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8200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02487.7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8B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15/02
Abstract: 一种无骨架大跨度低净空臭气收集装置,其覆盖在污水池上,其采用的是无金属骨架支撑的高强度玻璃钢盖板,该高强度玻璃钢盖板的横截面为一个大跨度的拱形形状。其优点是:通过高强度拱形玻璃钢除臭罩对池面进行覆盖,适用跨度可达20米,且罩体紧邻水面,除臭风量小,具有高密封性、耐腐蚀、抗紫外线的优点,由于不设有金属骨架支撑,其还具有重量轻的优点,是目前已建大型污水厂加罩方式的一大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05238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1153.X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该装置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内部从污泥进料口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热解室、氧化室以及灰渣室。该装置的外壳呈直立桶状,外壳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污泥进料口设有进料阀;污泥进料口呈漏斗状,并与进料阀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干燥室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灰渣室侧壁设置有排渣口和气化介质导入管。氧化室和灰渣室之间设置有炉栅。本发明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用来处理污泥,具有气化效率高、源头避免污染物产生等特点,无需外加能源即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384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065343.6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28 , C02F1/38 , C02F2101/10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3 , C02F2101/20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动力集成式雨水旋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使用提篮格栅去除雨水中大型杂质;二、经提篮格栅处理后的雨水进入旋流分离器,雨水中悬浮固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雨水中分离并沉降下来;三、旋流分离处理后的雨水流经设置在分离器中央区段的混凝土过滤板,雨水中细小悬浮固体、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在滤板处被过滤、吸附,进而被有效去除;四、经过滤板处理后的雨水自出水口流出,可进行贮存回用或者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本发明的无动力集成式雨水旋流处理装置及其方法,能够高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固体、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可以为雨水的多用途、多层次和多目标综合利用提供可能,在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558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811573635.5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1C1/26 , C05C3/00 , C02F103/06 , C02F101/16 , C02F1/02 , C02F1/20 , C02F3/28 , C02F1/52 , C02F1/00 , C02F1/38 , C02F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资源热提取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解析单元、脱氨单元、氨吸收单元、结晶脱水单元以及其它的蒸汽制备、尾气净化、浓渣沉淀、酸洗等辅助单元。本发明通过物理法将液相中的氨氮转移至汽相,再通过外加#imgabs0#使之与汽相中的氨氮在液相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溶液,碳酸氢铵溶液过渡饱和后析出晶体,通过离心脱水得到固体碳酸氢铵。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餐厨污泥厌氧发酵沼液中的氮资源的回收,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目标。该系统同样适用于煤化工等其他类型高氨氮废水中的氮资源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0897312.7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辰 , 曹晶 , 叶源新 , 徐文征 , 周娟娟 , 汉京超 , 李鹏程 , 沈庞勇 , 王晓鹏 , 许龙海 , 顾贇 , 王碧波 , 朱嘉祺 , 朱宇峰 , 陈旺源 , 沈世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压力保护装置、通风除臭系统及深层排水隧道。所述气体压力保护装置包括液封室,所述液封室包括液封区和洗气泄压区,所述液封区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气体部和第一液体部,所述洗气泄压区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气体部和第二液体部,所述第一液体部和所述第二液体部用于容置液封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液体部与所述第二液体部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部与所述通风除臭系统的出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部与外界大气连通。该气体压力保护装置能够保证出风通道内的气体压力处于安全压力范围,同时发挥了水洗作用,降低了散逸气体的臭气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160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610877193.8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太阳能强化污泥深度生物干化系统,通过生物干化和太阳能干化二级耦合工艺对脱水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系统包含但不限于混料机、生物干化室、太阳能干化室、振动筛、鼓风机、曝气系统、气体收集系统、气体洗涤器、气体循环系统、热交换装置、引风机和地下式土壤生物滤床。太阳能干化室竖向设置于生物干化室的上方,屋面内侧铺设疏水复合膜,沿单侧或双侧屋面安装不锈钢链板。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好氧发酵产生的生物热能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耦合作用实现污泥的快速干化,具有干化效率高、运行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提升了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53223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512322.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3C3/011 , B03C3/36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处理设备和除尘系统,其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挡板组件,挡板组件用于安装在静电除尘设备的进口,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贴合;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位于同一圆周上,或者,第二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转动以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导通。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挡板或者第二挡板转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对准后导通,调节机构对粉尘在圆周方向上间歇性导通的调节作用,进入静电除尘设备内部的粉尘更分散,降低运行负荷,提高静电除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80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1056347.7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气系统供氧效率在线监测装置,包含:数据采集终端,其设在自由浮于曝气生物反应池液面的浮体上,并沿导轨平行移动到不同的监测点,用于测定曝气生物反应池不同监测点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及液面逸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等组分的含量;数据通讯终端,其设在曝气生物反应池顶的人行廊道,用于和所述的数据采集终端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控制系统进行无线通讯;气体质量流量计,用于测定供气量;气体调节装置,用于调节供气量的大小;曝气系统主控柜,用于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曝气系统在节能和优化控制装备和方法上的不足,为实现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系统供氧效率的在线监测、诊断评估和优化控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55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958632.3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87 , G06Q50/26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泥接收仓系统的安全管控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污泥接收仓系统用于对半干污泥进行集中处置,方法包括:获取污泥接收仓系统的工况信息;根据所述工况信息确定所述污泥接收仓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当确定存在安全风险时,执行对应于所述安全风险的风险类型的管控操作,以消除所述安全风险。本发明能够对污泥接收仓系统的工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并执行对应的安全管控措施以消除安全风险,避免进一步引起火灾、粉尘爆炸等事故,确保半干污泥集中处置过程中的安全以及污泥接收仓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进而提高污泥集中处置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0194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1236960.2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与餐厨垃圾共消化系统,混合物储存罐通过第一蠕动泵与高温发酵罐连接,高温发酵罐与冷却调节池连接,冷却调节池通过第二蠕动泵与中温产甲烷反应器连接,中温产甲烷反应器与消化混合物储存罐连接,本发明首先将污泥与餐厨垃圾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泵入高温发酵罐进行水解酸化,最后将污泥与餐厨垃圾发酵混合物泵入中温产甲烷反应器进行产甲烷。该方法将共消化过程的水解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置于两个反应器中且水解产酸阶段控制高温、产甲烷阶段控制中温,在提高水解产酸效率的同时,分别为水解产酸菌和产甲烷菌提供最佳的生活环境,避免了污泥与餐厨垃圾单相共消化短链脂肪酸(SCFAs)积累过量对产甲烷过程的抑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