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凝复合砂浆和纤维编织网的隧道早强快速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68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9411.2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快凝复合砂浆和纤维编织网的隧道早强快速加固方法,在隧道衬砌表面挂设纤维编织网,向纤维编织网喷射快凝复合砂浆,快凝复合砂浆迅速凝结在纤维编织网上形成厚度为1~2cm的加固薄层,纤维编织网位于加固薄层中间位置,通过快凝复合砂浆的迅速凝结,实现纤维编织网对隧道衬砌的早强加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保证加固层与衬砌结构的牢固粘结,在不采用额外锚固措施的条件下,有效防止界面破坏;实现隧道衬砌的迅速早强加固,可以有效应用于寒冷地区,施工便捷迅速,急剧地减小因隧道衬砌加固维修施工及加固层养护对交通的影响,具有有效提高隧道衬砌承载能力、控制裂缝扩展、改善裂缝形式、耐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状况动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238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10049714.0

    申请日:2009-04-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状况动态检测方法,包括构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检测指标数据库;为检测指标设置相应的标准值;根据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检测指标及其相应的标准值,建立动态检测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揭示各时段内隧道运营状况的安全性和畅通性,找出隧道运营安全状况的主要风险因子,并可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相关的资源、设备优化管理方案,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营。

    一种山岭钻爆隧道初次衬砌的力学响应监测设备安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2409764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1155503.3

    申请日:2020-06-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提供一种山岭钻爆隧道初次衬砌的力学响应监测设备安装机构。使用钻爆法开挖山岭隧道时,布置完成初衬所需的初衬钢筋网后,在初衬钢筋网指定位置绑扎一定大小封好盖板的预埋箱体,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将预埋箱体盖板打开,利用预埋箱体内腔设备底座安装监测设备,对初衬力学响应进行监测,保障施工安全。二衬施工之前将监测设备拆除并用混凝土将预埋箱体内腔空间填满,保证初衬结构的完整和安全。通过本申请,可以防止初衬的监测设备被爆破时飞溅的碎石砸伤损坏,能够在掌子面爆破后第一时间对隧道初衬进行高效、安全地监测。

    一种边坡无线倾角变形监测传感器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27155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347842.8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工程变形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边坡无线倾角变形监测传感器保护装置,包括边坡混凝土台基座、无线倾角传感器、保护罩和防雨棚。边坡混凝土台基座通过预埋钢筋固定于边坡处;无线倾角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于边坡混凝土台基座的顶面上;保护罩罩于无线倾角传感器上;防雨棚位于保护罩的上方。该边坡无线倾角变形监测传感器保护装置通过边坡混凝土台基座为无线倾角传感器提供安装平台,解决无线倾角传感器在边坡处的安装固定问题;通过保护罩和防雨棚对无线倾角传感器进行保护,避免在强降雨或者冰雹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导致的因滑坡落石损坏无线倾角传感器及传感器进水等问题。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单桩组合式基础

    公开(公告)号:CN214116682U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22611693.1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单桩组合式基础,包括钢管桩,以及设置在钢管桩下部位置的吸力筒结构,所述的钢管桩的外表面还设有若干竖向肋板,所述竖向肋板采用多层圆环板连接紧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吸力筒和单桩基础组合以提高单桩基础在深水海域的可靠性,该基础具有水平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一种多功能盾构隧道风险预警可视化演示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4098957U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20466755.6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盾构隧道风险预警可视化演示平台,包括盾构隧道管片、风险预警装置、试验机和底板,盾构隧道管片安装于试验机内部,试验机连接底板,风险预警装置连接盾构隧道管片,并固定在底板上,风险预警装置包括监测传感器、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电源模块、预警器和上位机,监测传感器分别连接盾构隧道管片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数据存储器、预警器和上位机,上位机连接数据存储器,电源模块分别连接监测传感器、微处理器、预警器和数据存储器,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电源模块和预警器分别固定在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盾构隧道受力变形试验和盾构隧道风险预警系统的演示,是一个多功能演示平台,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具有温度自补偿抗振动干扰的高精度MEMS无线倾角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03024766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60382.7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抗振动干扰的高精度MEMS无线倾角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充分结合微机械系统(MEMS)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两种技术,实现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和便于安装的优点。包括电源模块、稳压模块、MEMS倾角传感模块、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A/D转换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传感器完成温度补偿、滤波和抗干扰处理的功能,使其达到高精度的测量要求,并用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偏压连拱隧道的非对称WSS环向布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628228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20143834.7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偏压连拱隧道的非对称WSS环向布设系统,包括安装支架、测量单元和智能网关;测量单元的数量与安装支架的数量相匹配,每个测量单元内均设有能够对先行洞结构线性形变进行监测的WSS传感器;通过若干安装支架将若干测量单元环向间隔布设于连拱隧道先行洞的截面方向上,通过每个测量单元内的WSS传感器对先行洞结构线性形变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智能网关实时传输监测数据至后台管理系统。先行洞受到偏压影响时,位于偏压段的多个测量单元的监测数据会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后台管理依据监测数据能够得知先行洞出现偏压,并进行及时的预警,避免隧道施工出现安全问题。

    一种应用于隧道结构监测的低功耗无线倾角传感器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05249427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1005622.X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结构监测的低功耗无线倾角传感器(1)节点,包括倾角传感器(1);光继电器(2):与所述的倾角传感器(1)连接;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的光继电器(2)和倾角传感器(1);通信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天线(5)和ZigBee通信模块(4),所述的ZigBee通信模块(4)与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的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的倾角传感器(1)、光继电器(2)、ZigBee通信模块(4)和电源模块由设备壳体(8)封装,所述的天线(5)设置在所述的设备壳体(8)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更节能、更高效地应用于各类倾角监测环境。

    快速膨胀堵水封孔器
    10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742121Y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20090475.6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薛亚东 黄宏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膨胀堵水封孔器,主要包括压力熔片,丝扣,锥形帽头,水孔,膨胀药卷,内钢管,水孔,膨胀橡胶,卡环,外钢管等部分,其中,锥形帽头、内钢管和卡环通过丝扣进行连接,膨胀药卷缠绕在锥形帽头和卡环之间。外钢管通过丝扣与卡环连接,用于控制封孔器的位置。通过改变内钢管,可实现堵水和封孔两方面的作用。该装置通过药卷的水作用而膨胀与钻孔壁紧密接触,实现堵水和封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效果好、结构科学合理、操作简便和使用灵活广泛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