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92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546385.7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41A21/36
Abstract: 发明提供公开了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底座、交指流道系统、活塞组件和复位组件;内筒位于外筒内部,其上端连接在外筒的封闭端上,下端连接在底座上;交指流道系统包括多个外磁靴和多个内磁靴;当励磁线圈通励磁电流时,在内磁靴以及外磁靴之间形成均匀磁场;复位组件包括托板、外壳和复位弹簧;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本发明能够根据流通槽的结合参数设计降低小口径速射火炮的最大后坐力,能够通过交指流道设计,实现在后坐运动速度开始下降后维持更大的后坐力,确保后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89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18795.8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165 , B29C64/209 , B33Y3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柔性压力感知器件3D打印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安装于同一工作平台上的基体喷头、导电颗粒喷头和柔性电极喷头,所述基体喷头和导电颗粒喷头分别用于喷涂基体材料和导电颗粒混合形成复合高分子材料,所述柔性电极喷头用于喷涂电极材料以形成电极及导线,所述基体喷头、导电颗粒喷头和柔性电极喷头可被驱动转换喷涂方位。本发明可以直接打印出微型化、可拉伸、可弯折、灵敏度和工作范围可控的分布式柔性压力感知器件,可对感知器件的面积和形状可提供个性化定制,以满足多维柔性触觉传感对平面、曲面、不规则面的压力进行多点监测的需求,且符合可穿戴设备对轻质,小型化的发展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22940.3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多级激励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阻尼器包括底座、内筒、外筒、导向密封组件、活塞组件和磁路组件。所述外筒的两端敞口分别采用导向密封组件和底座封堵。所述内筒同轴设置于外筒内。所述内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流道腔。所述磁路组件布置在流道腔中。当给线圈通电时,与线圈相邻的流通通道Ⅰ转变为主动流动间隙。所述(N‑1)个线圈正极从底座独立引出。所述(N‑1)个线圈共用负极。所述(N‑1)个线圈的负极并联连接后从底座引出。恒压源对线圈进行激励。该阻尼器大幅扩展磁流变阻尼器的可控阻尼力范围。通过调控施加磁场控制主动流动间隙数量的方式来控制阻尼力的大小,实现不同的阻尼力控制范围的组合。
-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45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543631.3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侧偏平行板间空间位移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在空气弹簧的下盖板上安装三个拉绳位移传感器;2)在三个拉绳位移传感器中分别拉出一根拉绳,固定在空气弹簧的上盖板上;3)对空气弹簧施加侧向力,使上盖板相对下盖板侧偏;4)通过计算机构建空气弹簧的仿真模型;5)计算上盖板的形心空间坐标;6)根据上盖板的形心空间坐标,计算出上盖板的偏移角度和偏移距离;本发明基于拉绳式位移传感原理,实现了空气弹簧等具有较大侧偏位移条件下的轴向位移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52010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655923.4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薄膜、超疏水薄膜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超疏水薄膜包括具有抗拉能力的柔性基带和设置在所述基带表面的磁性颗粒;所述基带表面设有热塑性材料层,并通过该热塑性材料层将所述磁性颗粒固化在基带表面;其生产方法包括:a.将表面具有热塑性材料层的基带的热塑性材料加热融化;b.将磁性颗粒悬浮液与固化剂混合后喷涂或涂覆在已融化的热塑性材料层上;c.对喷涂有磁性颗粒悬浮液与固化剂的所述热塑性材料层加热使其半固化;d.利用磁场作用使磁性颗粒彼此连接形成链状结构使基带形成超疏水表面;其生产设备包括热熔室、喷涂室、半固化室、励磁固化室和冷却室,本发明能够自动化、连续性生产超疏水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561180.9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单元、串接式条带状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触觉分布监测的方法;其中,传感器单元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多个传感元;所述传感元呈串接式条带结构,并通过共用的信号基线连接于信号处理单元;其中,串接式条带状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总信号处理器和所述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单元;所述柔性触觉传感器单元呈串接式条带结构;其中,触觉分布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监测对象的表面几何形状构建出监测对象表面位置坐标系;s2.将所述串接式条带状柔性触觉传感器紧密连续地缠绕粘结在被测物表面,并建立起监测对象表面位置坐标系与串接式条带状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传感元分布的映射以实现曲面表面触觉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72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10672675.9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半主动隔振/减振平台的分组控制方法:S1.将隔/减振平台均分为多个振动控制区域,并在每个控制区域内分别设置主动/半主动隔/减振器组;S2.利用传感器采集各所述控制区域的振动强度,并确定最大振动强度所在的控制区域;S3.确定其他控制区域的振动强度与所述最大振动强度的关系;S4.确定所述最大振动强度所在控制区域隔/减振器组所需的输入量;S5.根据其他控制区域振动强度与最大振动强度的关系,确定其他控制区域隔/减振器组所需的输入量;S6.对各控制区域隔/减振器组施加相应的输入量,使隔/减振器产生相应的作用力;本发明的分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振动强度的大小,快速有效地对各个区域的隔/减振器组施加合适的输入量,实现对仪器设备隔/减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7087.3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在线监测的抗沉降磁流变阻尼器,主要包括抗沉降磁流变阻尼器、超声波换能器和处理电路。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工作缸。当磁流变阻尼器处于静置状态时,磁流变液发生沉降,所述处理电路通过线束不断获取超声波换能器的接收电压Ex,并计算得到t时刻因沉降导致的浓度变化ax,当达到设定阈值k时,向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发送电激励信号,驱动电机在磁流变阻尼器内组织流动循环,进行磁流变液分散。本发明针对竖向使用的磁流变阻尼器,基于超声波在悬浮液中的传播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在线监测的抗沉降磁流变阻尼器,可以实现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液的自主调控和抗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09611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367739.0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置双通道双筒抗沉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筒、内筒、导向密封组件、磁路组件以及活塞组件。本发明能够对内、外阻尼通道实现分别控制,提供压缩与复原行程独立的阻尼特性,也可以通过对双励磁线圈同时控制实现更大的阻尼力;基于双阻尼器通道独立控制实现的独立阻尼特性,可以实现无障碍容积补偿,避免产生示功特性畸变;可以形成磁流变液的全流通流动,对沉降后的磁流变液形成强烈的再分散效果,使器件更好的适应可能的长期静置工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