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储能元件
    10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74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12732.2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电化学储能元件包括电极‑隔膜组件,具有带有阳极/隔膜或固体电解质/阴极序列的阳极和阴极、至少一个隔膜或固体电解质。阳极包括阳极集流体,阴极包括阴极集流体。集流体优选地是有顶侧部、底侧部和边缘的薄的导电衬底。阳极集流体和/或阴极集流体包括:主区域,其装载有负电极材料层或正电极材料;边缘区域,其沿边缘在条形区域中延伸且未装载有相应的电极材料。组件具有侧部,阳极集流体的边缘或阴极集流体的边缘从侧部突出。沿从侧部突出的边缘延伸的边缘区域部分或完全涂覆有支撑材料的非导电层。包括从侧部突出的边缘的集流体所属的电极在其集流体的主区域中有第一平均厚度D1且在涂覆有该层支撑材料的边缘区域中有最大厚度D2。D2≤D1。

    接触板件和储能元件
    10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089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618518.5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接触板件和储能元件。该接触板件包括:具有顶侧和底侧的第一接触区段,该第一末端接触区段被设置成用于与储能元件的第一构件接触;以及具有顶侧和底侧的第二接触区段,该第二末端接触区段被设置成用于与储能元件的第二构件接触。在第一接触区段与第二接触区段之间,接触板件包括具有顶侧和底侧的连接区段,其中连接区段的顶侧朝向第一接触区段的底侧,并且连接区段的底侧朝向第二接触区段的顶侧。第一接触区段和连接区段经由第一弯曲区相互连接,在第一弯曲区中接触板件沿至少一条弯曲线弯曲。第二接触区段和连接区段经由第二弯曲区相互连接,在第二弯曲区中接触板件沿至少一条弯曲线弯曲。

    储能元件和制造方法
    10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28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80035727.0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储能元件(100)包括气密且液密地封闭的壳体以及被布置在该壳体中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该电极隔膜复合体包括附有由负极材料(107)制成的层的阳极集流体(106)和附有由正极材料(110)制成的层的阴极集流体(109)。该壳体包括被形成为杯状的金属壳体部分(101)以及盖构件(102),该壳体部分具有壳体底部(101a)、环绕的侧壁和末端的开口,该盖构件封闭被形成为杯状的壳体部分(101)的末端开口。该阳极集流体(106)或阴极集流体(109)的第一边缘(106a,109a)与该壳体底部(101a)电连接。被形成为杯状的壳体部分(101)的壳体底部(101a)具有:呈缺口(101b)形式的针对内部过压的主安全装置,该主安全装置借助于金属膜(114)被封闭;以及在其内侧或其外侧上具有呈至少一个凹槽(101c)形式的针对内部过压的副安全装置。该盖构件(102)包括金属盖板(102a)和极端子(102b),该极端子被引导穿过盖板(102a)中的缺口并且相对于盖板(102)电绝缘。这种构造使得能够使该电极隔膜复合体(104)的电极仅经由盖构件(102)电接触。因为该安全装置与许多经典的电池单体不同,不是被集成在该盖构件中而是相反被集成到该壳体底部中,另外还可以非常紧凑地构造该盖构件(102)。可以在安装壳体的同时制造该盖构件(102)。

    具有柱状壳体的储能电芯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4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2369.8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储能电芯(100;300;700),其具有液密封闭的柱状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壳体端侧(140)和第二壳体端侧(150)和壳体外罩(200),以及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该储能电芯的方法。柱状的储能电芯(100;300)包括布置在壳体中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电极‑隔膜复合体(104)呈由电极带(105,108)和至少一个带形隔膜(116,117)构成的柱状卷绕体的形式存在,该卷绕体具有位于末端的第一卷绕体端侧和第二卷绕体端侧(120,130)并且具有卷绕体外罩。在此,电极‑隔膜复合体(104)轴向地布置在壳体中,从而使得第一卷绕体端侧(120)指向第一壳体端侧(140)的方向并且第二卷绕体端侧(130)指向第二壳体端侧(150)的方向。该储能电芯的特征在于,储能电芯的壳体外罩(200)由螺旋形卷绕的膜、优选螺旋形卷绕的金属膜形成并且包括至少两层膜、优选两层金属膜。

    用于电化学的蓄能器元件的带形的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8588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30759.2

    申请日:2024-02-29

    Inventor: S·谢贝斯塔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形的电极(100),具有带形的集流体(10)和单侧的或双侧的电极材料覆层(11)。带形的集流体(10)包括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第一纵向边缘构造成接触边缘(101),并且用于电接触电极,其中,第一纵向边缘未涂覆电极材料。第二纵向边缘构造成支撑边缘(102)并且同样未涂覆电极材料。支撑边缘(102)的宽度为接触边缘(101)的宽度的最大99%,优选地最大50%。

    具有参考电极的二次蓄能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03502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910270154.5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具有参考电极的二次蓄能元件。二次蓄能元件包括:层复合体,其具有包括正极材料的电极层和包括负极材料的电极层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隔膜层,该隔膜层具有至少一层,其由具有电绝缘特性的微孔材料构成;参考电极;电解质,层复合体用电解质来浸润,而且隔膜层、电极层和参考电极通过电解质来保持接触;和外壳,其包围层复合体、参考电极和电解质,而且外壳具有三个彼此电绝缘的、能从外壳之外分接的极。参考电极或参考电极的组成部分放置在隔膜层的至少一层与电极层之一之间而且借助于绝缘介质与该电极层电绝缘。参考电极或参考电极的位于那里的组成部分是在隔膜层的至少一层的表面或者绝缘介质的表面上的至少一根金属丝或者网状金属涂层。

    蓄能器元件以及制造方法
    1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56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80067255.2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一种蓄能器元件(100),具有阴极(101)和阳极(102),阴极和阳极是复合体(109)的部分,在复合体中,阴极和阳极以通过隔膜或固态电解质层(110)分离的方式以阴极(101)/隔膜或固态电解质层(110)/阳极(102)的顺序存在,其中,阴极(101)和阳极(102)包括集流体(101a和102a),除了双侧涂覆有电极材料(117和118)的主区域(101b和102b)之外,集流体分别具有未涂覆电极材料的边条(101c和102c)。在此,阴极集流体(101a)的自由的边条(101c)从复合体(109)的一侧(109a)离开,并且阳极集流体(102a)的自由的边条(102c)从复合体(109)的另一侧(109b)离开,其中,边条(101c、102c)中的一者与第一接触片(119)直接接触,并且另一者与第二接触片(120)直接接触。提出,将与接触片(119、120)中的一者直接接触的边条(101c、102c)中的至少一者折叠和/或卷绕,从而其具有这样的厚度,即,该厚度至少对应于其从属的阴极(101)或阳极(102)在邻接的、双侧涂覆有电极材料(117、118)的主区域(101b、102b)中的厚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