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15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55010.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制线圈引线自动搪锡焊接系统及其润湿角提取方法;搪锡系统可实时捕捉绕制线圈引线浸入和脱离熔融锡料过程中焊接润湿角的形成与演化图像;开发的焊接润湿角提取方法包括原始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三个步骤;首先,将原始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化图像以降低后期图像处理计算量;然后,进行图像滤波和图像增强等预处理操作以减少噪声信号干扰并提高图像对比度;最后,通过图像分割处理、图像边界特征提取和图像边界特征拟合等环节确定空气与线圈引线边界和空气与熔融焊料边界的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即可提取获得绕制线圈引线与熔融锡料的焊接润湿角;本发明适用于绕制线圈引线搪锡焊接润湿角的提取及演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7402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944872.3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元素材料AnBxC1‑x元素配比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测多元素材料AnBxC1‑x相干声子的频率和x的关系曲线;探测待测多元素材料AnBxC1‑x的能带隙宽度Eg;将一束高于Eg的超快泵浦光垂直于待测多元素材料的表面入射;将探测光与待测多元素材料的表面成θ角入射,并与泵浦光相交于一点,改变探测光和泵浦光之间的延迟时间,得到待测多元素材料的干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振荡部分进行拟合,得到相干声子的频率随着能流密度变化的曲线图,其中任意一点的能流密度下的相干声子的频率值,与步骤S1中的关系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获得x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96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82786.7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材料接触界面斑点特征提取方法。实验系统可原位实时拍照捕捉电极材料与蓝宝石平板的接触界面中接触斑点随着接触压力的形成与演化的图像。开发的接触斑点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原始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三个步骤。首先,裁剪采集的原始图像以保留有效接触区域;然后,进行图像滤波和图像增强等预处理操作达到减少噪声信号干扰的作用,并突出接触斑点轮廓;最后,通过图像分割处理环节区分接触斑点和非接触区域,进一步统计接触斑点总数、各接触斑点的像素点数和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比以量化斑点的形状特征并实现真实接触面积的累积计算。本发明适用于粗糙表面电极材料接触界面的斑点特征提取及演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03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0713404.8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精确控制沥青膜厚度的夹心试件成型装置,它涉及成型试验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集料‑沥青‑集料夹心试件的成型试验过程中,沥青膜厚度难以精准控制,同时集料表面纹理容易发生破坏,产生碎集料粉末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支架、温度箱、中心轴、粗调旋钮、微调旋钮、上试件安装套和下试件安装套,中心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中心轴上由上至下依次旋装有粗调旋钮和微调旋钮,粗调旋钮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圆环,粗调旋钮的下端设有第二限位圆环,微调旋钮的上端设有第三限位圆环,微调旋钮的下端设有第四限位圆环,中心轴的下端设有上试件安装套,上试件安装套的正下方设有下试件安装套,下试件安装套内部的下端设有弹簧。本发明用于夹心试件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3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5619.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沥青自愈合性能的测试和评价方法,本发明属于沥青材料性能检测领域,它为了解决目前沥青自愈合性能评价中缺乏有效、准确评价沥青材料自愈合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的问题。测试和评价方法:一、线性振幅扫描试验;二、(1)低应变时间扫描试验,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沥青试样施加应变幅值为εs的低应变时间扫描试验;(2)以动态剪切模量降低至|G*|D作为疲劳试验I的结束条件,进行疲劳试验I;(3)在间歇愈合期的初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分别进行低应变时间扫描试验;(4)疲劳试验II;三、计算表征沥青愈合性能的愈合指数。本发明提出的指标以沥青自愈合机理为基础,能够有效表征沥青自愈合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35849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1250137.7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模糊PID故障确定容错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模糊PID故障确定容错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处理航天器执行机构发生失效故障时在姿态稳定方面不够平滑,导致航天器执行任务完成率低,易出现错误的问题。过程为:一、基于动量轮仿真模型和动量轮故障模型建立姿态控制系统模型,对姿态控制系统模型中的观测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姿态控制系统模型的采样数据;二、基于KF的滤波方法对姿态控制系统模型的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得到去噪后的采样数据和滤波后的姿态控制系统模型;三、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对滤波后的姿态控制系统模型进行容错控制。本发明用于航天器故障诊断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74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28498.3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白福波
Abstract: 地下水土中的帷幕夹层与桩墙联体结构,它涉及一种地下室桩墙防水挡土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挡桩与外墙之间需开挖回填施工空间土体,工程进度缓慢造价高以及外墙面狭窄空间作业风险的问题,折算计入排桩外墙联体承载降低造价。纵向单排桩、外墙外侧面、底板与顶板之间镶嵌入带有保护层的防水膜,形成帷幕夹层与桩墙联体,夹层替代外墙面模板,基底垫层上面铺设防水膜,钢混底板的上面托承连接帷幕夹层作为模板浇筑钢混墙体;组件木方两端顶在纵向排桩每两根桩之间,并顶靠在桩身弧面处,纵向排桩、帷幕夹层、钢混外墙一体化并连接底板顶板构成地下空间。本发明用于地下水土中的地下室,市政工程中电缆管线、供水和供热管网、地下通道管廊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90515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16841.5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状记忆眼眶骨植入体及制备方法,所述形状记忆眼眶骨植入体由可降解的形状记忆聚氨酯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形状记忆眼眶骨植入体的临时形状为扁平状,所述形状记忆眼眶骨植入体的初始形状与眼眶骨的缺损处形状相匹配;所述形状记忆眼眶骨植入体适于在波长范围为510-535nm的光源照射下,自行从临时形状的扩张至所述初始形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形状记忆眼眶骨植入体具有形状记忆效应,植入前可通过赋形将眼眶骨植入体为扁平状,能够在植入时减少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并保证植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到达人体患处后,通过光驱动的作用,形状记忆眼眶骨植入体的形状可恢复至与缺损处形状相匹配的初始形状,达到填充眼眶骨缺损区域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3148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735454.6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鼓风滚筒式细集料筛分装置,它涉及物料筛分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振动筛筛分效率低,且噪音大,污染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筛分筒、风机、电机、过滤箱和传动机构,筛分筒水平设置,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筛分筒沿轴线方向回转,筛分筒的入口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筛分筒的出口端与过滤箱连接。本发明用于细集料筛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89868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259884.7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1/08
Abstract: 一种挠性卫星神经网络反步滑模姿态控制方法,涉及一种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帆板挠性振动和天线转动产生的扰动问题以及现有的姿态控制方法稳态精度与稳定度有待提高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根据航天器建立挠性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然后对模型公式进行处理;设计基于反步法的滑模姿态控制器: u = G - 1 { k 1 ( z 2 - c 1 z 1 ) + ηsgn ( σ ) + c 1 z · 1 + h [ σ + τsgn ( σ ) ] } ; 接着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η+hτ)sgn(σ);则设计控制器为 u = G - 1 [ k 1 ( z 2 - c 1 z 1 ) + c 1 z · 1 + hσ + W ^ T h ( x ) + ϵ ^ ] ; 最后得到完整的姿态控制器表示为 u = G - 1 [ k 1 ( z 2 - c 1 z 1 ) + c 1 z · 1 + hσ + W ^ T h ( x ) + ϵ ^ ] W ^ · = 1 γ σh ( x ) , ϵ ^ · = 1 γ c σ ; 按照以上过程分别设计三轴姿态控制器。本发明适用于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