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弱测量的OAM光束重心位移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09422.7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弱测量的轨道角动量光束重心位移测量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合适的偏振态制备器和偏振态选择器作为弱测量系统的前选择态和后选择态,使经过位移发生装置-空气界面反射的OAM光束偏振态与偏振态选择器设定的偏振态接近正交。并利用量子弱测量的放大效应,使OAM光束重心位移可直接使用普通光电探测器测得,如普通CCD;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方法简单易上手;同时,本发明适用于测量不同阶数的涡旋光、研究不同入射角对OAM光束重心位移的影响;有望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分析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全光纤偏振控制与强度调制多功能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87619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64934.0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7 G02F1/0009 G02F1/0115 G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全光纤偏振控制与强度调制多功能器件。该多功能器件结构包括:玻璃衬底、放置在玻璃衬底凹槽内的侧边抛磨光纤,所述侧边抛磨光纤抛磨区上覆盖有石墨烯薄膜,两个金属电极设置在石墨烯薄膜之上,所述金属电极为两个独立的金属叉指电极。通过改变施加在独立的金属叉指电极两端的驱动电压,调控石墨烯层对光纤中传输光强的吸收,从而控制光偏振态的改变与实现对光强的调制。本发明具有体积小、结构设计简单、插入损耗低、工作波长范围宽、消光比高、响应速度快、集成化、多功能化等优点。在未来光电子器件集成、多功能化发展趋势下,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光子晶体光纤方位角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7863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380952.0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子晶体光纤方位角的确定方法,用激光垂直照射在光子晶体光纤的侧面并在前方的成像屏上成像,用数码相机拍摄散射条纹图案,其特征在于:对散射条纹图案的处理方式为:将散射条纹图案分割成上下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光强度之和分别为第一特征值和第二特征值,逐步旋转光子晶体光纤,得到与旋转角度一一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组和第二特征值组,求得第一旋转角度极值组及第二旋转角度极值组,并分别从中选出第一角度θ1及第二角度θ2,该两角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20°,光子晶体光纤ГК方位角θГК由公式θГК=(θ1+θ2)/2确定。本发明可用于光子晶体光纤器件的制作加工过程,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基于激光还原氧化石墨烯微结构包层滤波器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946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80334.X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还原氧化石墨烯微结构包层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运用紫光照射法来还原氧化石墨烯,把处理好的氧化石墨烯沉积在封装好的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面上,之后,可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抛磨面进行观察,验证氧化石墨烯已经覆盖在抛磨面上,最后,使用振幅掩膜在抛磨面上的氧化石墨烯写下光栅结构,形成包层折射率调制的光纤光栅,从而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周期结构的包层折射率调制光纤光栅。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5741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242766.6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一段圆形普通光纤上,其中一段长度为1~3cm的区域设为光纤传感区,光纤传感区的部分包层被去除,光纤包层与纤芯界面的最短距离为1~3μm,在光纤传感区上沉积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10~30μm。本发明利用石墨烯的热致光吸收效应制作温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寿命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6180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173011.0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及其制备方法,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包括第一微结构光纤和第二微结构光纤,第一微结构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其中间有一段被拉细成微米光纤,其包层直径为3μm~10μm,微米光纤的长度为7.5mm~28mm,微米光纤与两端的普通光纤均形成锥形过渡区;所述第二微结构光纤也包括纤芯和包层,还包括一段长度与第一微结构光纤的微米光纤的长度相同且包层直径为3μm~10μm的微米光纤,其至少有一端与普通光纤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区;两段微米光纤平行紧贴。本发明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超高起偏性能等优点。

    具有高偏振态空间杂乱分布的光学退偏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83848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123756.1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83 G02B27/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偏振态空间杂乱分布的光学退偏器,入射面与出射面平行,且与入射光束相垂直,其特征在于:它由三块以上的双折射晶体依次以光胶连接而成,各双折射晶体的光轴都与入射光束相垂直,至少有两个相邻的双折射晶体的光轴成45度角;双折射晶体间的结合面至少有两个面是倾斜面,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是不同的,倾斜角为2~10度。本发明可以减弱空间光束的偏振态条形带状一致性分布。经过本发明退偏器后,退偏后的出射光在通光平面内能够实现偏振态在二维方向的杂乱变化,条形带状分布明显减弱,有效地提高偏振态的空间分布均匀性,从而改善了退偏振质量。

    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618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73011.0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及其制备方法,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包括第一微结构光纤和第二微结构光纤,第一微结构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其中间有一段被拉细成微米光纤,其包层直径为3μm~10μm,微米光纤的长度为7.5mm~28mm,微米光纤与两端的普通光纤均形成锥形过渡区;所述第二微结构光纤也包括纤芯和包层,还包括一段长度与第一微结构光纤的微米光纤的长度相同且包层直径为3μm~10μm的微米光纤,其至少有一端与普通光纤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区;两段微米光纤平行紧贴。本发明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超高起偏性能等优点。

    具有高偏振态空间杂乱分布的光学退偏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8384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23756.1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83 G02B27/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偏振态空间杂乱分布的光学退偏器,入射面与出射面平行,且与入射光束相垂直,其特征在于:它由三块以上的双折射晶体依次以光胶连接而成,各双折射晶体的光轴都与入射光束相垂直,至少有两个相邻的双折射晶体的光轴成45度角;双折射晶体间的结合面至少有两个面是倾斜面,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是不同的,倾斜角为2~10度。本发明可以减弱空间光束的偏振态条形带状一致性分布。经过本发明退偏器后,退偏后的出射光在通光平面内能够实现偏振态在二维方向的杂乱变化,条形带状分布明显减弱,有效地提高偏振态的空间分布均匀性,从而改善了退偏振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