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74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499537.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67 , C12R1/685 , C12R1/66 , C12R1/77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纳米簇的比率荧光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检测曲霉属霉菌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曲霉属霉菌DNA基因组为靶标,通过设计LAMP引物,在确定引物特异性的基础上加入FITC@AuNCs进行LAMP反应。利用BSA保护的AuNCs作为荧光基团,FITC作为pH的响应信号,随着LAMP反应的进行,大量焦磷酸盐和氢离子被释放,导致FITC和AuNCs的比率荧光信号逐渐下降,可用于曲霉属霉菌检测的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01797.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21/78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IL(53)‑Fe纳米酶活性的细菌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细菌检测方法通过将适配体与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结合形成细菌探针,并利用MIL(53)‑Fe在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将TMB催化生成TMB+的性能,同时将生成的TMB+酸化形成TMB2+,利用TMB2+对金纳米棒的蚀刻导致金纳米棒颜色发生变化,进而实现细菌的检测。该检测方法简单快捷,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16CFU/mL,大肠杆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2CFU/mL,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此以外,本发明的检测结果肉眼可见,可作为定性检测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20933.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的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适配体简便调控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实现对卡那霉素的比色和光热双模式检测,适配体通过共孵育无需固定化即可实现对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活性调控,利用卡那霉素对适配体的高选择性亲和力使适配体从纳米酶表面脱落产生信号响应,进一步利用氧化产物具有光热效应而产生的温度信号,实现对比色和光热双信号检测结果的比对,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0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30572.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识别克罗诺杆菌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克罗诺杆菌为靶标,在SELEX筛选获得的原始适配体序列的基础上,采用截短优化获得与靶细胞高亲和性、高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并通过进一步截短优化获得最优适配体,且通过圆二色谱试验表明,最优适配体较原适配体的二级结构茎部区域变得更加的紧密和稳定。在此基础上,将该适配体序列结合磁性纳米颗粒,可特异性分离富集样品中的克罗诺杆菌。该适配体是克罗诺杆菌的新型识别元件,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易制备、易修饰和标记的优势,并能应用于多种检测方法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26791.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3 ,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异性识别庆大霉素的核酸适配体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安全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的方法为:将一对茎结构序列引入到三段式文库的引物结合区域,以此设计的三段式文库作为筛选初始文库。利用流式细胞分选‑SELEX技术对庆大霉素进行筛选,经过三轮的反复筛选、亲和力和特异性试验的分析验证,获得能识别庆大霉素的核酸适配体且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特异性。本发明筛选的核酸适配体在准确、快速、灵敏检测食品中庆大霉素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958714.3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锰过氧化物酶的突变体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遗传工程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率提高的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锰过氧化物酶的突变体,所述突变体具有如下至少一个位点的突变:N105G、N112D、H197D、K204V或T243Q。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锰过氧化物酶突变体,在相同条件下与未突变的锰过氧化物酶具有相似或较高的催化活性,重组酶表达的锰过氧化物酶酶活显著提高。本发明通过分析有针对性的对锰过氧化物酶PhcMnp的氨基酸残基或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来获得突变体,所得突变体对黄曲霉毒素B1的较高降解效率等特性更加适应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466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04176.5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DNA镊子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双功能DNA镊子纳米机器两端与特定劈裂适配体序列连接,利用劈裂适配体与靶标形成特定的三元复合物,镊状结构两端分别识别食品基质中的抗生素残留,有效的减少假阳性信号。本方法能够实现两种抗生素恩诺沙星和卡那霉素的快速检测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解决了传统单DNA镊子生物传感器的单一靶标识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17396.1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优化适配体及其应用。该优化适配体由β‑乳球蛋白原始适配体Lg‑18经优化后得到,所述β‑乳球蛋白原始适配体Lg‑18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优化的方式包括剪裁、碱基突变和结构优化。本发明以β‑乳球蛋白为靶标,在SELEX筛选获得的原始序列基础上,结合剪裁、碱基突变以及结构强化等手段,获得了能以高亲和力及特异性识别结合β‑乳球蛋白的优化适配体序列,该优化的适配体序列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能有效降低适配体对应用环境体系的敏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1267.1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环糊精‑香叶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溴化物介导的方式,首次实现了醇类精油分子在环糊精分子上的接枝,得到了水溶性的γ‑环糊精‑香叶醇衍生物,利用化学修饰成功实现了环糊精的功能化,相对于未修饰的环糊精分子,γ‑环糊精‑香叶醇衍生物无需与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便能实现抗菌应用,并且相对于包合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且产物易纯化,拓展了环糊精的应用范围,使其在食品、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9901.4
申请日:2023-03-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B37/08 , A23L33/10 , A23L5/42 , A61K31/12 , A61K47/61 , A61P39/06 , A61K8/73 , A61K8/35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羧基化壳聚糖连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引入新的结合位点,实现与姜黄素的接枝改性,达到偶联姜黄素的同时提高姜黄素水溶性、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的姜黄素‑羧甲基壳聚糖连接物为水溶性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姜黄素溶解度低、导致在体内吸收低、生物利用度低而应用受限的缺点,极大的拓宽了姜黄素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