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域脉冲压缩和非线性传输线的高压脉冲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19966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61056.3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域脉冲压缩和非线性传输线的高压脉冲电源,包括初级高压电源段,还基于变阻抗线的脉冲压缩段和非线性传输线振荡器;基于变阻抗线的脉冲压缩段包括脉冲压缩段外导体和脉冲压缩段内导体;脉冲压缩段内导体包括第一渐缩段、第一均径段、第二均径段和第二渐缩段;非线性传输线振荡器包括振荡器外导体、振荡器内导体、第一磁芯和电螺线管。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时域脉冲压缩和非线性传输线的高压脉冲电源,理论上可以实现几十kV~数MV的高电压、脉冲前沿ns~ps量级,峰值功率MW~几十GW量级的电压脉冲。总体上,电源峰值功率提升可达5~6个数量级。该电源对于高能粒子束、空间定向能等领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种具有相位抑制功能的星载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190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161910.6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相位抑制功能的星载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在X、Y轴控制器基础上引入了耦合控制器,以位置矢量与速度矢量的夹角为控制对象,对X、Y轴控制器输出的跟踪角速度进行坐标旋转补偿,达到了抑制和差信号相对相位残差对跟踪影响的目的。该方法极大地抑制了和差信号相对相位残差对跟踪的影响,改善了自动跟踪系统的跟踪性能,提高了自动跟踪技术对使用环境的适应性。对高动态,大惯性跟踪系统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使用过程简便,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能够满足对地、星间等多种目标的跟踪使用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马尔可夫分析的天基直接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4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40931.4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分析的天基直接定位方法,本申请通过首先使用单颗卫星测向定位的粗估计结果得到基于马尔科夫链目标函数的待搜索区域,减少了搜索范围,降低计算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同时能够定位多个辐射源目标;动态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动态环境中目标位置的变化,提高无源定位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本申请有效利用隐藏于辐射源位置信息中的多普勒频率信息,考虑时空相关性,通过马尔可夫链的状态转移概率调整观测数据的权重,不仅避免了多普勒造成的定位误差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对高速机动目标的实时定位与跟踪能力。

    一种具有相位抑制功能的星载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190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61910.6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相位抑制功能的星载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在X、Y轴控制器基础上引入了耦合控制器,以位置矢量与速度矢量的夹角为控制对象,对X、Y轴控制器输出的跟踪角速度进行坐标旋转补偿,达到了抑制和差信号相对相位残差对跟踪影响的目的。该方法极大地抑制了和差信号相对相位残差对跟踪的影响,改善了自动跟踪系统的跟踪性能,提高了自动跟踪技术对使用环境的适应性。对高动态,大惯性跟踪系统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使用过程简便,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能够满足对地、星间等多种目标的跟踪使用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天基平台电子束发射角压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10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1039.X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天基平台电子束发射角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源、环行器、耦合波导和微波谐振腔;微波源用于产生预设功率和频率的微波;微波经环行器后进入耦合波导中,经耦合波导耦合至微波谐振腔产生TM01模式驻波电磁场;电子束沿微波谐振腔的中心轴注入微波谐振腔,在TM01模式驻波电磁场产生的径向力作用下,对电子束发射角进行压缩,输出压缩后的电子束。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天基平台电子束发射角压缩系统,可用于不同轨道环境、不同应用平台中需要对电子束进行发射角压缩的场景,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可调性强等优点,为空间电子束应用载荷奠定了基础,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

    一种带电粒子束流消色散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5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5634.7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电粒子束流消色散装置,包括设置在Oxz平面内的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沿着z轴由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一个水平极板单元和一个竖直极板单元;水平极板单元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下水平极板和上水平极板,下水平极板和上水平极板之间为第一空间,竖直极板单元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前竖直极板和后竖直极板,前竖直极板和后竖直极板之间为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在z轴方向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空间在z轴方向的中心轴线互相重合。本发明中的装置具有带电粒子束流二维偏转消色散的作用,且消耗的能源较少,不需要永磁铁组采用的复杂结构或电磁铁采用的特别复杂的绕线工艺,同时也无需外加机械动力机构,就可以实现二维空间内带电粒子的偏转扫描。

    一种电子示踪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4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52398.X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一种电子示踪系统,针对长距离电子传输过程中存在的电子轨迹丢失问题。通过搭建短距离真空靶道用于模拟电子在外磁场(地磁场)作用下的真空运动环境,靶道内部的靶面荧光位置通过照相机拍摄并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地磁场作用下电子轨迹的示踪。首先根据加速器出口电子能量计算其运动速度信息;然后利用磁强计测量当地的地磁场信息;随后根据坐标变换原理建立起参考坐标系和以外磁场矢量方向为坐标轴的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最后在新坐标系下计算外磁场对运动电子的影响,确定终点处靶电子的位置,并进行坐标变换获得参考坐标系下的靶电子位置,根据合适的靶电子位置可以确定真空靶道的长度与直径等关键指标。

    基于电极板的干扰磁场环境中带电粒子束流消除色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7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30096.2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极板的干扰磁场环境中带电粒子束流消除色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磁感应强度以及靶点位置;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的结果,得到不同能量带电粒子在电极板出口处的发射方向;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的结果,得到束流光学轴向和电场强度;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的结果,计算不同能量带电粒子在电极板出口处的能量和靶点位置#imgabs0#并更新,多次迭代更新后得到收敛解;步骤五,根据步骤四中的结果调节加速器姿态并设置电极板,实现带电粒子束流色散的消除。本发明的方法实用性强,可以应用在各种带电粒子的各式加速器装置中的最后一级,该方法可以有效消色散,提高带电粒子束流到靶精度和束流通量密度,提升束流辐照效果。

    一种束流控制的多层复合螺线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81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65202.3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束流控制的多层复合螺线管系统,包括在束流线上布置的多层管状磁铁,其中,多层管状磁铁包括管状磁体和与管状螺线管,管状磁体和与管状螺线管共同间层组成复合螺线管组。管状磁体可以为永磁体、电磁体和/或电磁铁,管状螺线管为电磁螺线管。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螺线管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扩束磁铁组保证调控灵活性的同时完成磁铁小型化设计技术问题以及扩束磁铁组在保证相同磁通量密度的同时兼顾重量和体积更小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