刀筒上端侧面的排水孔及刀筒上盖中心的通水孔向外排出,到达一定深度后再顺时针旋转下压T型手柄,此时刀筒下端深角为45°的柱面螺旋钻头即旋转向下,根据连接杆上的刻度确定已采集的沉积物深度,完成采样动作。该装置可以在手动旋转的操作下,轻易采集所需深度的柱状沉积物,且结构简单、使用省力,并能保持样品无扰动,层序保真。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065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76654.1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污染胁迫作用的浅水湖泊生态需水量估算方法。首先选择关键生态指标,采用生态水位法确定理想的生态需水量;然后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重要水质指标,构建水质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法,即通过设定一定的组合情景(包括管理目标、污水处理水平、入流量条件、出流量条件等)模拟不同情况下水环境信息;最后,结合不同的管理要求和生态水位,综合确定污染胁迫作用下的湖泊生态需水量。本发明充分考虑现状中的污染胁迫作用,把水质模型耦合到浅水湖泊生态需水量的评估中来,从水质和水量需求两个角度入手估算浅水湖泊生态需水量,使结果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实际的水资源配置中,增强了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8905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30028.9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系一种生态需水阈值的计算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为干扰河流生态需水阈值计算方法。本发明以栖息地法为基础,首先选择目标物种,得到目标物种栖息地适宜性曲线。构造水力学模型,模拟不同径流量条件下河流水深、流速、基质等因素的分布情况。然后依据目标物种适宜性曲线,计算在不同径流量条件下目标物种加权可用面积,从而建立径流量与加权可用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历史水文资料,得到目标物种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的时间序列。进而应用Mann-Kendall方法找出加权可用面积的突变点,确定自然条件下目标物种栖息地变化阈值,从而求得目标物种适宜径流阈值,亦即河流生态需水阈值。本发明构造的基于栖息地突变分析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计算方法,可以为受人为扰动较大的河流行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以及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提供适宜的生态需水阈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