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11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03117.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23L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燃煤电站锅炉掺混NH3燃烧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是将气态NH3作为燃料添加剂加入锅炉中,通过NH3与燃煤掺混燃烧减少燃煤的使用量;根据锅炉总输入热量调控NH3原料的掺混量,使NH3燃烧输入的热量占比在0.5~50%;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1.18~1.2。本发明充分利用零碳燃料NH3的燃烧热值,减少电厂煤炭用量,能减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锅炉的类型灵活地布置了氨存储与释放设备、NH3供应管路、一次风与二次风调节管路等设备布置方案,有效保障燃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够广泛应用于燃煤火力发电站,保障燃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结构低碳转型发展领域具有广泛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14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46355.9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近场热辐射技术的储能式太阳能热光伏系统,包括吸收腔、吸收器、换热器、储热室、辐射器、光电池等组件,吸收腔能将太阳光反射至吸收器,吸收器吸收太阳辐射并加热自身;换热器能将吸收器的热量传至储热室,加热相变材料实现储能;辐射器固定在储热室上吸收来自储热室的热量并加热自身至较高温度,并向光伏电池组发出特点热辐射;辐射器与光伏电池之间用纳米真空间隙隔开;光电池背面有散热器,控制光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本系统利用近场技术、超材料技术改造太阳辐射,提高了光伏电池侧接受到的辐射量及可利用占比,提高了传统储能式太阳能热光伏系统的系统效率;利用储能技术,实现了不受天气因素干扰的稳定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5690.X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光伏与外燃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耦合的光热梯级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燃烧器、热交换器,选择性过滤器、热光伏电池、冷却水通道、压气机、空气透平,余热锅炉,汽轮机组和发电机等组件。本发明首先利用燃烧释放产生的能量进行光伏发电,实现热光伏一级电力生产;其次,本发明利用高温烟气加热空气,高温高压的空气进入空气透平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实现二级电力生产过程;最后,换热后的烟气在余热锅炉中加热给水产生蒸汽,蒸汽进入蒸汽透平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实现三级电力生产过程。本发明以光热能量梯级转化的思路实现了三级电力生产过程,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燃料燃烧的能量,可以提高现有发电技术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4094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425296.4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煤综合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粉煤常压高温裂解富氧气化联产煤气和半焦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中,在高温裂解气化炉的炉顶设环形喷嘴,其中心设气化剂喷口,炉底为粗煤气半焦混合物出口;在炉胆侧壁沿轴向布置数对气化剂喷口,用于分段送入气化剂;底部出口接至高温气固分离器,后者设有半焦出口和粗煤气出口,粗煤气出口经管路接至煤气净化装置。本发明通过常压气化法使粉煤在高温下发生裂解和气化反应,产生煤气和半焦,且不产焦油。煤气中有效气成分的体积百分比可达90%以上,煤气热值较高。具有系统简单、投资小、煤种适用性广、产物可定向调控等优点。现有的煤粉炉不需较大改动就能进行改造,经济环保,有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05444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1286609.9
申请日:2019-12-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硅钨酸壳包覆和核嵌入沸石咪唑骨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取硅钨酸溶于硝酸钴甲醇溶液后,加入到二甲基咪唑甲醇溶液中,室温下持续搅拌,待充分络合反应后离心处理;将固体产物滤出、清洗、干燥,得到硅钨酸核嵌入式沸石咪唑骨架;加入到硅钨酸水溶液中,超声处理后,室温下持续搅拌,充分反应后离心处理;固体产物滤出、清洗、干燥,得到产品。本发明沸石咪唑骨架能够在高温高压反应过程中保持均匀孔径的结构完整性,同时提供了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的活性催化位点。实现了硅钨酸在较高负载量时的均匀分布,催化剂循环使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催化剂再生后使用转化效率高,催化剂循环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184134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02679.4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CO2的分离脱除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铜镍沸石咪唑酯负载聚酰亚胺凝胶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是将铜、镍离子与5-氨基四氮唑形成晶体结构得到铜镍沸石咪唑酯纳米片;将4,4'-二氨基二苯醚、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后与其混合,再加入1,3,5-三(4-氨基苯氧基)苯、乙酸酐和吡啶,得到凝胶;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醇和光引发剂充分搅拌,再将混合溶液铺平并以紫外光照射进行成膜交联处理,得到铜镍沸石咪唑酯负载聚酰亚胺凝胶混合基质膜。本发明能显著增加CO2分子在膜中溶解性以及气体吸附活性位点;极大减小传质阻力,增加扩散系数,因此提高了CO2渗透性,能提高气体的分离选择性;增强膜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提高循环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15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709534.7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溴化铵和三聚氰胺混合物煅烧得到氮化碳,在氮气氛围热解;产物清洗、干燥后得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将其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超声处理后加入酞菁锰分子,超声处理、搅拌后清洗、干燥,得到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本发明产品具有丰富多孔结构、较高比表面积、高含量吡啶氮及吡咯氮活性位点、良好导电性,是高效的阴极催化剂。牛角状结构的碳基催化剂在电场作用下具有尖端效应富集电荷,促进CO2高效还原反应。酞氰锰分子中的锰单原子作为活性位点,降低了CO2还原为中间产物COOH*的反应能垒,促进CO2向CO气体产物的转化反应,法拉第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55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80660.7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系统的新型硫酸分解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套筒形的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侧壁外包裹有保温棉;反应器主体内底端设有固定筛板,中部设有催化剂层,催化剂层上下方均为SiC层,内部沿轴向设有硫酸进料管和热电偶套管;硫酸进料管底端穿出反应器主体,顶端延伸至上部的SiC层上方的反应器主体内部空间中;反应器主体侧壁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通孔,反应器主体底端连接的法兰上开设有通孔,用于连接外接的生成物排料管。本发明采用高温气冷堆氦气或锅炉高温烟气等外部热源为分解装置提供热量,可大大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86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023774.9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燃料多效预处理和无焰燃烧的燃油燃烧装置。该装置包括垂直接于主燃烧室的中空管状的预处理段,在两者相连处设有燃气缩口;预处理段的外端面上设有一个燃油进口和多个烟气进口;燃油进口与预处理段同轴布置,烟气进口围绕燃油进口均匀间隔布置;预处理段的内部空间分为中空燃料气进口段和多孔介质填充段,后者靠近主燃烧室布置;在主燃烧室上设置主燃烧室排气孔和多个空气喷口,空气喷口围绕燃气缩口均匀间隔布置。本发明中,蒸发的燃油气体可以和高温烟气中的氧气发生催化燃烧放出热量,提高了燃料气流温度,保障主燃烧室的无焰燃烧性能。催化燃烧很好地抑制了NOx生成,同时能提高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5487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759701.1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透光型光热化学循环材料的太阳能分级分质利用方法。是在透明石英反应器内设置TiO2基材料,在反应器与导热腔体之间设置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在TiO2基材料和紫外可见光波的作用下,CO2和H2O混合气发生光热化学循环反应,生成碳氢燃料后被送至分离设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利用透过TiO2基材料的红外波段进行集热,并将热量传导至导热腔体,吸热后的导热介质被送至储罐或换热设备。本发明结合太阳能光利用和热利用技术,对全光谱太阳光进行波段划分利用;实现了太阳能分级分质利用,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整体技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体现能量梯级利用理念,提高能量利用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