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车辆及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26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90722.5

    申请日:2023-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空调系统、车辆及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其中,空调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管路切换部件、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两者并联设置在节流装置与管路切换部件之间;所述阀门机构用于根据室内负荷的大小选择性地将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两者中一个的管路打开,或者将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两者的管路均打开。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两者可以根据室内负荷的大小既可单独运行,又可同时运行时,从而适应性更好,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空调系统
    10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478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1118124.X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压缩机为变容压缩机,压缩机在制热工况下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切换为单缸运行或多缸运行;压缩机包括变容口和连接在变容口的控制管路,控制管路用于控制压缩机在单缸和多缸之间切换;控制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共同连接至变容口,第一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压缩机的回气口,第二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一支路上设置有控制该第一支路通断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支路上设置有控制该第二支路通断的第二控制阀。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能够保证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在低温工况下的制热效果。

    风道组件、内风机组件和车载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452381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196847.6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内风机组件和车载空调。该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部分所述风道中设有隔断和风门,所述隔断沿气流方向设置,能将该部分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分风道和第二分风道,所述风门能调控整个所述风道的气流流经所述第一分风道和第二分风道的流量;风机,设在所述风道中;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进风口端,所述第二风机设在所述出风口端;换热器,设在所述风道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整个所述风道的气流发生换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一分风道中。采用双风机结合双热源的组合结构,能提高进风量和送风量,并能选择地调整出风温度。

    一种发动机冷却联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351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871177.3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联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发动机冷却联合系统包括空调系统、造水系统和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造水系统能够通过所述空调系统内不同形态的制冷剂制造蒸馏水,所述蒸馏水被引导至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参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的冷却循环。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联合系统,采用普通给水利用空调系统内不同形态的制冷剂制造形成无杂质的蒸馏水,并将该蒸馏水引导至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参与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换热循环,规避了添加给水锈蚀气缸影响换热的缺点,无需采用专门的冷冻液,节省了定期更换冷冻液这一环节,能够对发动机实现有效冷却,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当发动机应用到汽车上时,能够提升汽车动力。

    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车辆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92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21965.9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车辆和控制方法,其包括:压缩机、车内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闪发器、第四节流装置和电池换热器,压缩机、车内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闪发器、第四节流装置和电池换热器能够依次连接形成车辆制冷剂循环主回路,电池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一控制阀,第一管路的一端与闪发器的出气端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压缩机的补气口,控制阀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一控制阀能够在车内冷凝器对车内制热且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被打开。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因此提高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在超低温环境下的制热能力,解决超低温环境下系统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换热器及空调器
    10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111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2970.7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换热器,包括多根管道和多孔泡沫型金属,管道与外部冷媒管路连通,两根管道之间填充有多孔泡沫型金属,多孔泡沫型金属的孔隙用于流通与管道换热的介质,冷媒在多根管道流通时与多孔泡沫型金属的孔隙流过的介质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器换热效率,同时解决了换热器强度低、翅片易倒片的问题。

    集液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13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31321.9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液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该集液管组件包括集液管体和分流隔板组件,集液管体上设置有扁管槽,分流隔板组件设置在集液管体内,分流隔板组件包括沿集液管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挡板和开孔隔板,开孔隔板上设置有射流孔,开孔隔板将集液管体的腔体分成入流腔和射流腔,入流腔位于挡板和开孔隔板之间,射流腔位于开孔隔板远离入流腔的一侧,开孔隔板的射流腔所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流隔板,分流隔板将射流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并与扁管槽连通的分流腔,每个分流腔通过至少一个射流孔与入流腔连通。根据本申请的集液管组件,能够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冷媒分配均匀性,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工作性能。

    空调能效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1989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1270983.0

    申请日:2017-12-05

    Inventor: 杨健 胡强 沈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能效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用于表征机组启动运行的启动触发信号向控制阀发送储存控制信号,以导通向储液器储存冷媒的通路;按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机组的能效变化量;根据能效变化量的大小向控制阀发送切换控制信号,以切换储液器储存冷媒和排放冷媒的通路状态。本发明优化了冷媒循环量,提高机组的能效。

    高落差安全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94112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1108432.4

    申请日:2017-11-09

    Inventor: 于艳翠 胡强 沈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落差安全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方法包括:在第一高度位置的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沿液管流向第二高度位置的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循环模式下,且第一高度位置高于第二高度位置,判断第一换热器的液管压力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压力值,如果超过,则将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引导到冷媒储存单元进行冷媒回收,以降低第一换热器的液管压力。本发明在判断位于高处的第一换热器的液管压力超过预设压力值时,将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引导到冷媒储存单元进行冷媒回收,以降低第一换热器的液管压力,从而降低系统压力,进而避免较高落差下液态冷媒的压力超过设计压力时带来的系统风险,并且还能够满足更大范围的高落差安装要求,提高系统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