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安全辅助驾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0382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01302.4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车安全辅助驾驶方法及系统,其通过车辆行驶路段的路面信息、坡度信息和车速;在计算出车辆行驶一段距离结束时的制动信息,并与设定的安全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为安全驾驶路段;最后输出行车安全预警提示,并进行实时分享。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便捷性和可靠性高,当车主危险系数较高的特殊行驶路段行车时,通过实时分析判断出车辆行驶一段距离结束时的安全驾驶等级,让车主可以快速做出判断是继续行驶还是绕行,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同时,可以将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分享,便于其他出行车主规划行车路线,可以规避行车安全隐患,便于道路交通疏导,提高了车主门的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边坡安全稳定性等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97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20706.8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边坡安全稳定性等级评价方法,其根据边坡物质构成特点划分边坡类型,并鉴别出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影响因子,然后根据影响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及打分,再运用成熟的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进行自动计算,获取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分值,最后利用专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等级划分,本发明利用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进行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多影响因子评价,现场调查时只需探明影响因子、进行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顺序及对应打分,就可自动计算出边坡相应的安全稳定性等级,该方法可科学有效地提高边坡安全稳定性判断,准确度和效率高,大大提高边坡管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推广性高,实用性强。

    一种隧道施工围岩松动圈变形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3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638358.X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围岩松动圈变形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固连在隧道衬砌表面上的传感系统和采集传输系统;在隧道内设置多个检测断面,在每个检测断面上设置多件传感系统;并且相邻的多个检测断面之间至少设有一件与每件传感系统连接的采集传输系统;通过传感系统实时监测隧道施工围岩松动圈变形量并将监测数据发送至采集传输系统,并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进行不同等级预警。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便捷,成本低廉,能够排除隧道施工干扰,监测精度高、性能好,测量数据真实可靠,实现自动采集数据、自动报警并自动推送信息至后台,方便施工部门根据相应监测信息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大大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一种基于多通道探地雷达技术的路基病害检测车

    公开(公告)号:CN10950766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1423728.X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通道探地雷达技术的路基病害检测车,它包括车体(1),在车体(1)由前之后依次设有驾驶室(16)、操作室(17)及设备存储室(18),在车体(1)的尾部设有雷达天线拖挂装置(2),所述雷达天线拖挂装置(2)包括与车体(1)尾部拖车杠(29)相连的水平“T”形拖挂连接件(14),在“T”形拖挂连接件(14)左右两侧由前至后依次铰接有两个雷达天线小车(20),在左右并排的两个雷达天线小车(20)之间均设有“X”形铰接件(19),在前后并列的两个雷达天线小车(20)之间均设有铰接杆(15),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地安装和拆卸,具有较小的转弯半径、可扩展天线数量的雷达控制系统、较低的雷达天线离地距离。

    一种基于出浆管的冲击成孔钻孔泥浆隔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639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7709.9

    申请日:2014-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出浆管的冲击成孔钻孔泥浆隔离装置,在冲击成孔施工过程中,在钻孔距离孔底冲击钻头活动范围以上,设置一圆形钢板,钢板上部的孔内为粘性比较大和密度较大的泥浆,可以有效的保护孔壁,防治孔壁坍塌。而在钢板下部的孔内为粘性和密度较小的泥浆,在钻头再钢板下部的孔内冲击成孔时,可以减小泥浆阻力,提冲击成孔效率;在进浆口设置进浆管,使得清水在底部对泥浆形成向上的压力,提高泥浆的抽取效率,同时,避免也能在抽取泥浆时将清水也抽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