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387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0656389.9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聚酰亚胺薄膜及制备方法,即聚酰亚胺在石墨烯中进行原位聚合,使石墨烯与聚酰亚胺之间有分散更均匀,结合更紧密,使聚酰亚胺更为充分地对石墨烯片层进行焊接,并填充薄膜空隙,制备出厚度为3‑8μm、具有良好柔韧性和优异导热性能的石墨烯/聚酰亚胺薄膜,优选薄膜的导热率可达1176.46‑1545.57 W·m‑1·K‑1,反复弯折400次,电阻比值小于1.1。其制备过程即首先利用界面自组装法制成氧化石墨烯/聚酰胺酸复合薄膜,然后经过热亚胺化,碳化和石墨化,最终得到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可以广泛应用于解决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的散热问题。

    全固态电池模具
    1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4273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821957.6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模具,加压组件用于提供压力,包括中空的内螺纹金属件和与之螺纹匹配的中空的外螺纹金属件;压力传导组件置于加压组件中,用于将加压组件提供的压力传导至置于全固态电池的电极和电解质;压力传导组件包括能够外接引线的棒状金属件;绝缘组件用于防止全固态电池短路,包括绝缘垫片和绝缘套管,绝缘垫片置于外接引线的棒状金属件与中空的内螺纹金属件之间,绝缘套管置于外接引线的棒状金属件与中空的外螺纹金属件之间。本发明除了具备电池模具所必需的密封性、内部绝缘性外,还无需配套设备就能提供最低0、最高200 MPa的压力,空间利用率高,并适用于最低‑90摄氏度、最高250摄氏度的测试和使用温度。

    一种制备水分散性石墨烯浆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554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707392.8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水分散性石墨烯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石墨粉分散在含有分散剂的水中,得到石墨粉的水分散液;步骤2:对石墨粉的水分散液中的石墨粉进行磺化改性,得到表面结合了苯磺酸基团的磺化石墨分散液;步骤3:对磺化石墨分散液进行机械剥离,离心分级,获得水分散性石墨烯浆料。本发明所得的磺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导电性。可以以超高浓度(最高可达100mg/mL)的石墨烯水性浆料的形式储存,不会在储存中发生二次堆叠。

    一种多相复合金属-硼-氢化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1325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55929.1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相复合金属-硼-氢化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将金属硼氢化物置于无杂质反应的环境中加热处理进行分解,实现金属硼氢化物的部分放氢,冷却后得到多相复合金属-硼-氢化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该材料利用剩余的金属硼氢化物与新产生的金属硼氢化物的原位复合产生的协同作用,使材料整体具备较优的电导率性能;本方法制备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宽的电化学窗口和较好的电极兼容性,利用剩余的金属硼氢化物与金属负极的良好兼容性来提高对负极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新产生的金属硼氢化物所具有的电化学稳定性来提高对正极的兼容性,最终显著加强了电解质材料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88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61006.7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溶液与氧化剂溶液在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抽滤成膜或在聚四氟乙烯瓶中烘干成膜;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膜置于吡咯蒸汽中使吡咯单体聚合,清洗后得到有机磺化聚吡咯共价修饰的无机氧化石墨烯膜,即有机无机杂化薄膜。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可大规模生产。得到的磺化聚吡咯和氧化石墨烯杂化薄膜具有优异的锂离子传导能力,作为人工SEI膜、隔膜修饰层等,可显著抑制锂金属枝晶生长和多硫化锂穿梭,提高锂金属电池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及含有该纤维的水性涂料

    公开(公告)号:CN1095050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294331.5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及含有该纤维的水性涂料。所述的双组分自修复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其中,所述的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均为核壳结构,均包括核层材料以及包覆在核层材料外侧的壳层材料,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的核层材料分别含有A组分和B组分,第一纳米纤维和第二纳米纤维的壳层材料破裂后,A组分和B组分相遇后能够形成修复材料。所述的纤维可广泛地用于各种涂料,尤其是以水性树脂为基体的涂料中以实现涂层的自修复性能。

    褶皱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粉末颗粒及其复合材料、褶皱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44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06977.6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褶皱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粉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反应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骤二,将乙醇按加入第一混合溶液中,超声振荡后得到第二混合溶液;步骤三,将氨水溶液及正硅酸四乙酯溶液先后加入第二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第三混合溶液;步骤四,对第三混合溶液进行离心得到底部沉淀物,再对底部沉淀物进行洗涤;步骤五,将底部沉淀物放入去离子水中并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得到第四混合溶液;步骤六,将第四混合溶液雾化并加热使得溶剂挥发得到褶皱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粉末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褶皱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褶皱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一种甲醛检测所用的敏感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7322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43269.8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甲醛检测所用的敏感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敏感材料为采用氧化石墨烯为模板使其表面吸附锡配体后,通过热处理获得表面具有介孔结构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掺杂的氧化锡纳米片,超薄表面及表面具有的介孔结构,使得比表面积达69.8m2∙g-1-105.7m2∙g-1,表面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利用其制备的甲醛检测所用的气体传感器中的气敏元件对甲醛具有灵敏度高、对干扰气体选择性好、响应/恢复能力强、检测限低、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其在甲醛气体传感器中应用时,可有效的提高甲醛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用于室内外甲醛浓度的检测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估,从而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

    一种用于检测甲醛气体的分等级结构二氧化锡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92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06138.2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甲醛气体的分等级结构二氧化锡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称取锡源加入容器中,加入溶剂和PVP搅拌,使其呈透明状粘性液体;将透明状粘性液体收集入注射器中,放入静电纺丝机中,待纺丝完成后,将所收集到的样品进行煅烧,获得氧化锡空心纳米纤维;配制SnCl2溶液,对上述氧化锡空心纳米纤维进行浸渍,煅烧使其表面均匀负载氧化锡晶种;将柠檬酸三钠加入乙醇和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再将SnCl2·2H2O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含有晶种的SnO2纳米纤维,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取出沉淀、干燥、煅烧,获得气敏材料。本发明所制得的气敏元件具有对甲醛气体灵敏度较高,对干扰气体选择性好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