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薄膜的应用以及使用该钛薄膜的硅基光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0595482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11852.9

    申请日:2016-06-14

    Inventor: 罗杰 赖耘 侯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3 G02B6/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薄膜的应用以及使用该钛薄膜的硅基光波导,钛薄膜用于减少甚至完全消除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的反射。本发明将钛薄膜作为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的减反膜,具有宽带(1000nm~2200nm)、宽角度、超薄的性质,同时制备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因其超薄性可以减轻减反装置的重量,节省减反装置的成本,且携带方便;此外,要实现对不同电介质材料的减反效果,只需要调节钛薄膜的厚度即可,具有广泛的应用;另外,本发明的硅基光波导由于其端面覆盖了一层钛薄膜,大大减弱了硅基光波导端面的反射,从而使得硅基光波导中的驻波也大大变弱,大大降低了反射波对光路中其他器件的影响,确保光路体系的稳定性。

    MWT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85192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75498.7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李硕 侯波 李肃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2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WT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包括至少2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位于重复单元中心的贯穿孔电极;12条主栅线,12条主栅线以贯穿孔电极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以及分布在每条主栅线两侧的多对副栅线,每对副栅线与相应的主栅线交于同一点以构成一个箭头结构。其中,各条副栅线与对应的主栅线的夹角等于相邻的两条所述主栅线的夹角的一半,任何两条平行且相邻的副栅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每条主栅线终止于位于该条主栅线最外侧的一对副栅线的交点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提高电极对电流的收集效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并降低印刷成本。

    一种测量固体物质介电常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893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29445.5

    申请日:2012-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固体物质介电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待测固体物质的粉末颗粒样品,将所述粉末颗粒样品分散在背景材料液体中,得到固液混合物,粉末颗粒在混合物体系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采用同轴传输线法测量固液混合物在待测的频带下的介电常数;根据麦克斯韦-加内特有效介质理论计算获得待测固体物质的介电常数。本发明避免了测量过程中固体成型和抛光的复杂工艺,且能够实现粉末颗粒在微波宽频带上介电常数的精确测量,有望在纳米材料、生物制药、食品行业取得应用。

    MWT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760393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347895.6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李硕 侯波 李肃成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WT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包括至少2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位于重复单元中心的贯穿孔电极;12条主栅线,12条主栅线以贯穿孔电极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以及分布在每条主栅线两侧的多对副栅线,每对副栅线与相应的主栅线交于同一点以构成一个箭头结构。其中,各条副栅线与对应的主栅线的夹角等于相邻的两条所述主栅线的夹角的一半,任何两条平行且相邻的副栅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每条主栅线终止于位于该条主栅线最外侧的一对副栅线的交点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提高电极对电流的收集效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并降低印刷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