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6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201783.4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壳层和内部结构;所述壳层为炭,所述内部结构为负载Sn基量子点的碳层限域空间结构。所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Sn基量子点前驱体溶液;限域合成Sn基量子点‑石墨烯;炭包覆制备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限域合成、炭包覆和快速喷雾热解造粒相结合的方法,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可实现性,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本发明制得的负极材料兼具脱锂容量高,库伦效率大,循环寿命长和倍率性能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对负极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的要求。

    一种高性能低温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6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22856.X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低温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步骤为:①首先通过软模板法制备多孔碳材料;②采用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③将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在800‑1000℃下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碳包覆复合材料。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改性方法有:(1)表面包覆;(2)表面卤化;(3)元素掺杂等。本发明通过将碳前驱体在一定的碳化温度及惰性气氛下碳化处理,制得多孔炭材料,多孔结构有利于提高材料导电性,促进锂离子在材料中的扩散。通过改性手法制得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提高,这归结于改性后的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导电性好,具有比表而积小以及锂离子在其中扩散速度快等优点,适合做为低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无烟煤基微晶石墨提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582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1224741.7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无烟煤基微晶石墨提纯方法,包括:无烟煤基微晶石墨经过两段颚式破碎、一段反击式锤破、卧式搅拌磨‑干法旋风分级制备粒度小于10μm的超细粉体,同时采用两种抑制剂、自制乳化煤油捕收剂和2#油起泡剂,进行一次粗选和五次精选,以收集固定碳含量不低于90.0%的精矿作为浮选矿;在60~90℃的恒温水浴锅中,将浮选矿放入一种或多种酸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超声30~60min,混合物水洗至pH=7,再抽滤,110℃烘干2~5h,提纯后微晶石墨固定碳含量不低于99.0%。本发明制备的无烟煤基微晶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不低于400mAh/g,高于石墨的理论容量,循环100次后,可逆容量保持率不低于90.0%,电性能比提纯前微晶石墨显著提高。

    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1599977.4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配比将石墨炔与C3N4前驱体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后,热处理形成复合产物;采用气相沉积的方法,将单质硫沉积在复合产物上,获得沉积产物;制备相应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将沉积产物分散于氧化石墨烯溶液,获得沉积产物氧化石墨烯乳液,烘干制备得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的石墨炔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C3N4具有优良的固硫性能,通过气相沉积获得纳米级硫颗粒,通过加入氧化石墨烯,并进行高温处理,原位并均匀的生成石墨烯,该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硫颗粒与C3N4、石墨炔、石墨烯结合紧密,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材料数据的管理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86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74441.X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材料数据的管理系统,包括:材料数据库和材料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述材料数据库用于通过实体‑属性‑值的模式存储材料相关数据;所述材料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材料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存储、编辑和导出应用的管理。本发明能够将材料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以及呈现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材料数据采集及整理的效率,促进材料数据资源的挖掘与共享,为材料基因工程的实施和应用大数据挖掘进行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提供助力。

    一种低结晶度水滑石合成及层间距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305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498621.X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结晶度水滑石合成及层间距的调控方法,以谷氨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和插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具有低结晶度的含有过渡金属的水滑石,并通过增加谷氨酸钠用量,实现水热反应过程中水滑石间距逐渐增大。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合成得到的经过层间距调控的低结晶度水滑石比电容在电流密度1A/g、5A/g、10A/g、20A/g时比传统小层间距高结晶度样品均提高800F/g以上,在电流密度1A/g比电容高达1944F/g,电流密度20A/g时高达1186F/g。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相比离子交换法、焙烧再水化法,具有工艺简单、功耗低、绿色环保,可以大幅度提高水滑石电极的电容性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低结晶度水滑石合成及层间距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305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8621.X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结晶度水滑石合成及层间距的调控方法,以谷氨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和插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具有低结晶度的含有过渡金属的水滑石,并通过增加谷氨酸钠用量,实现水热反应过程中水滑石间距逐渐增大。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合成得到的经过层间距调控的低结晶度水滑石比电容在电流密度1A/g、5A/g、10A/g、20A/g时比传统小层间距高结晶度样品均提高800F/g以上,在电流密度1A/g比电容高达1944F/g,电流密度20A/g时高达1186F/g。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相比离子交换法、焙烧再水化法,具有工艺简单、功耗低、绿色环保,可以大幅度提高水滑石电极的电容性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多烯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210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599961.3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多烯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配置质量浓度为5~50%的氧化石墨溶液,超声剥离获得氧化石墨烯溶液,称取氧化石墨烯溶液质量5~50%的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分散于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并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质量0.05~5%的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获得均匀溶液,将其烘干处理后,再进行炭包覆,制得钠离子电池用多烯基复合负极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易推广,利用表面活性剂以及超声分散后自组装,有序程度高,通过添加石墨烯,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同时制备的材料比表面积小,首次库伦效率高,在高倍率下充放电性能好,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适于组装全电池,是一种理想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基于长方形子区的应变局部化带应变的光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4230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363658.2

    申请日:2017-05-22

    Abstract: 一种基于长方形子区的应变局部化带应变的光学测量方法,采集受载过程中物体一个表面的图像,获得图像上各测点的位移和应变;选择一条待测应变局部化带,在第一张图像上选定待测应变局部化带的测量区域,获得待测应变局部化带的倾角;在其他各张图像上确定与测量区域有关的包含待测应变局部化带的区域,将测量区域和包含待测应变局部化带的区域旋转相同的角度,使该区域内的待测应变局部化带水平或垂直;布置测线和若干测点,设置长方形子区;获得当前坐标系下多条测线上的线应变、剪切应变分布规律,将当前坐标系下的应变转换为原坐标系下的应变。本发明对应变局部化带较窄和带内应变分布极不均匀的情形,可较好地测量带内应变场的时空分布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