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9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38754.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优良家系苗木快繁方法,属于杉木培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优良家系嫁接、(2)外植体消毒、(3)诱导培养、(4)增殖培养、(5)壮苗培养、(6)瓶外生根移苗等步骤,得到培育完成的杉木苗,解决了杉木组培苗遗传品质不稳定,初始芽诱导困难、易褐化、不生根的难题,同时把生根、炼苗及移栽的程序简单化,缩短培养周期,降低繁育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0441.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30 , A01G7/06 , A01G17/00 , A01G18/40 , A01G18/20 , A01N47/36 , A01N39/04 , A01N47/34 , A01N59/14 , A01N37/02 , A01N59/00 , A01N59/02 , A01P21/00 , A01P1/00 , A01P3/00 ,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优质板栗枝接嫁接成活率的育苗方法,属于板栗育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1)接穗采摘与贮藏:采集接穗,蜡封后窖藏待用;(2)砧木处理:对砧木施加复合菌肥;(3)嫁接:砧木预处理后刷涂处理剂A;将窖藏接穗嫁接于砧木上,然后用塑料膜包扎嫁接口;(4)嫁接口处理:3天后拆下塑料膜,于嫁接口涂覆处理剂B,然后用塑料膜再次包扎嫁接口,后续按照常规方法管护。通过改良嫁接方法,把控嫁接过程,降低伤流液、病原菌对嫁接成活率的不利影响,促进嫁接口愈合的同时,保障砧木对接穗的养分输送,从而提高板栗嫁接成活率,解决常规方法嫁接后板栗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加快板栗苗木繁育,促进板栗产业进一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86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0438754.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优良家系苗木快繁方法,属于杉木培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优良家系嫁接、(2)外植体消毒、(3)诱导培养、(4)增殖培养、(5)壮苗培养、(6)瓶外生根移苗等步骤,得到培育完成的杉木苗,解决了杉木组培苗遗传品质不稳定,初始芽诱导困难、易褐化、不生根的难题,同时把生根、炼苗及移栽的程序简单化,缩短培养周期,降低繁育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1881.9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短毛唇柱苣苔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的建立;幼芽诱导阶段;增殖培养阶段:壮苗生根阶段;练苗及移栽;移栽后的短毛唇柱苣苔的试管苗3~4厘米,温室保持15~25℃的温度、70%以上的湿度、78~80%的遮阴并通风,试管苗即可正常生长,种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3%以上;薄肥勤施加强病虫害管护,建立短毛唇柱苣苔的种苗的规模化组培快繁方法。通过本方法,可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系数,获得品相高度一致的种苗,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种植,此项技术可广泛用于其它唇柱苣苔属植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为其它珍稀植物的研究提供技术借鉴,在珍稀植物的保护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9519810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736282.6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B08B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椒种子专用清洗机,包括搅拌筒、导向框和安装板,所述搅拌筒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旋转管。本实用新型电机带动搅拌棒对花椒种子进行搅拌,移动管转动时可以产生离心力,同时旋转管也在离心力作用下对搅拌筒内壁进行挤压,从而旋转管能够对搅拌筒内壁上的种子进行挤压,且旋转管转动时可以使挤压杆对花椒种子进一步挤压,从而使花椒种子的坚硬外壳更加容易软化,从而能够更好的清洗掉花椒种子内部的油脂。
-
公开(公告)号:CN214593412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674886.3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无根组培苗移苗成活率的装置,涉及组培快繁技术领域,包括育苗框架、喷雾设备、可调循环加热设备和多个安装在育苗框架上的推拉育苗装置,育苗框架为多层结构,多个推拉育苗装置分别安装在育苗框架的每层上,多个推拉育苗装置的上方均交错安装有灯管和喷雾管。本实用新型直接将无根组培苗移入装有育苗基质的无纺布中,在装置中控制适宜无根组培苗温、湿度、光照,供给肥料,对无根组培苗同时生根、炼苗培养,待生根组培苗半木质化后,将无纺布同苗木一起移栽地里,缩短了组培快繁周期,移栽组培苗生根率高,苗木长势好,移栽成活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9352601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20736598.5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椒取苗器,包括取苗器主体、固定板和调节槽,所述取苗器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侧嵌合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相对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安装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移栽铲,电动机二运行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调节块在调节槽内侧移动带动移栽铲进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根据花椒苗木规格不同对取苗铲之间的距离进行快速调整,满足不同规格花椒苗的移栽需求,增大了取苗器的适用范围,保证了取苗器对花椒苗移栽过程中的夹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643123U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22091828.3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贵州省核桃研究所
IPC: B65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的野外病害标本收集袋,包括PE塑料,内槽,PE袋子和固定件;所述PE塑料为矩形板状结构,且PE塑料的侧边设有存储仓;所述内槽为矩形结构,且内槽通过均匀排列的方式安装在存储仓的内部;所述PE袋子的内侧由四个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且PE袋子的底部插入在内槽的内部;此处的PE袋子采用的是PE环保材料,具有卫生安全、环保等特点。此种收集袋便于放置,且在收集过程中不会产生丢失、损坏现象并且省时又省力,而且收集袋制作成本低,并可重复使用,值得大面积推广,而PE袋子前端的标签袋则是用来将书写的标签插入的,从将PE袋子中同种类型的病害标本进行标示,从而在取出PE袋子的时候,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病害标本类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