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058089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24579.X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原水输入端依次连接的预沉浓缩回用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清水池出水端经二级泵房连接至市政管网,预沉浓缩回用池的排泥端连接至平衡池,平衡池的出泥端连接至脱水机房,脱水机房的滤液端连接至浓缩质能转化池。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排泥水处理工艺和净水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将生产废水浓缩和脱水工艺中易于超标排放的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用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二次处理,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出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进一步回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989971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24580.2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沉浓缩回用装置,包括池体和抽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池体内设置带配水孔的中心配水桶,所述中心配水桶与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连接,池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出水槽以及与出水槽相配合的堰板,出水槽通过出水管与后续沉淀池连接,池体内设置浓缩刮泥机,池体底部设置排泥斗,池体底部设置出砂管与排泥斗连接,抽泥泵房设置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连接管路与出砂管、进水管和排泥管连接。该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原水预沉处理和排泥水浓缩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和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202011816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20065360.1
申请日:2011-03-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有机物和金属微污染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输出端与曝气池的输入端连接,曝气池的输出端与生物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生物滤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接,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与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输入端连接,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输出端与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砂滤池的输出端与清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清水池的输出端通过送水泵房连接至配水管网。本实用新型将曝气池和生物滤池设于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后,提供生物处理所需溶解氧并减少污泥沉积对生物滤池运行的影响。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充分利用地形和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1109740Y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720076411.4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中式生物好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混合搅拌区还设有与浓缩排泥区连接的污泥提升机,主池体内设有与浓缩排泥区连接的污泥排放泵,主池体内还设有曝气管路。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通过管路紧密配合,比其它常用沉淀池和澄清池结构更合理,布水更均匀,实现完整的泥水体内循环。曝气系统为池内污泥微生物提供充足溶解氧以强化生物作用。池体内外多种药剂多点投加,进一步强化物理絮凝作用。提升搅拌机和污泥提升机受变频电机控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节,更能确保出水水质。底部刮泥机不仅可实现污泥集中,还可实现污泥浓缩,适宜在给水厂加强常规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701200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2789033.6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消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UV‑LED消毒装置。该实用新型包含装置腔体、进水口、出水口、挡板、导流挡板和UV‑LED光源组件;装置腔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装置腔体内部设置有挡板,将装置内部分为4个串联流道;装置腔体内部设置有导流挡板;装置腔体内部设置有UV‑LED光源组件,在装置腔体内部,沿水流方向布置多个UV‑LED光源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不同水质和规模的水处理消毒,可以对水进行充分杀菌消毒,结构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消毒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11735598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1835157.0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结构。包含有,取水前池;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后端的出水后池;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泵房室;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下层重力流道;以及,布置于所述取水前池与所述出水后池间的上层消能流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高构筑物之间的合理布置和流程设计,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上实现多个工艺流程集成布置,能够实现水利与市政取水相结合,流程顺畅、管理十分便捷,适应近远期的功能衔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45937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21423814.1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0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来水厂的回用水组合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之间设置有多个斜板浓缩单元、紫外照射单元和光伏发电装置;多个斜板浓缩单元均设有互相连通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该进水端与进水系统相连通,每个斜板浓缩单元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斜板浓缩单元的出水口与紫外照射单元相连,光伏发电装置设置于斜板浓缩单元和紫外照射单元上部并为斜板浓缩单元和紫外照射单元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回用水进行高效固液分离,并降低水质中耐氯微生物富集的风险,有效改善回用水水质,同时工艺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和维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475320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101646.3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地下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人行道高度高于车行道道路,所述管廊的通风设施位于所述高于车行道道路的至少部分人行道的下方,通风设施的通风口低于人行道、高出车行道,管廊吊装口顶与人行道地面齐平,管廊引出口顶与人行道地面齐平。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管廊附属构筑物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优化现有管廊通风口出风对来往行人的影响,着重体现现代化综合管廊的环境友好,与人和谐。
-
公开(公告)号:CN204590118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170621.4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F3/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边缘表冲功能的冲吸泥机,其包含:若干水泵,其分别设在所述的导杆机构上,其进口对准淤泥;若干岀泥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各个水泵的出口;若干反冲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每根岀泥管路的出口,其出口分别对应设在所述的各个刮板前端;若干排泥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每根岀泥管路的出口;一对边缘表冲机构,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位于冲吸泥机两侧的岀泥管路的出口,其出口分别对准过水通道两侧的水面。其优点是:利用过水通道内的原水解决水面漂浮物和池底淤泥问题,达到了节水节能、简化管理、确保原水水质稳定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513453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543906.9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废水质能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浓缩脱水装置,所述污泥浓缩脱水装置的后端还设有浓缩质能转化池。滤池反冲洗废水预浓缩后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泥池、浓缩池、平衡池、脱水机房,浓缩池的上清液出口、平衡池的应急排泥出口和脱水机房的滤液出口与浓缩质能转化池的输入端连接,浓缩质能转化池的滤出液端则与原水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污泥浓缩脱水装置与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组合,实现生产排泥水浓缩脱水、处理装置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的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