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元素共掺杂的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640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138248.4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元素共掺杂的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材料由磷酸锰锂和位于所述磷酸锰锂内部的碳层构成,其中所述磷酸锰锂中的锂、锰位被金属元素共掺杂,所述金属元素为非稀土金属元素。所述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第一碳层包覆的锂位掺杂磷酸锂;2)将步骤1)制备的第一碳层包覆的锂位掺杂磷酸锂制备成金属元素共掺杂的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第一碳层位于金属元素共掺杂的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内部。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好,且粒径小,颗粒大小均匀,比表面积大,结晶性高;本发明的方法绿色环保、过程易控、成本低。

    一种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63092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394666.8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1)对含锰反应混合物进行水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含锰化合物;(2)将含锰化合物、含磷锂盐与碳源在溶剂中混合得到反应前驱体,将所述反应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下煅烧,得到所述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以及含有此种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过程易控、成本低、产率高,实现了对磷酸锰锂形貌的有效控制;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形貌多样,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都很好。

    一种三维多孔磷酸锰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7482215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0650719.3

    申请日:2017-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多孔磷酸锰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以饱和盐溶液为模板,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磷酸锰锂。更具体的方法包括:1)向饱和盐溶液中加入锂源、磷酸铵盐和/或磷酸、锰源及可选的碳源;2)采用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干燥;(3)对得到的粉状固体在保护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清洗,得到磷酸锰锂。本发明的方法新颖,为磷酸锰锂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相比于已有制备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原料廉价等优点,且得到的磷酸锰锂产品具有三维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以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电池中,能够提高电子电导率,提升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Ag支撑准三维结构嵌入式柔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925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972399.2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支撑准三维结构嵌入式柔性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法,通过电沉积时间、次数的的控制,形成单层及多层的Ag/Ni3S2结构,使其产生所需的催化效果、比表面积、电容量。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出的材料具有多孔孔道,比表面积大,形貌新颖,通过正负电压的调节,可制备出具有不同纳米尺度及形貌、催化性能各异的催化材料,所制备的具有准三维尺度超结构链接的催化材料,并且电极选用可折叠多次的碳布,可推广为柔性可穿戴电极材料,并广泛应用于能源转化与存储、催化等领域。

    一种硫自掺杂硬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6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62533.3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自掺杂硬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低阶煤粉化,制备出碳材料,引入KOH活化,考察引入不同质量的KOH对其制备出的碳材料的形貌与孔结构等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制备出高比容量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解决了传统碳材料制备过程复杂耗时,成本昂贵,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碱活化扩大生物炭孔径,提高离子传输率,增大比容量,硫元素原位自掺杂于材料的表面和碳基体中,增加生物炭表面官能团,进一步扩大比容量,弥补了生物质炭材料不利用离子的传输的缺陷,制得的超级电容器比容量小的缺陷,通过使用这些碳材料作为电极,构建了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高比电容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生物遗态结构SbC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771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62744.7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遗态结构SbC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分心木进行酸液浸泡,得到保留了原材料结构的生物遗态碳,再通过对生物遗态碳复合方法制备出SbC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碳复合提高了Sb的电子导电性;2、较大的孔道将会为K+的移动提供更为快速的扩散通道,而不同孔道之间所存在的胞状薄壁结构则可缩短K+在SbC复合材料内的传输距离,从而提高其离子导电性;3、众多的微小孔道也可让材料的比表面积得到提高,随着其比表面积的提高,其电池的比容量也会随之增加;4、通过KOH活化亦可控调节生物遗态碳中的孔道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