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4239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83368.9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增韧环氧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下述组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90-110、脂环族环氧树脂10-30、聚氨酯环氧树脂5-15、蒙脱土2-10、微米三氧化二铝300-400和酸酐固化剂20-60;本发明的环氧树脂组合物通过形成双酚A环氧脂树脂、环族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环氧树脂三元共混体系,有效的改善了单一组份环氧树脂的不足,得到力学强度、电学性能和耐热性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7555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157090.6
申请日:2012-05-22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83/10 , C08G59/40 , C08G59/20 , C08K3/36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合成无机纳米颗粒杂化的环氧基真空压力浸渍树脂的方法,其首先将不饱和有机羧酸配成溶液,加入到无机纳米前驱体与环氧基体树脂的混合溶液中,在20℃~60℃下反应,使无机纳米前驱体转化为无机纳米颗粒;然后,加入分子量调节剂和催化剂,在70~120℃下进行反应,使不饱和有机羧酸转变为中性的酯类化合物,待体系酸值小于10,停止反应,最后控制体系温度为30~60℃,加入环氧固化剂、助剂、稀释剂,稀释至25℃下旋转粘度为35~200mPa•s,搅拌均匀后,即得。本发明的环氧基真空压力浸渍树脂中无机纳米颗粒粒径小、尺寸均一稳定、完全单分散、储存期长,大大提高了树脂的介电性能、耐电晕性能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746630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8580.5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67/06 , C08K5/1515 , C08G63/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石油炼制副产物与可再生资源植物油制备资源节约型低温快速固化绝缘浸渍树脂的方法,浸渍树脂由固含量为65wt%~75wt%的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40~65份;固含量为75wt%~85wt%的丙烯酸改性环氧大豆油15~35份;活性稀释剂15~25份;高温引发剂0.5~2.0份;低温引发剂0.1~1.0份;阻聚剂0.01~0.06份组成。本发明浸渍树脂单组份储存,适用期长,可在80℃~100℃温度下固化,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22121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07599.4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13/04 , C08G73/0638 , C08G73/065 , C08K3/22 , C08K3/36 , C08K5/098 , C08K5/14 , C08K7/14 , C08K2003/2227 , C08K2003/2296 , C08K2201/004 , C08L2201/08 , C08L7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驱动机构用耐高温绝缘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机硅改性氰酸酯树脂30~70份;玻璃纤维20~40份;金属氧化物45~60份;硬脂酸盐0.5~1.5份;固化剂0.5~1.5份。通过采用特定配方制作,具有耐温250℃以上、机械性能好、韧性好、热变形温度高、耐辐照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13599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375795.X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电晕的自粘性双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其包括铜扁导体和绝缘层;绝缘层为层状结构,沿铜扁线的径向依次为耐电晕环氧树脂层、聚酰亚胺薄膜层、耐电晕丝包线漆层、双层玻璃丝层、耐电晕丝包线漆层。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绕包云母带即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电晕性能的绕包铜扁线。本发明的绕包铜扁线具有优异的耐电晕性能,耐热性,高的击穿电压强度、机械强度以及具有更薄的绝缘厚度,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高压电机、变频电机、航空航天电机等的绕组中,可以减薄绕组的绝缘厚度同时提升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3792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62783.6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贝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氨冷媒电机绝缘系统,其包括由耐氨冷媒电磁线绕制而成的电磁线圈、槽绝缘、槽楔、绝缘套管、绑扎带、引接线以及整体浸渍绝缘树脂层,槽绝缘为选自氟树脂玻璃漆布、氟树脂聚酯薄膜复合箔、氟塑料薄膜中的一种;槽楔为3240环氧酚醛玻璃布板或3248环氧玻璃布板;绝缘套管包括管体和氟树脂层,其中管体为无碱玻璃纤维编织软管;绑扎带为无碱玻璃纤维绑扎带;引接线为AF-200型耐氟电缆引接线;整体浸渍绝缘树脂层由环氧类绝缘浸渍漆或聚烯烃类绝缘浸渍漆固化后形成。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耐氨冷媒性能,可应用于氨冷媒的制冷电机的绝缘技术领域,特别适于额定电压1140V及以下的氨制冷剂冷却的冷媒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604384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050342.5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冷媒的高低压电机通用无溶剂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浸渍树脂由固含量为65%~75%的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溶液40~65份;固含量为75%~85%的聚噁唑烷酮树脂溶液15~35份;环保型稀释剂10~25份;固化剂3~8份;引发剂1~3份以及阻聚剂0.01~0.06份组成,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的原料配方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第一单体为选自新戊二醇、丙氧基化双酚A及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单体为选自间苯二甲酸、己二酸、偏苯三甲酸酐及顺丁烯二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单体为包含有酰亚胺基团的化合物。本发明树脂VOC含量低、耐R134a等新型制冷剂、可高低压电机通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69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210572655.7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巨峰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F291/10 , C08F291/00 , C08G59/42 , C08G59/20 , H02K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VPI浸渍树脂,其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丁二烯树脂100份;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5~15份;耐热环氧树脂2~8份;沸点≥170℃的高沸点活性交联单体10~100份;过氧化物引发剂0.05~5.0份;阻聚剂0.005~0.75份,所述VPI浸渍树脂的固化成型温度为110~180℃。本发明的VPI浸渍树脂是一种新型VPI浸渍树脂,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电气性能以及柔韧性,而且固化温度低、固化时间短,存储时间长,适用于发电机、电机定子线圈绝缘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275281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211423.3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91/10 , C08G59/40 , C08G59/24 , H02K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氨腐蚀无溶剂绝缘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重量份计,绝缘浸渍树脂的原料配方如下:环氧化聚丁二烯树脂100份;环氧树脂60~100份;低粘度环氧化合物30~100份;乙烯基甲苯15~60份;环氧固化剂5~15份;引发剂0.05~3.0份;阻聚剂0.005~0.05份,环氧化聚丁二烯树脂中环氧基团与双键的摩尔比为0.2~1.5:1;低粘度环氧化合物为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或二甲基代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或二者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浸渍树脂是低碳环保产品,不仅具有优异的耐氨腐蚀性能、电气性能及耐热性能,且固化温度低,存储稳定性好,适用于氨制冷电机、氨管道电机等定子绝缘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41359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75795.X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电晕的自粘性双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其包括铜扁导体和绝缘层;绝缘层为层状结构,沿铜扁线的径向依次为耐电晕环氧树脂层、聚酰亚胺薄膜层、耐电晕丝包线漆层、双层玻璃丝层、耐电晕丝包线漆层。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绕包云母带即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电晕性能的绕包铜扁线。本发明的绕包铜扁线具有优异的耐电晕性能,耐热性,高的击穿电压强度、机械强度以及具有更薄的绝缘厚度,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高压电机、变频电机、航空航天电机等的绕组中,可以减薄绕组的绝缘厚度同时提升运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