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氢键有机框架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5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60172.3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氢键有机框架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对称电极、位于对称电极一侧的HOF/CNF电解质膜和位于对称电极另一侧的HOF/CNF/NaCl电解质膜,所述HOF/CNF电解质膜与HOF/CNF/NaCl电解质膜相接触;所述对称电极为Ti3C2Tx‑MXene电极,HOF为以1,2,4,5‑四(4‑羧基苯基)苯为前驱体合成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本发明的自供电柔性湿度传感器,通过调控盐离子浓度实现了渗透能向电能的转换,展现出良好的灵活性、低迟滞特性,具有0.17μA/%RH的高灵敏度,1.06 s的快速响应时间以及200多次循环的稳定性。

    一种柔性钾离子微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0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29775.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型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钾离子微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钾离子微型电池,主要由KFeMnHCF(铁取代富锰普鲁士蓝)正极、PTCDI/MXene负极和KCF3SO3‑PAM(三氟甲烷磺酸钾‑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电解质构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比传统的锂离子微型电池有着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5.0mA cm‑2下经过2500次GCD循环后89.17%的超高循环寿命。以及较高的能量密度(202.81μWh cm‑2)和功率密度(7.99 mW cm‑2)。本发明的柔性钾离子微型电池因其高安全、小型化、低成本的特点,使得其更便于应用在可穿戴设备和集成电子产品中,在储能设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基于类钙钛矿CsAg2I3多晶薄膜的pin型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3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4823.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类钙钛矿CsAg2I3多晶薄膜的pin型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晶薄膜新材料制备技术以及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该探测器使用CsAg2I3多晶薄膜做光吸收层,在光吸收层两侧分别制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构成pin结。本发明采用了非铅基类钙钛矿CsAg2I3多晶薄膜作为主要光吸收层,具有本征紫外吸收和良好的稳定性;宽禁带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与CsAg2I3多晶薄膜能带匹配形成pin结,pin结形成的内建电场可以在无偏压条件下使光生载流子分离,因此该器件可以工作在自驱动模式。本发明对非铅基钙钛矿紫外光电探测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种多层二维复合电极、制备方法、2.5D叠层封装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02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88127.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二维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封装方法与应用。多层二维复合电极是Si/Ag/硼烯/铋烯/MXene/TiO2/P2O3/黑磷结构。多层二维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Si/Ag基底;2)制作Si/Ag/硼烯/铋烯电极;3)制作Si/Ag/硼烯/铋烯/MXene/TiO2电极;4)制作Si/Ag/硼烯/铋烯/MXene/TiO2/P2O3/黑磷电极;该多层二维复合电极在使用200~300mW的400~430nm蓝紫激光提供光源的情况下,在0.3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偏压下平均瞬态电流密度为129μA·cm‑2。本发明的复合检测芯片的2.5D叠层封装方法减小了芯片整体体积的同时降低了芯片的功耗。芯片由传感器模块、光器件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构成,同时为能够进行肌电感知的可穿戴智能监测提供了新的方式,并有望在智能机器人中应用。

    一种石墨烯-ZIF-8复合结构、制备方法、2.5D chiplet封装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4041.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ZIF‑8”复合结构、制备方法、2.5D chiplet封装方法及应用。“石墨烯‑ZIF‑8”为堆叠的交叉包覆结构,其中,多面体的ZIF‑8颗粒被其上层的石墨烯所包覆,组成了更大比表面积的三维多孔复合结构。基于“石墨烯‑ZIF‑8”复合结构的NH4+选择电极,具有NH4+选择膜/“石墨烯‑ZIF‑8”复合结构/Zn/Ag/Si结构。此选择电极用于检测NH4+时,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8~1.0×10‑4M,具有3.0nM的最低检测限,灵敏度为9.3×10‑3μA·μM‑1。并且本发明公开一种NH4+浓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在运动中检测汗液信息的便携式健康管理芯片。健康管理芯片采用2.5D的chiplet封装形式,用于汗液中NH4+浓度的实时分析,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麦穗顶部光谱信息的小麦赤霉病遥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2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702759.X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麦穗顶部光谱信息的小麦赤霉病遥感识别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尚无基于麦穗顶部进行赤霉病监测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非成像近地高光谱数据的获取;数据的预处理;敏感特征集的获取;SVM模型的构建;SVM模型的优化;小麦赤霉病遥感识别结果的获得。本发明基于遥感设备垂直角度利用小麦顶部信息对赤霉病进行识别,并通过对特征进行筛选和组合,以及对模型进行优化,实现了单穗尺度上的小麦赤霉病的垂直研究,为实际大区域尺度赤霉病识别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技术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