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铁路线桥梁承台基础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8751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844914.X

    申请日:2017-09-19

    Abstract: 一种跨铁路线桥梁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在承台基坑开挖前先构筑铁路路基防护结构,路基防护结构包括一组沿铁路线方向插入路基一侧地面中的地锚和一组插入路基另一侧地面中的钢板桩;钢板桩外露端由槽钢连成一体;对拉钢筋一端与地锚焊接,另一端沿铁路碎石道床面穿过铁路钢轨底部,按公式计算的张拉力张拉锚固在槽钢上;根据承台基坑挖掘过程中地锚焊接点、槽钢锚固点、钢板桩顶端水平位移及铁路钢轨标高监测结果调整基坑开挖方式;完成桥梁基础构筑后拆除路基防护结构。该施工方法可使路基稳定性不受桥梁基础施工影响;对拉钢筋按限定的张拉力张拉可达到最佳保护效果;防护结构施工工艺简单,钢板桩、对拉钢筋和钢垫板可重复利用,工程造价低。

    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动力扰动岩石蠕变试验机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3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007194.8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动力扰动岩石蠕变试验机及试验方法,试验机包括主体钢结构和蠕变测试装置,主体钢结构包括支撑柱,焊接于支撑柱底部的支撑底座和与支撑柱垂直铰接的主梁;支撑柱顶部垂直固定连接一方形连接杆,方形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一直管,直管可沿水平线旋转;直管上套设扰动套筒板;主梁可沿与支撑柱的垂直铰接处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主梁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有逐级加载托盘,逐级加载托盘上放置砝码,用于提供初始力矩;岩石蠕变试验机还包括固定承台,固定承台内设置有可沿固定承台内壁上下伸缩的活动承台;活动承台上部连接腐蚀槽,待测岩石试件放置于腐蚀槽内中心位置;腐蚀槽内还设有恒温加热器。

    一种跨铁路线桥梁承台基础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8751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44914.X

    申请日:2017-09-19

    Abstract: 一种跨铁路线桥梁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在承台基坑开挖前先构筑铁路路基防护结构,路基防护结构包括一组沿铁路线方向插入路基一侧地面中的地锚和一组插入路基另一侧地面中的钢板桩;钢板桩外露端由槽钢连成一体;对拉钢筋一端与地锚焊接,另一端沿铁路碎石道床面穿过铁路钢轨底部,按公式计算的张拉力张拉锚固在槽钢上;根据承台基坑挖掘过程中地锚焊接点、槽钢锚固点、钢板桩顶端水平位移及铁路钢轨标高监测结果调整基坑开挖方式;完成桥梁基础构筑后拆除路基防护结构。该施工方法可使路基稳定性不受桥梁基础施工影响;对拉钢筋按限定的张拉力张拉可达到最佳保护效果;防护结构施工工艺简单,钢板桩、对拉钢筋和钢垫板可重复利用,工程造价低。

    一种以预处理磷石膏为骨料的高性能巷道壁后充填层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4180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625818.9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型属于巷道壁后充填层及固废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预处理磷石膏为骨料的高性能巷道壁后充填层材料。该磷石膏壁后充填层材料以在温度为130℃,烘干8小时进行预处理后的磷石膏为骨料,添加矿渣,电石渣,以自来水搅拌,无任何其他添加剂。其壁后充填层材料所用骨料预处理后的磷石膏、矿渣、电石渣分别占比为总固体质量的65~75%、20~25%、5~10%。采用本配合比所制作的磷石膏壁后充填层可满足在巷道复合支护系统中壁后充填层的抗压强度要求、流动性要求、渗水性要求,且具有成本低廉、制作简便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工业固体废弃物磷石膏等其大量堆积的问题,释放土地资源压力,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泡沫混凝土防撞墙

    公开(公告)号:CN113880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36560.6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泡沫混凝土防撞墙,它具有充分利用泡沫混凝土强度较高,形变能力较强的优点,所述泡沫混凝土有以下原料组成60%~70%普通硅酸盐水泥,25%~40%粉煤灰,0.05%~0.15%碳纤维,40%~60%发泡剂。制备直径为5cm,高为10cm标准试件在28d标准养护后的弹性系数为k,通过胡克定律及动能定理推导泡沫混凝土防撞墙缓冲距离公式及防撞墙厚度d。施工方法为:对二次衬砌过程中距离底板55cm、105cm隧道壁处轴向每间隔0.5m设置一对预留螺栓,螺栓露出长度均为(d+3)cm,直径为2.5cm;预制泡沫混凝土防撞墙,每块长宽均为1m,厚度为d,距长宽边各25cm,预留直径为2.5cm的圆孔;装配预制泡沫混凝土防撞墙,紧密贴合拱壁并拧紧螺栓,施工完成。

    一种砂土颗粒梯度疲劳液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18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52191.0

    申请日:2018-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0

    Abstract: 一种砂土颗粒梯度疲劳液化实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砂土试样装载容器、水装载容器、溢流砂土收集容器、溢流水收集量杯、底座、振动台、过滤网、调节阀、流速表、流量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及透明毛细管。方法为:采样并测量物性指标,按粒径范围筛分试样,向砂土试样装载容器中装填试样,按相对密实度处理试样,测量初始孔隙比,将透明毛细管插入试样,开阀注水,观测并采集浸润线和饱水线,直到试样饱和并关阀,设定振动参数,启动振动台,以水砂混合物持续溢出作为液化开始标志,直到溢出结束及透明毛细管停止倾斜,关闭振动台,记录液化时长、沉降量及孔隙水压,烘干并称重溢出砂土,记录溢出水量,调整相对密实度和振动参数,实施对比实验。

    一种用于深部岩体工程阻热的复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42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80277.8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一种用于深部岩体工程阻热的复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复合支护结构包括锚索、锚杆及阻热层;锚索位于深部岩体工程顶部,锚杆对称分布在锚索两侧的深部岩体工程侧部;锚索与锚杆采用梅花型布置方式;深部岩体工程表面铺设有钢筋网,锚索与锚杆之间通过钢筋网连接;阻热层为泡沫混凝土阻热层。施工方法为:对深部岩体工程表面进行泡沫混凝土初喷,直到阻热层初喷厚度达到设定值;当初喷阻热层凝固后,先铺设钢筋网,再在深部岩体工程顶部完成锚索安装,同时在锚索两侧深部岩体工程侧部完成锚杆安装,最后将钢筋网与锚索和锚杆连接在一起;对深部岩体工程表面进行泡沫混凝土复喷,直到阻热层复喷厚度达到设定值,当复喷阻热层凝固后,施工结束。

    一种用于高含水率粉质土的疏干系统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439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652885.6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含水率粉质土的疏干系统的施工方法,属于高速公路填料疏干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用于高含水率粉质土的疏干系统,包括过滤排水装置、集水槽和降水场,所述过滤排水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真空泵、内侧管圈、外侧集水管圈和若干个滤水管;所述内侧管圈和外侧集水管圈均设置在集水槽的上方,所述内侧管圈与外侧集水管圈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接管连通,且每个第一连接管均设置有气水控制阀门;所述滤水管设置在所述降水场的底部,降水场内放置待疏干的高含水率粉质土。所述用于高含水率粉质土的疏干系统的施工方法,快速高效、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可循环使用。

    一种控制半堤半堑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锚索结构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29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810824506.2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一种控制半堤半堑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锚索结构和施工方法,属于半堤半堑路基施工和路基边坡防护领域,锚索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全长锚索、托板以及托板支架,锚索结构沿着路基基底方向向上均布排开;本发明方法可提高半堤半堑路基整体性,有效控制半堤半堑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在新填土体路堤侧张拉力严格按照限定的张拉力计算公式进行张拉,可使新填土侧路基整体性达到最佳,而且路基防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造价较低。

    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动力扰动岩石蠕变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350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1007194.8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动力扰动岩石蠕变试验方法,包括步骤:(1)调节活动承台的高度并将待测岩石试件放置于腐蚀槽中,待测岩石试件的上表面与主梁下表面接触,将待测岩石试件与应变采集器连接,在腐蚀槽中加入腐蚀溶液并通过恒温加热器控制腐蚀槽内的温度;(2)将砝码逐级加载于逐级加载托盘上,对岩石试件施压直至达到恒应力要求,岩石试件在恒应力、恒温度、腐蚀溶液的作用下发生分级加载蠕变;(3)进行不同恒应力条件下的扰动干扰测试;(4)采集岩石试件的水平和竖向应变数据,绘制出不同恒应力的不同动力扰动力下岩石试件的蠕变规律曲线图。本发明能够较真实地还原在自然环境下岩石的蠕变过程及受到动力扰动后的变形特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