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54488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1027245.4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淤地坝拦淤量估算方法,属于数字地形分析领域。所述发明将获取到的GIS图像转化为栅格矩阵,根据栅格矩阵中的数据确定简易无拦截河网模型的位置数据以及淤地坝的位置数据,接着对淤地坝的位置数据进行修正,进而将淤地坝进行扩充得到扩充淤地坝,基于扩充淤地坝中坝点的流向得到扩充淤地坝的库容,结合库容最终得到扩充淤地坝的拦淤量。本发明通过对淤地坝进行扩充,得到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扩充淤地坝,避免GIS图像中淤地坝仅占有一个栅格会影响实际计算结果的情况,并且通过使用GIS图像中数据的方式进行拦淤量的计算,避免了淤积面坡度的大小与沟道比降、形状、淤积物颗粒径等因素的影响,保证了拦淤量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5448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27245.4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淤地坝拦淤量估算方法,属于数字地形分析领域。所述发明将获取到的GIS图像转化为栅格矩阵,根据栅格矩阵中的数据确定简易无拦截河网模型的位置数据以及淤地坝的位置数据,接着对淤地坝的位置数据进行修正,进而将淤地坝进行扩充得到扩充淤地坝,基于扩充淤地坝中坝点的流向得到扩充淤地坝的库容,结合库容最终得到扩充淤地坝的拦淤量。本发明通过对淤地坝进行扩充,得到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扩充淤地坝,避免GIS图像中淤地坝仅占有一个栅格会影响实际计算结果的情况,并且通过使用GIS图像中数据的方式进行拦淤量的计算,避免了淤积面坡度的大小与沟道比降、形状、淤积物颗粒径等因素的影响,保证了拦淤量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91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1365426.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SRTM的坡长提取方法,通过建立地理坐标下栅格模型,从该模型中直接推导出SRTM栅格边长的计算方式。计算坡长时考虑坡度截断、河网截断影响,使结果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最后使用正反遍历计算SRTM的累计坡长。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不再经过投影坐标变换,从而提高坡长的提取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原始数据的精度不下降,坡长提取结果相对精确,坡长结果与现有的DEM计算结果对比显示,坡长差值范围集中,具有规律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7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36530.0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RTM数据的坡度提取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读取数据;步骤二,无值点和洼地填充;步骤三,遍历二维数组,计算坡度值:对经过无值点和洼地填充的SRTM高程数据遍历二维数组,根据最陡坡降法确定坡度值:周围某个栅格与当前栅格所成角度angle=deg·arctan((DC-DO)/CellStep);将周围8个栅格计算出的angle最大值确定为当前栅格的坡度值。本发明的方法直接对原始的SRTM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坡度值,这样提取坡度的效率更高。将计算得到的坡度结果进行投影转换,与平面坐标下的DEM数据得到的坡度结果99%以上误差在0.5°以内,本算法计算结果可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65426.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SRTM的坡长提取方法,通过建立地理坐标下栅格模型,从该模型中直接推导出SRTM栅格边长的计算方式。计算坡长时考虑坡度截断、河网截断影响,使结果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最后使用正反遍历计算SRTM的累计坡长。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不再经过投影坐标变换,从而提高坡长的提取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原始数据的精度不下降,坡长提取结果相对精确,坡长结果与现有的DEM计算结果对比显示,坡长差值范围集中,具有规律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9328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32353.X
申请日:2013-06-0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流域或区域尺度上的流域土壤侵蚀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础数据的归约化,通过野外GPS测量、遥感数据、数字地形图构建侵蚀沟道图和数字高程数据;S2、侵蚀地形的表达,获取水文地貌关系正确的DEM;S3、侵蚀坡长单元的提取,根据获取的部分区域的数字高程数据,计算坡度和坡长,分割单元坡长;S4、侵蚀学中L因子和S因子的提取,根据提取的坡度和坡长计算出L因子和S因子;S5、算法推广及应用,设计相应算法。本发明创造性的将水流分配策略的思想应用到单元坡长的提取与计算中,将单元坡长视为基础计算单元,对坡长按照水流分配策略进行分配,计算坡长、坡度,进而提取L因子和S因子,使得能够方便快捷的应用到较大区域或流域范围进行因子提取,进而测定土壤侵蚀,测量精度大大提高,且易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4097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058769.9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方法,其具体过程为:把流域划分为若干栅格单元,作为计算单元;利用土壤侵蚀试验观测研究成果和认识,基于土壤侵蚀试验观测数据,提取关于土壤侵蚀的相关各因子;将上述各因子进行分析总结,建立侵蚀因子图集,完成对每个栅格单元土壤侵蚀量的估算;基于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分析,完成对流域土壤侵蚀状况的评价和分析。本发明考虑了土壤侵蚀及其因子的空间不均匀性,因而将坡面模型与GIS集成,完成每个单元的运算,并适当考虑了物质传输和迁移,完成了对土壤流失的分布计算,输出了土壤侵蚀图。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40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58767.X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土高原中尺度流域年侵蚀产沙模型计算方法,其具体过程为:把流域划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近似的代表一个坡面;利用坡面土壤侵蚀试验观测研究成果和认识,基于坡面土壤侵蚀试验观测数据,建立各因子与侵蚀量之间关系,即单元模型;用所述单元模型完成对每个单元侵蚀量的计算;利用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通过聚合运算,完成对流域土壤侵蚀总体状况的评价和分析。本发明充分利用了GIS空间分析功能,其输出的结果可以给出流域内各部位的侵蚀强度,因而既可满足沟道水利水保工程设计的要求,也可满足水土保持措施布设与规划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4097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58769.9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方法,其具体过程为:把流域划分为若干栅格单元,作为计算单元;利用土壤侵蚀试验观测研究成果和认识,基于土壤侵蚀试验观测数据,提取关于土壤侵蚀的相关各因子;将上述各因子进行分析总结,建立侵蚀因子图集,完成对每个栅格单元土壤侵蚀量的估算;基于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分析,完成对流域土壤侵蚀状况的评价和分析。本发明考虑了土壤侵蚀及其因子的空间不均匀性,因而将坡面模型与GIS集成,完成每个单元的运算,并适当考虑了物质传输和迁移,完成了对土壤流失的分布计算,输出了土壤侵蚀图。
-
公开(公告)号:CN1152398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511956.2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尺度地理坐标系栅格数据的LS因子提取方法,适用于地理坐标系栅格数据的LS因子提取方法设计和实现,能提升LS因子提取效率,并且设计的针对大尺度LS因子的计算流程,完善了大尺度LS因子提取的方式;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对基于高分辨率全球尺度SRTM1进行LS因子的提取与计算;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数据分块:步骤2、添加缓冲区并将栅格数据格式转化为ASCII数据:步骤3、带缓冲区数据的LS因子提取:步骤4、ASCII结果数据格式转化并提取不带缓冲区各LS因子数据:步骤5、数据融合提取所需尺度的地理坐标系栅格LS因子;将步骤4得到的LS因子数据通过Arcmap软件中的镶嵌工具融合即可得到所需尺度的地理坐标系下栅格LS因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