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39304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09832.9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提高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储氢合金催化剂活性的方法。按照酸与储氢合金的体积比为2∶1,将储氢合金在酸中浸泡3小时,碱的浓度为1~2M。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酸处理提高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储氢合金阳极催化性能的方法,酸处理克服了现有储氢合金阳极催化剂比表面小、电活性低等缺点,解决了硼氢化物燃料阳极放电电流小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储氢合金在使用前用酸进行处理,从而增大了储氢合金催化剂对硼氢化物的电氧化性能。本发明的实质是在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储氢合金阳极催化剂的基础上,通过预先对储氢合金进行酸处理,加大了储氢合金催化剂对硼氢化物的电化学氧化性能,提高了硼氢化物的电化学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27004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63947.1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含有钴的复合氧化物的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它是由导电混料、粘结剂、基体和H2O2直接电还原的催化剂组成的电池阴极材料,所述的H2O2直接电还原的催化剂是钴的复合氧化物,该钴的复合氧化物为Co3O4或者符合通式MxCo3-xO4,通式中0<x≤1,M=Ni、Fe、Mn。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钴的复合氧化物(如Co3O4或者MxCo3-xO4,0<x≤1,M=Ni、Fe、Mn)作为H2O2直接电还原的催化剂,其价格低廉,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542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7719.6
申请日:2023-1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4/04 , H01M4/66 ,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箔表面MXene自生长工艺及其产品和应用,其中金属箔表面MXene自生长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MXene分散液,将MXene分散液配制为5‑10mg/mL;S2.将普通金属箔用乙酸进行浸泡处理,使之失去钝化层;S3.将处理后的金属箔浸泡在MXene分散液中,常压下浸泡;待反应结束后,取出在真空烘箱中烘干,即得到在金属箔表面自生长MXene的极片。本发明不仅可以避免引入PVDF等有机粘结剂对极片导电性的影响,而且能够实现MXene与金属箔的牢固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42514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45958.3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1B32/184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类石墨烯微纳米球的制备方法,使用预碳化‑焦耳热法对水热制备的碳微球前驱体进行超快碳化,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碳源加入蒸馏水中,配置成生物质溶液;在高温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对产物进行离心收集、干燥处理,得到生物质碳前驱体碳微球,前驱体碳微球在惰性气体氛围下预碳化后进行焦耳热反应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制备的涡轮石墨烯微纳米球具有易于分散、机械强度高、低表面积与体积比、导电性高等的优点,球形涡轮石墨烯结构增加了锂离子活性位点,大幅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64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94241.8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C09J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中,然后加入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粉末,或将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粉末预先分散在NMP中的溶液,充分搅拌2‑5h后,在500W‑800W微波能量下反应3‑5min,抽滤多余溶液后得到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粘结剂。本发明酯键的接枝以及石墨烯自身优秀性质使其有着高机械应力和摩擦系数,高缺陷密度及多维导电网络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以N‑L‑rGO作为粘结剂可以降低生产环境要求,高湿度环境下依然混料均匀,且在电化学性能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4251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13652.5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1B32/90 , C01B21/082 , C01B21/0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交联结构的MXene材料及其制备方案,称为喷雾-冻干法,将2D-MXene纳米片通过超声的方式配成1~20层的分散液,浓度为0.5~5mg/mL;将步骤一得到的溶液经过高压枪以直径为100μm~5000μm的液滴喷进液沸腾的液氮中;待步骤二中的液氮挥发干燥后,将所得产物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非堆结构的3D-MXene。本发明所制备的3D-MXene呈现交联结构的球形、管形等形状,可以成功解决2D-MXene纳米片的堆坨问题,保留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暴露的活性位点数量。本发明所制备的3D-MXene彼此独立,取向各异,有益于长期保存和再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8580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363053.9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石墨烯全碳复合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蠕虫石墨压制成松散多孔的柔性石墨纸;将石墨烯粉体材料分散在溶剂中,经过剪切乳化和超声处理,获得均匀分散的石墨烯分散液;将石墨烯分散液均匀填充到步骤1获得的石墨纸的微孔和表面得到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进行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得到石墨纸‑石墨烯复合膜半成品;将复合膜半成品进行多级滚压,最终得到石墨烯全碳复合柔性膜。本发明将柔性石墨纸易加工性和石墨烯极高的导热性有机的结合,以石墨纸为基体,石墨烯为热性能增强体,通过新型复合工艺,提供了一种制备石墨纸‑石墨烯复合热界面材料的方法,获得全碳型复合热界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453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334170.1
申请日:2018-04-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哈尔滨海能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层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复合薄膜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薄膜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多层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复合薄膜方法。将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依次利用喷墨打印装置进行薄膜打印,重复多次最终获得多层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复合薄膜。本发明利用喷墨打印技术控制喷出的液滴的形貌尺寸,进而达到控制喷出的每一层薄膜的厚度,同时向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提升多层复合薄膜之间的粘合,增强粘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23629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265252.6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1B32/348 , B22F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浸渍重结晶碳化生物质制备过渡金属复合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步骤一:生物质浸泡在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浸泡后的生物质利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法使得金属盐在生物质的孔隙中重结晶得产物A;步骤二:将产物A置入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煅烧,在高温下使生物质发生碳化反应,同时发生金属盐分解反应,得到过渡金属复合同时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材料。本发明采用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生物质多孔的结构,制备非贵金属修饰的生物质碳材料,与常规高温碳化相比,采用浸渍重结晶法碳化能够在碳化过程中能够同步实现活化开孔的目的,因而制得的多孔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在高电流密度下仍有强的能量存储和释放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61137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26018.3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石墨烯包裹硅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一,将碳粉与含硅材料混合均匀,压制成碳/硅棒;步骤二,将将碳/硅棒置于电弧设备中作为阴极,充入H2和He2,调整碳/硅棒和阳极棒之间的距离,控制电流并利用电弧放电制得产物A;步骤三,将产物A乳化、超声,冷冻干燥,即制得石墨烯包裹硅粒子复合材料。本发明以碳粉和含硅材料为原料,电弧放电法为制备手段,在石墨烯层间插入硅粒子,从而获得复合材料。与常规方法相比,本方法制备过程简便、成本低;材料形貌均匀、结构稳定,有效解决硅粒子团聚和膨胀的问题,与同类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相比,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