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575627.2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7/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漏磁检测探头,包括形状大小一致的呈矩形的上层非铁磁性隔热层和下层非铁磁性隔热层,所述上层非铁磁性隔热层和下层非铁磁性隔热层之间夹设有三个形状大小一致的呈矩形的周期结构,每个所述周期结构内开设有自其顶部到底部的圆柱形孔,三个所述周期结构内的圆柱形孔的圆心的连线构成一个虚拟的等边三角形;用于检测漏磁的探头设置在三个周期结构的中心位置,且与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纵向重合。本发明能够使得检测探头在一定提离值下,检测到更强的磁场信号,并且此信号强度高于贴近被测物表面时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完成在高温等复杂环境下的非接触式的实时漏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6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75627.2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7/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漏磁检测探头,包括形状大小一致的呈矩形的上层非铁磁性隔热层和下层非铁磁性隔热层,所述上层非铁磁性隔热层和下层非铁磁性隔热层之间夹设有三个形状大小一致的呈矩形的周期结构,每个所述周期结构内开设有自其顶部到底部的圆柱形孔,三个所述周期结构内的圆柱形孔的圆心的连线构成一个虚拟的等边三角形;用于检测漏磁的探头设置在三个周期结构的中心位置,且与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纵向重合。本发明能够使得检测探头在一定提离值下,检测到更强的磁场信号,并且此信号强度高于贴近被测物表面时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完成在高温等复杂环境下的非接触式的实时漏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9298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99158.3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 , G01N33/1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监测杆及其监测系统。本发明具有安装简便,防碰撞防腐蚀等特点,其使用寿命长,能够较为简便的拆卸,更新及维修。通过调节安装架或漂浮圈的位置,使传感器组件浸入水中,利用传感器组件测量当前的水质状况,实现水质实时检测以便及时了解水质情况,水质量的检测更加智能化,利于提高水质检测全面性和精确度,同时还有助于形成“预警‑监测‑整治”三位一体的水源地防污染新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尤其是针对蓝藻的成因与治理、海事应急事故处置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210534066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0993716.4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7/8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漏磁检测探头,包括形状大小一致的呈矩形的上层非铁磁性隔热层和下层非铁磁性隔热层,所述上层非铁磁性隔热层和下层非铁磁性隔热层之间夹设有三个形状大小一致的呈矩形的周期结构,每个所述周期结构内开设有自其顶部到底部的圆柱形孔,三个所述周期结构内的圆柱形孔的圆心的连线构成一个虚拟的等边三角形;用于检测漏磁的探头设置在三个周期结构的中心位置,且与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纵向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检测探头在一定提离值下,检测到更强的磁场信号,并且此信号强度高于贴近被测物表面时的信号强度,从而能够完成在高温等复杂环境下的非接触式的实时漏磁检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915442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503063.9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60Q1/076 , B60Q11/00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车灯控制系统,其包括:CAN总线、电源模块、组合开关模块、MCU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光源体模块及故障采集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供电;组合开关模块与MCU控制模块进行信息传输,MCU控制模块接入CAN总线;灯光控制模块接入CAN总线,并接收MCU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灯光控制模块与光源体模块相连接;故障采集模块接入CAN总线,MCU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以及故障采集模块相并联。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基于CAN总线技术,减少了控制器的硬线接口数量,可以使得线束简化,装配简单,降低成本,同时降低了车灯故障率,延长了车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