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3580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1239698.2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吸收分离乙烷乙烯混合气的方法。以AgNO3或AgBF4水溶液和乙烷乙烯的混合气为起始反应物料,混合气由钢瓶经气体质量流量计输入到微反应器中,并在通道接口处与由注射泵输入的AgNO3或AgBF4水溶液混合,在反应通道内完成混合及吸收过程。反应混合气中乙烯的含量为:20‑95vol%,且气体空速为1~20s‑1;AgNO3或AgBF4水溶液中的银离子浓度为0.1~2mol/L,液体空速为0.3~3s‑1。本发明可在毫秒反应时间内完成吸收,是一种可实现快速放大的微反应技术,为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与相应烷烃的分离提供一种低能耗的吸收分离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608351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440848.5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IPC: C07C11/21 , C07C7/00 , C07C7/10 , C07C7/152 , C07D3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鲨烯和维生素E的分离方法。该方法采用β‑环糊精包结分离含角鲨烯和天然维生素E混合物,利用β‑环糊精和角鲨烯、天然维生素E不同底物弱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对角鲨烯的优先吸附达到纯化分离的目的。少量乙醇溶解的角鲨烯和天然维生素E混合物,在恒温条件下滴加到饱和β‑环糊精水溶液中,恒温搅拌,冷却静置析出包结物,过滤,真空干燥,包结物中的角鲨烯和天然维生素E用无水乙醇萃取出。本发明具有分离条件温和、工艺简单、节能环保、分离载体可重复利用、还避免了物质因具有热敏性所容易发生氧化现象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3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900850.5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费托合成油轻质油中分离1-辛烯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窄馏分切割得到C8窄馏分;萃取精馏或共沸精馏脱除含氧化合物;加入反应剂将其中一类物质转化为其衍生物,通过可逆反应辅助分离的方法得到C8正构烃;通过反应精馏的方法将1-辛烯转化烯烃衍生物与烷烃分离,然后烯烃衍生物通过逆反应重新得到1-辛烯产品。本发明的特点是借助可逆反应辅助分离的方法,将沸点极其相近或存在共沸的混合物分离问题转化为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分离问题,通过窄馏分切割、萃取/共沸精馏、反应分离耦合的方法,从费托合成油中分离出高附加值的1-辛烯产品,同时能耗及设备费用较低,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08709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410202233.X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罗显平
Inventor: 罗显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合物法从沼气中连续分离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三级气体分离装置。该装置第一级水合物分解塔工作在温度273.7K~283.1K、压力1.324MPa~4.502MPa之间,分离出高纯甲烷;第二级水合物分解塔工作在温度272.8K~288.7K、压力0.093MPa~0.499MPa之间,分离出高纯二氧化碳;第三级水合物分解塔工作在常压和常温以上,分离出高纯硫化氢,能通过编写的程序用计算机去控制该三级气体分离装置自动运行选择在合适的工作状态。提高了气液接触效率,水合形成速率,分离过程目标气体的回收率和气体产品的纯度,强化水合物生成热的去除,实现高压条件下水合物体系气、液、固三相自动分离,能替代现有技术应用于工业化水合物法从沼气中连续分离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的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41437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80005231.4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Inventor: 赛义德·爱资哈尔·哈什米 , 穆罕默德·H·艾尔-哈兹米 , 沙希德·阿扎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84 , B01D11/04 , B01D11/0446 , B01D11/0492 , C07C2/08 , C07C7/152 , C10G19/08 , C10G50/00 , C10G57/02 , C07C11/02
Abstract: 一种用于纯化直链a-烯烃的方法,包括:提供包含直链a-烯烃的有机相;提供碱性含水相I;提供胺;混合直链a-烯烃、碱性含水相I和胺;从有机相分离含水相I;将水添加至有机相从而形成含水相II;使有机相与二氧化碳接触;分离含水相II,该含水相II包含当有机相与二氧化碳接触时在有机相中形成的固体;其中在有机相中获得纯化的直链a-烯烃。
-
公开(公告)号:CN10403974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49872.6
申请日:2012-10-02
Applicant: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Inventor: 穆罕默德·H·艾尔-哈兹米 , 赛义德·M·爱资哈尔·哈什米 , 阿卜杜拉·艾尔-纳菲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7/14858 , C07C7/005 , C07C7/152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含有胺的液体烃流股中去除有机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水添加至含有胺的烃流股中,b)将二氧化碳鼓泡通过所述含有胺的烃流股,以及将形成的含有胺的固相与液相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47864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685808.8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浓缩焦炉煤气中甲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增压后的焦炉煤气通入至经冷却后的四氢呋喃水溶液中,所述焦炉煤气中的甲烷与所述四氢呋喃水溶液反应生成固体水合物,所述反应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结束后,排空所述反应器中的气体;加热所述固体水合物使之分解,得到甲烷,即实现对焦炉煤气中甲烷的分离。本发明相对于低温深冷分离方法降低了气体分离系统所需能耗(低温分离通常在-160℃左右,而本发明专利操作温度基本为常温操作);相对传统分离方法,本发明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总投资相对小;焦炉煤气压力损失小,可保证富甲烷气体在高压下升温分解,保证气体压力,避免二次升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08709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2233.X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罗显平
Inventor: 罗显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合物法从沼气中连续分离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三级气体分离装置。该装置第一级水合物分解塔工作在温度273.7K~283.1K、压力1.324MPa~4.502MPa之间,分离出高纯甲烷;第二级水合物分解塔工作在温度272.8K~288.7K、压力0.093MPa~0.499MPa之间,分离出高纯二氧化碳;第三级水合物分解塔工作在常压和常温以上,分离出高纯硫化氢,能通过编写的程序用计算机去控制该三级气体分离装置自动运行选择在合适的工作状态。提高了气液接触效率,水合形成速率,分离过程目标气体的回收率和气体产品的纯度,强化水合物生成热的去除,实现高压条件下水合物体系气、液、固三相自动分离,能替代现有技术应用于工业化水合物法从沼气中连续分离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的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41166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4869.1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7/10 , B01D11/043 , C07C7/152 , C07C15/02 , C07C15/08
Abstract: 一种烷基芳香族烃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在含有1种以上前述烷基芳香族烃及其异构体的混合物中添加第1稀释剂和由超强酸形成的提取剂,进行酸碱提取,由此形成前述烷基芳香族烃与前述超强酸的络合物,然后从所述混合物中分离所述络合物的工序;在前述络合物中添加相对于前述烷基芳香族烃的相对碱度在0.06~10的范围的解吸剂和第2稀释剂,进行前述烷基芳香族烃与前述解吸剂的络合物交换,由此将前述烷基芳香族烃从前述络合物中分离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22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80023666.8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C7/152 , B01J23/88 , C07C5/48 , C07C11/167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10 , B01J21/08 , B01J23/002 , B01J23/883 , B01J37/0045 , B01J37/0201 , B01J2523/00 , C07C5/48 , C07C7/10 , C07C2521/04 , C07C2521/06 , C07C2521/08 , C07C2523/02 , C07C2523/04 , C07C2523/10 , C07C2523/18 , C07C2523/755 , C07C2523/881 , C07C2523/883 , C08F36/06 , C08F136/06 , C07C11/167 , B01J2523/13 , B01J2523/14 , B01J2523/22 , B01J2523/3712 , B01J2523/54 , B01J2523/68 , B01J2523/842 , B01J2523/847 , B01J2523/12 , B01J2523/305 , B01J2523/845 , C08F2/06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抑制高沸点的反应副产物在利用骤冷塔的骤冷工序之后的工序中残留的共轭二烯的制造方法,以及即使以工业等级的并非高纯度的混合烃作为原料来制造共轭二烯(例如丁二烯)时,也能作为合成橡胶、树脂等的原料利用的共轭二烯(例如1,3-丁二烯)的制造方法。[解决手段]本发明的共轭二烯的制造方法包括:向收容了包含金属氧化物和载体的催化剂的反应器中供给包含碳原子数4以上的单烯烃的烃和氧气,生成包含共轭二烯的反应生成气体的工序;以及将上述反应生成气体送入到骤冷塔中,利用骤冷剂进行洗涤的工序,作为所述骤冷剂使用有机胺水溶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