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焦耳热协同海水淡化结构、组件、系统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6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19507.5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光热焦耳热协同海水淡化结构、组件、系统及制作方法,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解决传统蒸发过程中因为不合理的结构配置导致的散热大、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海水淡化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吸收体、磁性材料层、能质交换通道及支撑体;磁性材料层通过外加磁场产生焦耳热,在光热和焦耳热的共同作用下,光吸收体表面的水加速蒸发,能质交换通道采用散热翅片状结构。本发明采用光热和焦耳热协同工作的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光热和焦耳热的协同或者间歇式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太阳能无法持续稳定供应问题,保持蒸发过程持续进行,缺水地区急需用水时也可以单独控制磁场发生器的输入功率,实现快速产淡水。

    一种甲醇制氢装置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39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12878.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甲醇制氢装置,属于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甲醇制氢装置,包括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雾化喷头、磁感应螺线圈和甲醇容器,所述甲醇容器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连通,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的底部并实现向上喷雾,所述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内的上半部分层叠设置有若干个筛网,每个筛网上均涂覆有催化剂浆料,干燥后,在每个筛网的下表面均电镀一层钴或镍,所述磁感应螺线圈缠绕设置在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上半部分的外周并与磁场发生器电连接,所述光学透明玻璃圆筒型密闭容器下半部分的外周涂覆有光热材料。本发明提高了甲醇制氢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丁胞结构脱氧脱碳剂及其制备和在生物质气化产氢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73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33574.1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气化催化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丁胞结构脱氧脱碳剂及其制备和在生物质气化产氢中的应用。采用金属M源、金属N源进行凝胶化、氧化焙烧,并继续在含氢载气中进行焙烧处理,通过优化M/N的比例、焙烧阶段的含氢气氛分压、流量以及温度等参数的联合控制,能够意外地实现金属N在金属M的产氢优势晶面的内源生长与活性相脱溶,构建具有金属‑载体间强化学作用的丁胞结构脱氧脱碳剂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一种嵌入式丁胞结构脱氧脱碳剂应用于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反应,得到的氢气相对含量较高;与常规的复合金属催化剂相比载体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制作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基于SOFC-膜-电化学自给协同的多源二氧化碳分质捕集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728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29336.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捕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SOFC‑膜‑电化学自给协同的多源二氧化碳分质捕集方法,获得含二氧化碳且热值低于3MJ/Nm3的气体a,以及含碳可燃气且热值在3MJ/Nm3以上的气体b;将气体a进行电化学捕集处理;将气体b经SOFC发电,并将发电阶段产生的含二氧化碳阳极尾气进行膜分离处理,以及将所发电能用于电化学捕集处理阶段供电;收集电化学捕集阶段和膜分离阶段捕集的二氧化碳。本发明还包括实施所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工艺能够实现分质协同,能够改善二氧化碳的整体捕集能力,改善捕集二氧化碳的纯度,不仅如此,还能够实现能力的高效利用,实现处理阶段的电能的自给自足,显著降低处理成本。

    一种基于梯次动力电池的可再生锌电解方法及轻重质氧化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5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15246.4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梯次动力电池的可再生锌电解方法及轻重质氧化锌制备方法,属于储能领域。所述轻重质氧化锌制备方法为:利用焙烧灰和次氧化锌为原料通过加入盐酸和硫酸反应得到氯化锌和硫酸锌悬浮液;对悬浮液进行物理固液分离;除重金属离子得到氯化锌和硫酸锌清液;通过加入不同量的碳酸钠溶液得到碳酸锌和氢氧化锌;将碳酸锌和氢氧化锌干燥煅烧得到重质和轻质氧化锌。本发明利用焙烧灰和次氧化锌为原料,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利用不同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制备重质和轻质氧化锌,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

    一种醇类燃料裂解制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32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671353.9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段雄波 孙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醇类燃料裂解制氢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醇类燃料裂解制氢系统对发动机排气热量进行回收,具体步骤包括实时采集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参数和醇类燃料裂解制氢装置的工况判断参数;基于运行状态参数和工况判断参数判断发动机的工况状态;针对工况状态确定燃料供给单元对醇类燃料裂解制氢装置的燃料供给量;和/或,确定裂解气存储单元对醇类燃料裂解制氢装置中产生的裂解气的存储和/或释放。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能够基于对发动机工况状态的动态判断,结合判断结果实现对醇类燃料裂解制氢过程的动态控制,进而实现对发动机排气热量的阶梯利用。

    一种碳酸盐分解二氧化碳的高值化利用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95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87069.X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酸盐分解二氧化碳的高值化利用方法,包括:第一步,分解炉中碳酸盐高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烟气管道和高温风机,进入加氢反应器;第二步,高温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逆水气变换反应,并生产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第三步,水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后,采用费托合成技术将纯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进一步转化为醇类、醋酸类、油类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用于该方法的系统,包括炉膛、分解炉、高温风机、加氢反应器、冷凝器、电解水制氢设备、氢气输送风机、费托合成反应装置、再循环水泵和烟气管道;该系统可以实现消纳和储存可再生电力制氢。

    一种热化学CO2化学链转化的交互式双固定床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818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81350.2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转化与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热化学CO2化学链转化的交互式双固定床装置及工艺。本发明提供的交互式双固定床装置包括CO2化学链转化系统和循环热系统,其中,CO2化学链转化系统包括内置多层反应介质的第一固定床反应装置、内置多层反应介质的第二固定床反应装置,多层反应介质为蜂窝状固体载氧体颗粒。一方面通过对阀门的切向控制操作实现交替式CO2连续转化,装置简约,稳定性好,具有显著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高温生成物的热量,及放热反应生成热量回收循环利用,能量利用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