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异种铝合金焊接方法及焊丝

    公开(公告)号:CN117620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07535.8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用铝合金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船舶用异种铝合金焊接方法及焊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待焊6系铝合金板和5系铝合金板并固定,两者之间形成一条焊缝;步骤2:通过MIG双面焊焊接方式对焊缝进行焊接,先在正面进行MIG焊,焊接电流为110A~120A,焊接电压为16V~18V;再在反面进行MIG焊,焊接电流为145A~165A,焊接电压为18.5V~20.5V;其中,焊接位置为平位置,坡口采用单边14°~16°对称V型坡口,坡口底部间隙宽度为0mm~2mm。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异种铝合金焊接,焊缝表面成型均匀,无裂纹、未熔合等显著表面缺陷,比传统焊接方法的焊后气孔少,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高,能达到船舶的特殊用途要求。

    一种2系铝合金薄壁型材加工件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04130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397649.0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制备领域,涉及一种2系铝合金薄壁型材加工件的生产工艺,该加工件为薄壁型材,包括以下步骤:铝合金按照一定质量百分比配料;将配置好的铝合金进行熔炼,去气去渣彻底,并铸造出成分、组织合格的铝合金铸锭;将铝合金铸锭以9/1的挤压比进行挤压,得到铝合金薄壁型材;将铝合金薄壁型材进行固溶处理,先将固溶温度自由升温至485℃保温3h,后再以10℃/h的升温速度升至505℃,保温15‑18min,固溶后的铝合金薄壁型材采用混合液进行淬火;本发明采取相对更高温度的强化固溶,对材料的性能更有利,并可使第二相尺寸和数量大幅度减少,组织更均匀,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7系铝合金型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313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1372829.3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7系铝合金型材及其制造方法,由以下元素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Si≤0.5%,Fe≤0.5%,Cu:1.0~3.0%,Mn≤0.3%,Mg:1.5~4.5%,Cr≤0.3%,Zn:7.0~12.0%,Zr:0.05~0.3%,Ti:0.005~0.5%,其余单个杂质含量≤0.05%,杂质合计≤0.15%,余量为Al,其制备方法可不经过离线固溶过程直接进行人工时效,产品性能同样能够满足需求,可以生产出具有优异强度及延展的7系铝合金结构型材材,既提高效率又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轨道车体用铝合金薄板的搅拌摩擦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266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640607.4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焊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轨道车体用铝合金薄板的搅拌摩擦焊接方法,6系铝合金型材原料成分按照如下重量份数比配制:Mg 0.70~1.50%、Si 0.70~1.50%、Sn 0.05~0.10%、Fe 0.50~1.0%、Mn 0.20~0.50%,其余单个杂质≤0.05%,杂质合计≤0.15%,余量Al,焊接过程中搅拌针轴肩的直径与搅拌针的直径之比为2~3∶1,搅拌针轴肩的表面具有朝向搅拌针的凹槽,凹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搅拌针的半径为待焊接铝合金板材的1~3倍,通常控制铝合金型材的成分,焊接参数等,可以大大提高焊缝处的R值,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轨道车体表面的机械强度。

    一种超高强7055铝合金型材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60427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04787.9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热挤压领域,涉及一种超高强7055铝合金型材生产工艺,通过挤压模具的改进,将工作带尺寸由原长度18~28mm缩短至13~25mm,挤压突破压力由25bar降到19bar,挤压工艺中超高强7055合金工型材挤压模具加热温度维持在450℃±10℃,保温5小时保持不变,挤压筒加热温度由420±10℃下降到410℃±10℃,铸棒加热温度由420±10℃下降到390℃±10℃,最终将工型材挤压效率由0.3~0.5m/min提高到0.7~0.8m/min,通过挤压机合理选择,挤压模具及挤压工艺优化设计等,最终实现达到美国标准要求型材产品,替代国外进口。

    一种小型铝合金熔炼除气除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3523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54250.9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26 C22B9/05 C22B21/066 C2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铝合金熔炼除气除杂装置,属于实验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工作舱;还包括搅拌机构,安装在箱体上,由驱动装置、转子、转轴和外管组成,用于对工作舱内铝液中的气泡实施破碎;还包括在工作舱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搅拌机构相互间隔设置的多块矮隔板和高隔板,使工作舱内铝液沿其长度方向实现曲折式上下流动。本发明装置能够提高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除气、除杂的效果,并解决了实验室人工除气的缺陷,提高了实验效率且携带方便。

    避免6061铝合金棒材粗晶环形成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25619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61771.4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6061铝合金棒材粗晶环形成的工艺,属于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包括合金成分优化、铸棒加热、挤压工艺、在线淬火、拉伸矫直及人工时效,合金成分优化后的化学成分:Si:0.60%-0.65%,Fe:0.20%,Cu:0.19%-0.24%,Mn:0.05%-0.10%,Mg:0.90%-0.95%,Cr:0.25%-0.30%,Zn:0.15%,Ti:0.10%,其他:合计0.15%,Al:余量,所述挤压工艺采用双孔模具挤压。本发明可使挤压的铝合金产品无粗晶环组织缺陷,大幅提高了材料的力学、疲劳等物理性能,提高了材料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降低了材料的使用风险。

    7系铝合金大型挤压模具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5686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18514.1

    申请日:201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系铝合金大型挤压模具,属于大型挤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下模、对所述上模、下模进行限位的定位销和进行联结固定的螺钉,所述上模设置有分流桥、分流孔和模芯,下模设置有焊合室、模孔型腔、工作带和空刀,所述分流桥设置有桥墩,所述焊合室设置为蝶形形腔,所述工作带设置有冷却装置。通过分流桥两端添置桥墩,有效解决因分流桥强度不足而引起断裂的问题;通过采用蝶形焊合室,减小挤压阻力,从而提高了挤压产品焊缝质量;通过在下模工作带处设置冷却装置,解决了模具热疲劳问题和挤压产品粗晶环问题,最终将7系铝合金大型挤压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到20~25吨/模,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种2系铝型材生产工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815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42799.7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系铝型材生产工艺,属于铝型材生产领域。包括配料、熔铸、挤压、淬火、时效和熔覆步骤;其中,按照以下合金组分及质量百分比配制合金原料,Mg:0.03~0.06%、Ti:0.15~0.2%、V:0.13~0.8%、Zr:0.1~0.2%、Cu:2.6~3.0%、Cr:0.12~0.16%、Si:0.12~0.15%、Ni:0.11~0.14%、Cd:0.10~0.12%、Sr:0.02~0.06%、La:0.10~0.14%、Ce:0.07~0.12%,Al:余量,合理控制合金组分配比,为制品高性能奠定基础;分两次进行淬火处理,第一次:将铝型材降温至320~340℃,降温速度为40~60℃/min,防止晶粒分布不均;第二次:降温至常温,降温速度为10~15℃/min,减少合金内部的应力;熔覆后在铝型材表面形成涂层,涂层包含:30~35份TiC、15~20份NiO、15~20份TiO2,提高制品的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性。

    一种轨道车体的铝合金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662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222464.5

    申请日:2018-03-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焊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轨道车体的铝合金焊接方法,包括对待焊接铝合金型材的预处理、去除氧化膜、预热处理、焊接以及时效处理,其中采用摩擦搅拌焊的焊接方法将预热处理后的铝合金型材焊接在一起,6系铝合金的时效温度为280~320℃,时效时间小于5min,解决了采用普通的焊接方法焊接铝合金车体后,由于焊接处的原子结构发生物理变化使得焊接处受到压力时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