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射线检测图像的焊缝区域识别及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4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6049.7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X射线检测图像的焊缝区域识别及提取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按焊缝区域的方向将焊缝图像分为横向、竖向、T型三类,然后将分类好的焊缝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将焊缝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并求出灰度图像的平均灰度值,根据平均灰度值的大小设定不同阈值的二值化处理后得到二值化图像,对二值图像所对应的像素矩阵进行等间隔的横向或竖向遍历,保留像素矩阵中灰度值变化的像素点坐标。对保留的像素点坐标进行三次筛选,将不符合焊缝区域形状和位置特点的干扰区域的边缘坐标剔除,保留下来的像素点坐标作为是判断焊缝区域边缘的像素点坐标,根据筛选完成后的像素点坐标确定焊缝的边缘并将焊缝区域从焊缝图像中精准的提取出来。

    一种基于本体模型的材料数据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41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61951.5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本体模型的材料数据管理方法,包括:通过对材料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建立材料数据领域本体模型管理材料数据,通过生成材料管理系统实施本体模型,最后通过科研人员使用系统过程判断本体构建的优劣。本发明充分展现了材料数据类之间的关系,为用户展现了所录入材料类体系,有利于对整体结构的把握,键值对的录入方式非常适合非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两者共同配合,相辅相成,提高了管理系统的效率。本发明所提供的材料数据管理方法,帮助材料科研人员简单、便捷、高效的开发材料数据领域本体模型,更好的依据本体模型管理材料数据,为材料数据挖掘提供高质量数据,促进了新材料的研发速度,助力材料基因工程发展。

    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6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1783.4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壳层和内部结构;所述壳层为炭,所述内部结构为负载Sn基量子点的碳层限域空间结构。所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Sn基量子点前驱体溶液;限域合成Sn基量子点‑石墨烯;炭包覆制备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限域合成、炭包覆和快速喷雾热解造粒相结合的方法,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可实现性,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本发明制得的负极材料兼具脱锂容量高,库伦效率大,循环寿命长和倍率性能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对负极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的要求。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366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1600664.6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配比,取单质硫在液相中进行球磨,形成硫纳米颗粒分散液;向分散液中加入偶联剂,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配制相应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将混合物与氧化石墨烯溶液按配比混合均匀后,烘干,制备得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在液相中进行高能球磨,将硫制备成硫纳米颗粒,且能够防止团聚现象,以获得分散均匀的硫纳米颗粒分散液,通过加入偶联剂,使得硫纳米颗粒带有官能团,便于与氧化石墨烯表面官能团结合,获得纳米硫和石墨烯均匀混合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硫颗粒与石墨烯结合紧密,导电性能优良。

    一种锂硫电池用多烯/S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3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1600685.8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锂硫电池用多烯/S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制备二维g‑C3N4溶液,将类石墨烯二维材料与表面活性剂分散于二维g‑C3N4溶液中,获得均匀溶液后烘干进行活化造孔处理,熔硫获得锂硫电池用多烯/S复合正极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极易推广,利用C3N4对多硫化物强吸附作用解决锂硫电池穿梭效应问题,并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中间产物多孔的多烯复合材料能够吸附几倍于多烯复合材料的硫,从而增大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是一种理想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一种低温动力电池用混合前驱体热解炭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6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599984.4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低温动力电池用混合前驱体热解炭负极材料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树脂溶于溶剂中制备树脂溶液,加入添加剂,搅拌均匀,获得搅拌产物,烘干处理后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产物进行热解后,将热解产物冷却后磨细过筛,制得低温动力电池用混合前驱体热解炭负极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采用原料为树脂等高分子类常见低成本材料,压实密度提高到1.5~2.0g/cm3,利于提高体积能量密度,制得材料比表面积控制在1~10m2/g,首次库伦效率超过79%,层间距>0.37nm,安全性能好,适于全电池产业化;并且压实密度高。

    一种低温动力电池煤基改性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00731.4

    申请日:2018-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H01M4/587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低温动力电池煤基改性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以煤为原料,粉碎后添加氧化插层剂,采用氧化插层法处理,层间距扩大到0.6~1.5nm,获得煤的插层溶液,洗涤至中性后得到煤的插层化合物溶液;向其中添加添加剂,超声分散均匀,烘干后预处理,将预处理产物热解后冷却,并磨细过325目筛,制得低温动力电池煤基改性炭负极材料。该方法设备常见、造价低,操作简单,采用煤原料成本相对较低,采用添加剂将比表面积控制在1~10m2/g,使材料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5~95%,层间距达到0.35~0.45nm,有利于低温锂离子扩散,能够在-70℃使用,同时在低温情况下不析锂,安全性能好。

    一种钠离子电池改性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7346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616693.7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针对目前尚无适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问题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改性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Hummer法制备膏状氧化石墨;再采用沥青、酚醛树脂或葡萄糖为炭前驱体包覆氧化石墨,最后将炭前驱体包覆的氧化石墨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炭化热处理。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等优点,所得到的改性石墨负极材料,碳层间距不小于0.35nm,炭包覆层的厚度为0.01‑1μm。

    一种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771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621891.2

    申请日:201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铝硅合金,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Si 9.0--10.0%,Zn 1.0-2.0%,Mg 0.8-1.5%,Cu 0.5-1.5,Ni 0.8-1.2%,Sr 0.04-0.06%,Re 0.2-0.4%,余量为Al,其室温的抗拉强度为323~328MPa,伸长率达到5.3~5.5%,在200℃的高温拉伸强度为285~291Mpa,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纯铝加热至750-800℃,按设定的合金成分加入中间合金进行熔炼,然后将精炼金属熔液浇注成铸坯,对铸坯进行固溶处理和淬火,得到铝硅合金。本发明通过合金化方法增加了合金中强化相的数量,并弥散均匀分布,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及耐热性能,本发明获得的铝合金铸造性能良好,无热烈倾向,气密性好,无气孔和缩孔倾向,强度、塑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