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67857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474954.5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C22B11/04 , C22B1/02 , C22B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清洁回收含碳金矿中金、碳、硫和硅元素的方法,包括将氢氧化钠与含碳金矿充分混合造球,通过高温焙烧使硫化矿分解,碳被氧化,使包裹在硫化矿中及被碳吸附的金颗粒充分暴露,提高金的浸出率。生成的碳、硫氧化物可用于制备非氰浸出的稳定剂。焙烧渣进行高压高温水浸,生成硅酸钠,促进金颗粒暴露,提高后续浸金效率。滤渣由非氰试剂及稳定剂浸出金。本发明工艺简单,金回收率高,合理利用了原矿中的碳、硫、硅元素元素,且得到副产物硅酸钠,提高了综合效益,工艺绿色环保。金回收率达到90%以上,硅回收率99%以上,碳、硫回收率95%以上。此工艺应用前景广阔,资源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38444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710640884.0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液、固三种状态物料的热解系统及热解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空间的上部设置螺旋热解管(2),所述炉体(1)内空间的下部设置分布板(3),在分布板(3)和螺旋热解管(2)之间设置搅拌打碎桨(4);分布板(3)下面为锥形风筒(7);锥形风筒(7)与鼓风机(8)连通,鼓风机(8)与换热器(9)连通,换热器(9)与引风机(10)连通,引风机(10)与出料循环管(5)连通。本发明可处理气体、液体、固体不同状态物料及其混合物,根据物料性能采取不同热解方式,热解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16785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474954.5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清洁回收含碳金矿中金、碳、硫和硅元素的方法,包括将氢氧化钠与含碳金矿充分混合造球,通过高温焙烧使硫化矿分解,碳被氧化,使包裹在硫化矿中及被碳吸附的金颗粒充分暴露,提高金的浸出率。生成的碳、硫氧化物可用于制备非氰浸出的稳定剂。焙烧渣进行高压高温水浸,生成硅酸钠,促进金颗粒暴露,提高后续浸金效率。滤渣由非氰试剂及稳定剂浸出金。本发明工艺简单,金回收率高,合理利用了原矿中的碳、硫、硅元素元素,且得到副产物硅酸钠,提高了综合效益,工艺绿色环保。金回收率达到90%以上,硅回收率99%以上,碳、硫回收率95%以上。此工艺应用前景广阔,资源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38444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40884.0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53/00 , C02F1/02 , C10B47/24 , F23G7/06 , F23G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液、固三种状态物料的热解系统及热解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空间的上部设置螺旋热解管(2),所述炉体(1)内空间的下部设置分布板(3),在分布板(3)和螺旋热解管(2)之间设置搅拌打碎桨(4);分布板(3)下面为锥形风筒(7);锥形风筒(7)与鼓风机(8)连通,鼓风机(8)与换热器(9)连通,换热器(9)与引风机(10)连通,引风机(10)与出料循环管(5)连通。本发明可处理气体、液体、固体不同状态物料及其混合物,根据物料性能采取不同热解方式,热解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7121570U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20947837.6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液、固三种状态物料的热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空间的上部设置螺旋热解管(2),所述炉体(1)内空间的下部设置分布板(3),在分布板(3)和螺旋热解管(2)之间设置搅拌打碎桨(4);分布板(3)下面为锥形风筒(7);锥形风筒(7)与鼓风机(8)连通,鼓风机(8)与换热器(9)连通,换热器(9)与引风机(10)连通,引风机(10)与出料循环管(5)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处理气体、液体、固体不同状态物料及其混合物,根据物料性能采取不同热解方式,热解效果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