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861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86038.6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4 , C08F2/48 , C08F20/18 , C08F20/28 , C08F22/14 , C08F22/20 , G02F2001/133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电控液晶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液晶调光膜包括高分子网络骨架和双频向列相液晶分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中聚合物分散液晶网络结构与聚合物稳定液晶网络结构共存,具体结构包括含有网孔的高分子基体,以及在所述网孔内部的垂直排列的高分子网络;所述双频向列相液晶分子分散在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内部。本发明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在两片基板之间构建PD&SLC的网络结构,极大提升了两片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其粘结强度高于8.2N/cm2,在对薄膜施加高于液晶材料交叉频率的电压下,薄膜可由透明态向光散射状态转变。薄膜的光透过率可在0.3%~82%之间通过调节电压的大小来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67732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5277.5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34 , G02F1/1333 , G02F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屏蔽近红外光功能的温控调光膜,所述液晶调光膜包括高分子网络骨架和液晶分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由聚合物分散液晶网络结构与聚合物稳定液晶网络结构组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包括含有网孔的高分子基体,所述网孔内部有垂直排列的高分子网络;所述液晶分子分散在高分子网络骨架内部,且具有近晶相(SmA)~胆甾相(N*)的转变;所述骨架和所述液晶分子之间分散有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在800‑3000nm具有吸收。本发明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在两片基板之间构建了PD&SLC的网络结构,极大的提升了两片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并极大的提高了温控液晶调光膜的隔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8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05537.X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2/20 , C08F222/14 , C08F2/48 , G02B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体系的光学扩散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光聚合单体与所选的可光聚合单体的折射率相匹配的向列相液晶按照8:2~2:8的质量比混合,加入含量为可光聚合单体的0.1wt%~10.0wt%的光引发剂和含量为向列相液晶和可光聚合单体总质量的0.1wt%~10.0wt%的间隔粒子;搅拌均匀后将混合体系涂覆于两层PET膜中间,辊挤压成厚度均匀的薄膜,使用光照强度为1.0~100.0mW/cm2的紫外光对薄膜进行辐照1.0~25.0分钟进行聚合,形成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体系的光学扩散膜。本发明通过调节聚合物网络的网孔尺寸来调节薄膜的光透过率T和雾度H,从而使薄膜达到液晶显示用扩散膜的光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5158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350495.0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屏蔽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重量百分比计,将向列相和胆甾相侧基比例分别为4:1、17:3和9:1的侧链高分子液晶40~60%,分别和60~40%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溶于二氯甲烷中,再分别加入占溶液体系总质量1~5%的玻璃微珠,室温搅拌3~5小时,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薄膜并烘干、粉碎得到三种不同的复合物粉末;2)将步骤1)得到的三种复合物粉末均匀混合,采用覆膜法制备薄膜,将薄膜经加压热处理得到红外屏蔽薄膜。本发明制成的红外屏蔽薄膜拓宽了选择性反射波宽,达到了屏蔽近红外区域光以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36623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439042.X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2/14 , C08F2/48 , C08K7/20 , C08G81/00 , C08F122/14 , C09K1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晶、紫外可聚合单体或者热可聚合单体、引发剂、染色剂、玻璃微珠按配比混配成各向同性液体;2)将各向同性液体压膜或灌入两片镀有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基板或两片镀有氧化铟锡导电薄膜之间;3)采用紫外可聚合单体时,紫外聚合体系对应365nm紫外光辐照1~30min;采用热聚合单体时,热聚合体系对应将样品热固化30min~600min;4)经紫外光辐照或热固化后得到彩色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该方法在保证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优异的电光性能前提下,通过向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中掺入染色剂,来制备性能优良的彩色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85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395473.0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34 , C09K19/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4 , C09K1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紫外光分步聚合制备胆甾相液晶功能薄膜的方法,将胆甾相液晶混合物、液晶性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光引发剂、热聚合单体和玻璃微珠混合均匀后夹在两片镀有氧化铟锡的透明导电膜中间,用辊压匀,先热固化,待其热聚合单体完全后。再通过电场的作用使胆甾相液晶平行取向,同时进行紫外光照射,固化成反式或双稳态PDLC膜。本发明制备的反式或双稳态PDLC薄膜材料能通过紫外光聚合单体与热聚合单体的调配来控制聚合物高分子网络结构,改善PDLC薄膜的电光性能,增强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与两层ITO塑料薄膜之间粘结力,并提高反式及双稳态PDLC薄膜的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12461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404993.9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9K19/34 , C07D2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的三唑类棒状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合物结构如下述通式所示:其中,R为烷基、烷氧基、烷基环己基、烷基苯、烷氧基苯、对酯基烷基苯、对酯基烷氧基苯、烷基苯乙炔和烷氧基苯乙炔中的任一种。本发明制备的三唑类液晶化合物可用于诱导蓝相、拓宽蓝相液晶温域,也可以用于液晶材料的混配,增加混晶材料的相应速率,提高液晶的光电各项异性,亦可用于液晶分子取向材料、PDLC薄膜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17818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342674.X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9K19/46 , C08F283/06 , C08F220/28 , C08F220/18 , C08F222/20 , C08F2/48 , G02F1/1333 , G02F1/1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具有大双折射率的向列相液晶材料,由联苯氰化合物A、联苯炔类化合物B、酯类化合物C、化合物D、化合物F、化合物E和化合物G分别按质量百分比为43%~63%、5%~10%、1%~5%、4%~8%、4%~11%、2%~6%和10%~30%混合而成。利用七大类化合物不同的性能进行混配,达到液晶材料的各项性能最优,具有大的双折射率值、低的粘度、较大的介电各向异性以及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将该材料应用于制备PDLC薄膜,可提高PDLC薄膜的关态散射强度和电场响应速度,降低PDLC薄膜的驱动电压和拓宽使用温度范围,从而使PDLC薄膜更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5215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352848.0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近晶相的液晶组合物,该液晶组合物包括第一组份,第二组份和第三组份;其中第一组份为式Ⅰ所示化合物,第二组份为式Ⅱ所示化合物,第三组份包括式Ⅲ、式Ⅳ和式Ⅴ所示化合物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制备获得的液晶组合物清亮点高,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152155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42232.5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9K19/46 , G02F1/1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高双折射率低粘度的高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混合物,该液晶混合物含有I、II、III、IV、V、VI和VII类化合物,各类化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I类化合物为35~50%,II类化合物为10~30%,III类化合物为5~10%,IV类化合物为10~15%,V化合物为1~3%,VI类化合物为10~20%,VII类化合物为0.05~0.1%:本发明可作为液晶显示器及功能性液晶薄膜等液晶器件的材料,使得液晶器件更容易实现垂直取向效果,并能有效降低驱动电压,减小能耗,同时具有宽的工作温度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