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2846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75511.9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洋多金属结核与含砷金矿共同利用的方法,利用大洋多金属结核与砷金矿中主要矿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混合酸浸处理以达到两种资源共同利用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二氧化锰被还原,释放出钴、镍、铜等离子;同时被砷黄铁矿包裹的超细微金颗粒暴露出来,提高后续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本发明还可以同时采用以微生物电化学方法处理含氰含重金属废水实现封闭循环。本发明工艺简单,提取率高,绿色环保,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33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29830.3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石煤镁化焙烧提钒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将石煤矿石脱碳后加入MgSO4细磨至-100目以下,进行流态化焙烧,焙烧样在一定温度下水浸后,得到含钒浸出液;水浸渣用硫酸浸出,浸渣水洗,将酸浸液及洗涤液混合后用于水浸中浸出焙烧渣,洗涤渣干燥并混入脱碳后的石煤矿石中进行磨矿。将已得含钒浸出液萃取除杂后加入NH4Cl溶液沉钒,沉淀煅烧即制得V2O5。本发明对含钒0.80%以上的石煤钒矿进行处理,所得浸出液中钒回收率达75%以上。该法在焙烧过程中有害气体排放少,水耗和酸耗少,生产成本低,固液均循环使用,应用潜力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钒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62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22869.3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从含V(Ⅳ)和Mn(Ⅱ)的溶液中异步萃取分离钒锰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溶液pH值,将含P507的有机相加入溶液中,萃取得到含V(Ⅳ)有机相和含Mn(Ⅱ)萃余液;2)将步骤1)所得含V(Ⅳ)有机相进行反萃,得到硫酸氧钒溶液;3)调节步骤1)所得的含Mn(Ⅱ)萃余液pH值,采用含P204的有机相进行萃取,萃取得到含Mn(Ⅱ)有机相;4)将步骤3)所得含Mn(Ⅱ)有机相进行反萃,得到硫酸锰溶液。本发明方法简单,工艺流程简洁,反应条件易于控制,适应性强,溶液中V(Ⅳ)与Mn(Ⅱ)萃取分离回收彻底,得到的硫酸氧钒溶液与硫酸锰溶液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347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710099722.7
申请日:2007-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对水体样品中生化需氧量(BOD)进行在线测定的装置及方法。该测定装置具有实时、在线连续测定功能,操作简单,连续工作时间长,并且其使用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本发明以上升流微生物燃料电池为核心,BOD样品直接或经稀释后进入微生物燃料电池,由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库仑产量与样品BOD含量呈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检测微生物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所得数据,得到样品中BOD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样品中的BOD浓度值小于临界值的贫养BOD浓度;测定及样品的BOD浓度高于临界值的富养BOD浓度测定,富养BOD浓度测定可以采用缓冲液稀释法或脉冲积分法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597915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3157177.8
申请日:2003-09-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发酵反应器领域,特别涉及模块化固态发酵反应器。模块化固态发酵反应器由一个或多个可独立操作的模块3,混合臂20及同心轴17组成;模块3由环形基盘2、圆柱形外壁1构成,基盘上有传输通道9和非传输通道10两套相互分离的管道系统,非传输管道10载有传热流体;传输通道9向模块3中运送水、营养物质、氧气、提取液等;同心轴17上安装有混合臂20,混合臂20在绕同心轴17旋转的过程中保持自转,混合物料。该反应器密闭操作,液体加料分布均匀,反应条件根据环境参数的变化精确控制,提供一种反应器内原位提取所需微生物产物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519308A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03100890.9
申请日:2003-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发酵反应器领域,特别涉及多功能固态发酵反应器。多功能固态发酵反应器的结构包括主发酵罐、转动支架、物料输入输出装置、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圆柱形主发酵罐1的一端有一固定中心轴32,所述的固定中心轴32被一环形法兰18固定在主发酵罐1上;主发酵罐1的另一端为一透明圆台形的圆台视窗33,圆台视窗33的一端与主发酵罐1连接,圆台视窗33的另一端为物料进出口6;固定中心轴32上安装有流体输入输出、各种控制系统及开有出气口;在该反应器中,可以完成微生物的发酵的所有操作。该反应器中的物料动态混合,不易板结,物料自动输入输出,反应器内的操作参数可以精确控制,并提高固态发酵的产量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7121570U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20947837.6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液、固三种状态物料的热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空间的上部设置螺旋热解管(2),所述炉体(1)内空间的下部设置分布板(3),在分布板(3)和螺旋热解管(2)之间设置搅拌打碎桨(4);分布板(3)下面为锥形风筒(7);锥形风筒(7)与鼓风机(8)连通,鼓风机(8)与换热器(9)连通,换热器(9)与引风机(10)连通,引风机(10)与出料循环管(5)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处理气体、液体、固体不同状态物料及其混合物,根据物料性能采取不同热解方式,热解效果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