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反映电路与磁路特性的磁件仿真模型与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934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529078.8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反映电路与磁路特性的磁件仿真模型与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单个电感基本磁件单元仿真模型利用磁路—电路对偶变换对实际磁件进行建模。单个电感基本磁件单元仿真模型由理想变压器、电感、电阻、非线性受控电压源与电流源构成。利用理想变压器的一次侧模拟电路特性,二次侧模拟磁路特性,变压变比模拟电感器的匝数。变压器的二次侧并联三个支路,分别为线性电感元件支路、非线性受控电流源支路与非线性受控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线性电感元件支路模拟电感器的磁路欧姆定律;非线性受控电流源支路模拟基本磁化曲线;非线性受控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模拟磁滞特性。建模方法可集成于现有仿真软件中,扩展相应的仿真功能。

    一种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873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38158.2

    申请日:2015-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准确预测执行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后的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其包括如下步骤:以矿井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测试数据为训练样本,通过编制Matlab计算程序,实现了GA-SVM模型的建立与预测;本发明可用于上隅角处的瓦斯浓度预测。

    一种零纹波输出的高增益耦合电感Boost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4482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32117.9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零纹波输出的高增益耦合电感Boost变换器,该变换器包括输入电源、主开关管、第一耦合电感、第二耦合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第三续流二极管、非耦合电感以及输出电阻。本申请中输入电源、第一耦合电感以及第四电容共同对第三电容充电,提高了第三电容两端电压的电压等级,进而提高了输出电阻两端电压的电压等级,能够在提升变换器增益的同时,减少元器件的使用数量,减小变换器的整体体积,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且能够减小变换器中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从而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智能矿用煤层振动预测辨识仪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624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90840.7

    申请日:2013-03-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智能矿用煤层振动预测辨识仪及方法,属于矿井煤层振动灾害信息预警领域,该装置包括振动信号采集模块、振动传感器驱动模块、智能集成振动传感器和人机界面交互集成显示终端模块,还包括智能振动信号检测处理器、智能振动信号预警辨识处理器和智能数据处理软件模块;本发明借助振动信号检测技术、集成智能传感器技术、高阶次信号采集滤波处理技术、高集成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软件模型辨识技术等手段,将煤层振动信息作为灾害信息源,完成了从检测到处理再到预警辨识的过程。

    一种电气自动化实验用可循环利用的散热片

    公开(公告)号:CN11309716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4117.1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气自动化实验用可循环利用的散热片,包括散热片和凸块,所述散热片前端面设有晶闸管,所述散热片前端面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均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外侧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外侧均设有伸缩弹簧,所述散热片上方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前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卡板、螺纹轴和顶板,螺钉将晶闸管固定在散热片上,此时通过卡板滑动至散热片前侧,然后通过转动板的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使顶板紧紧与晶闸管紧密接触,使其晶闸管前后两侧分别与铝制的散热片和顶板接触,达到更好的散热目的,后侧设置的凸块,增大了散热片与空气接触面积,进而散热效果更好。

    一种电气自动化实验室用接线端子

    公开(公告)号:CN113067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44111.4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气自动化实验室用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本体和固定螺钉,所述接线端子本体上端面内部均螺旋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接线端子本体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前端面均开设有扣槽;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挡板、转轴和扭转弹簧,通过扣槽将挡板转动90°,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滑块滑出,滑块一侧紧紧与接线端子本体接触,进阻挡挡板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保证其连接线可以正常送入接线端子本体内部,方便其进行连接工作,通过推动滑块,挡板可以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遮挡住接线端子的开口,避免异物进入接线端子内部。

    同时反映电路与磁路特性的磁件仿真模型与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9348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29078.8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反映电路与磁路特性的磁件仿真模型与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单个电感基本磁件单元仿真模型利用磁路—电路对偶变换对实际磁件进行建模。单个电感基本磁件单元仿真模型由理想变压器、电感、电阻、非线性受控电压源与电流源构成。利用理想变压器的一次侧模拟电路特性,二次侧模拟磁路特性,变压变比模拟电感器的匝数。变压器的二次侧并联三个支路,分别为线性电感元件支路、非线性受控电流源支路与非线性受控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线性电感元件支路模拟电感器的磁路欧姆定律;非线性受控电流源支路模拟基本磁化曲线;非线性受控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模拟磁滞特性。建模方法可集成于现有仿真软件中,扩展相应的仿真功能。

    一种双磁芯的差共模集成EMI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4508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29079.2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磁芯的差共模集成EMI滤波器,由两个完全相同的闭合磁芯与四个线圈组成,两个磁芯相对层叠布置或水平布置,两个磁芯之间设置气隙。共模电感线圈共绕在两个磁芯上,差模电感线圈分别绕在两个磁芯上。磁芯为包括环形磁芯在内的所有形状的闭合磁芯。利用第一个差模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子与第一个共模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子连接和第二个差模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子与第二个共模电感线圈的异名端子连接实现双磁芯EMI滤波器的差模电感与共模电感的集成。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合理地选择线圈匝数与磁芯型号,集成的差模电感与共模电感的实现容易,可以获得良好的滤波效果,且能有效地减小滤波器的体积。

    一种直流变换器的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6402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38767.8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变换器的散热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变换器的散热装置,包括直流变换器本体、壳体和热交换组件,热交换组件用于直流变换器的散热,壳体设有一开口侧,直流变换器本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直流变换器的一端面与开口侧对应连接,热交换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壁,热交换组件内部设有流动的冷却介质。该直流变换器的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直流变换器的散热装置供冷效率低、无法拆卸清洗的问题。

    一种系统维修率确定及优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778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37802.4

    申请日:2015-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维修率确定及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解含有储备元件且元件失效率受工作环境影响时,为保证系统可用度而采取的维修率,将该系统使用动态故障树表示,使用空间故障树理论确定其元件失效率分布,进而确定元件维修率的分布;其包括如下步骤:子树求解,系统的求解,给定系统可用度后元件维修率分布确定,不同优化目标下维修率的确定;本发明可用于系统维修率确定及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