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3769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210172229.4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纳米复合铝锡硅轴承合金的制造方法,用高纯度的Si粉在氩气保护下用球磨机破碎,获得弥散的Si粉体;用高纯度的Al、Sn粉与上述球磨获得的Si粉按Al+Sn+Si的重量百分比在氩气保护下,进行二次球磨,获得纳米相复合结构的MA Al-Sn-Si合金粉体;将获得的MA Al-Sn-Si粉体冷压制成型,然后烧结,再冷却而制成。Si相的加入一方面通过形成Al-Si共晶相,破除Al粉颗粒表面的氧化层,促进冶金结合;另一方面弥散分布的Si相抑制Sn相由于离异共晶而产生的网状组织和Sn相长大。本发明获得纳米晶的硬质Si粒子和软质Sn粒子均匀弥散分布于高强度的Al基体中,有效提高合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5412.2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多孔聚合物‑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孔聚合物‑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环芳烃化合物和金属氯化物的混合固体粉末进行热处理5~8h,得到所述多孔聚合物‑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基于固相偶联反应,在合成多孔聚合物的同时,在多孔聚合物上原位生长金属氧化物,加强了金属氧化物和多孔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控制金属氧化物的颗粒大小及分布均匀性,使制得的材料中金属氧化物分布均匀性好,展现了极高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且该方法步骤简单,原料选择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2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61617.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65 , C25B11/052 , C25B1/04 , C01G5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析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氟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析出电催化剂的化学式为BaCo0.4Fe0.4Zr0.1Y0.1O3‑δ‑0.5αFα。本发明提供的BaCo0.4Fe0.4Zr0.1Y0.1O3‑δ‑0.5αFα电催化剂中的F元素具有更高的电负性,更容易夺取氧位点的电子,从而激活晶格氧,促进催化剂中氧空位的形成,增加氢析出的活性位点,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BaCo0.4Fe0.4Zr0.1Y0.1O2.925‑δF0.15在10mA/cm2下过电位比BaCo0.4Fe0.4Zr0.1Y0.1O3‑δ降低了71mV。
-
公开(公告)号:CN117832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5145.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134 , H01M10/0525 , B08B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一种负极材料,包括硅颗粒,所述硅颗粒由单质硅经等离子体轰击后得到。本发明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惰性气体电离为等离子体,采用所述等离子体轰击单质硅颗粒的表面后,得到所述负极材料。本发明的负极材料,采用经过等离子体轰击后得到的表面清洁的硅颗粒,在体积膨胀时承受相对更小的应力与应变,避免了材料表面杂质与电解质发生副反应,具有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40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39297.8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B2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羰基铁粉及其短流程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羰基铁粉置于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2)将退火后的羰基铁粉放入球磨罐,并向羰基铁粉中加入控制剂;(3)向球磨罐中通入氩气,采用氩气辉光放电辅助球磨,在干式条件下制备片状羰基铁粉。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可以有效解决羰基铁粉塑性变形困难、机械微加工困难、碎粉率高等问题,可高效制备大径厚比片状羰基铁粉,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7396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011177316.X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极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球磨罐,包括连接筒体、后盖板、前盖板和并联的三个电极棒。所述电极棒与后盖板内圆孔采用过渡配合联接,电极棒的导电电芯同时接入等离子体电源正极,整个金属筒体接入等离子体电源负极,不同电极棒的放电相互独立。该装置简单实用,在等离子体电源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可通过调节功率轻松实现局部高强度放电,极大提高球磨罐中气体离化率和球磨能效;同时多电极放电还可以有效预防在球磨过程中因单个电极棒损坏而出现的放电中断现象,显著降低等离子体辅助球磨机的故障率,推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05069.0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134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4/62 , B02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氟硅锡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含氟硅锡复合负极材料包括Si‑SnF2复合负极材料与SiOx‑SnF2复合负极材料,所述复合负极材料均为纳米级颗粒,一次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20nm~500nm。所述含氟硅锡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技术,通过机械球磨、氩等离子体的高能电子轰击以及放电等离子体的热效应形成的“力‑电‑热”三场耦合协同作用,促进Si/SiOx与SnF2两固相发生机械合金化反应,高效制备固相复合材料,完成对Si基材料的固相F以及Sn的掺杂。在本发明提供的负极制备方法与充放电条件下,含氟硅锡复合负极材料拥有良好的首次库伦效率以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获取方便,具有较好的批量化生产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325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053712.0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量子点氧化锡负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1)将锡盐溶于水中,得到锡盐溶液;2)将多壁碳纳米管与锡盐溶液混匀,获得悬浊液A;3)将悬浊液A置于气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中,在氩气等离子体气氛下进行放电反应,得到悬浊液B;后续处理,获得量子点氧化锡负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的用量满足:锡离子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0.04~0.8):1。本发明的方法高效,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量子点氧化锡碳复合材料规模化生产。本发明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可显著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能具有优秀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50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22270.8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50/457 , H01M50/403 , H01M50/417 , H01M50/43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电池功能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功能隔膜由基底材料、共价有机框架、聚偏氟乙烯和氟化亚锡复合而成,所述基底材料可为聚丙烯隔膜。该复合功能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共价有机框架和氟化亚锡,将制备好的共价有机框架和聚偏氟乙烯均匀分散形成浆料后在涂覆在基底材料上,适宜温度干燥后,滴加适量氟化亚锡溶液,干燥后形成复合功能隔膜。该功能隔膜具有构建稳定锂金属界面的功能,即通过功能隔膜中硝酸根离子和氟化亚锡形成富含氮化锂和锂锡合金的固体电解质界面层,可以有效的提高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2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22722.2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44 , H01M10/42 , H01G11/06 , H01G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循环稳定性的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为在脱嵌锂过程中使用小电流进行嵌锂大电流进行脱锂。本发明可以在脱嵌锂循环中快速诱导白锡向灰锡发生同素异构体转变。灰锡相较于白锡在脱嵌锂过程中具有更小的体积变化,不易造成团聚现象,因此具有更高的循环稳定性。在本发明提供的脱嵌锂方式下,含Sn负极材料的电池在30℃条件下首次充电容量为867.8mAh/g,在200次循环后仍有578.7mAh/g的容量,容量保持率为66.7%。本发明提供的脱嵌锂方式使含Sn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更高的容量、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