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响应过氧化物酶活性球状钛酸锶纳米材料比色检测谷胱甘肽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7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06015.7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光响应过氧化物酶活性球状钛酸锶纳米材料比色检测谷胱甘肽的合成方法。将钛酸四丁酯溶解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锶源与钛源进行充分的混合,接着加入表面活性剂,再缓慢滴加氢氧化钾,将混合后的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得到的产物通过离心洗涤干燥,最终获得球状钛酸锶纳米材料。在紫外光照下,钛酸锶纳米材料具备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同时也开启反应,通过催化过氧化氢产生自由基,使其进一步氧化无色TMB变为蓝色oxTMB,在波长652nm处出现吸收值。当谷胱甘肽的加入会导致oxTMB的还原,导致蓝色转化为无色并导致吸光度显着降低。本发明所制备的钛酸锶比色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测限低、可控制反应起始时间的优点。

    一种锌掺杂的三氧化二铁复合结构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04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003379.5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掺杂的三氧化二铁复合结构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是利用MOFs为模板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领域。其具体是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Zn掺杂的MIL‑88B纳米纺锤体;所得产物经离心干燥后在空气氛围中煅烧,最终得到Zn掺杂的α‑Fe2O3纳米复合材料粉末。进一步将所得纳米粉末中加入松油醇研磨均匀后,将其涂抹在陶瓷管上,并置于马弗炉烧结,制得所述气敏元件。该气敏元件具有低浓度检测、响应快、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的气敏特性,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一种通过静电组装可控合成CuS@EPO纳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880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1194984.6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静电组装可控合成CuS@EPO纳米材料的方法,涉及无机纳米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将柠檬酸钠,二水合氯化铜,九水合硫化钠混合,在89‑95℃反应20‑35 min,得到纳米CuS;(2)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与N‑羟基丁二酰亚胺混合后加入羧基化吡啶酮内过氧化物,进行活化反应,加入聚丙烯胺盐酸盐,混合均匀后离心得到吡啶酮内过氧化物修饰的聚丙烯胺盐酸盐;(3)将吡啶酮内过氧化物修饰的聚丙烯胺盐酸盐、纳米CuS混合,得到吡啶酮内过氧化物修饰的CuS@EPO纳米材料。本发明在没有红外光引发光热效应,纳米药物本身依然能够进行PDT治疗,肿瘤部位富集的光热试剂CuS既可以进行PTT并加速单线态氧的释放。

    基于溶剂热法可控合成的三氧化二铁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2083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931593.7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剂热法可控合成的α‑Fe2O3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其是通过改变溶剂链长及调节溶剂极性达到可控合成多级纳米结构的目的,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领域。其具体是以FeCl3为反应源物质,六亚甲基四胺或碳酸钠为配体,经过溶剂热法首先得到α‑Fe2O3前躯体,然后将其于空气气氛中煅烧得到多级结构的α‑Fe2O3纳米粉末。在所得α‑Fe2O3纳米粉末中加入松油醇研磨后,均匀涂抹在陶瓷管上并置于马弗炉中烧结,即可制得α‑Fe2O3多级结构气敏元件。该气敏元件具有响应快、稳定性高、选择性高的特性,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α(β)喹啉-低聚乙二醇酞菁锌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0102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225668.2

    申请日:2011-08-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α(β)喹啉-低聚乙二醇酞菁锌及其制备方法,包括α-喹啉-低聚乙二醇酞菁锌和β-喹啉-低聚乙二醇酞菁锌,其分子式为C41H21N9OZn(C2H4O)n,其中n包括2、3、4、5、6、8、9、28。本发明以对甲基苯磺酰氯和低聚乙二醇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4步即可完成反应,合成方法简单,副反应少,原料易得,成本低,制备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单一,不存在异构体,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同时由于合成的化合物中引入了不同链长的低聚乙二醇,可以显著增加酞菁配合物的水溶性,有利于其作为光动力临床用药的使用。

    一种GSH/pH双响应型Cu2O@Cu2+/ZIF-67@ZnPc核壳结构纳米药物

    公开(公告)号:CN116570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74616.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SH/pH双响应型Cu2O@Cu2+/ZIF‑67@ZnPc核壳结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药物运输载体技术领域。首先通过Cu2O纳米球为模板,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改变其电位,以便进一步在六水合硝酸钴溶液和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反应得到Cu2O@Cu2+/ZIF‑67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再加入光敏剂四羧基酞菁锌与聚丙二醇与环氧乙烷的加聚物制得目标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基于Cu2O自模板合成均匀掺杂的核壳MOFs结构,产物稳定性好、药物装载率高,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激活化学动力学与光动力协同治疗(CDT/PDT)。

    一种基于MOF模板法合成的二氧化钛负载三氧化二铁纳米异质结构的气敏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6596656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1157804.8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F模板法合成的TiO2负载的棒状α‑Fe2O3纳米异质结构气敏元件及其应用,其是利用MOFs为模板合成的纳米材料异质结构,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领域。其具体是采用溶剂热法制备MIL‑88A纳米棒;然后将MIL‑88A纳米棒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并加入氨水调节pH;再加入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进行水浴反应;所得产物离心干燥后经空气煅烧,得到TiO2负载的α‑Fe2O3异质结构纳米粉末;最后在所得纳米粉末中加入松油醇研磨均匀后,将其涂抹在陶瓷管上,并置于马弗炉烧结,制得所述气敏元件。该气敏元件具有低高灵敏、响应快、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的气敏特性,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一种锌掺杂的三氧化二铁复合结构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04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3379.5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127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掺杂的三氧化二铁复合结构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是利用MOFs为模板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领域。其具体是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Zn掺杂的MIL‑88B纳米纺锤体;所得产物经离心干燥后在空气氛围中煅烧,最终得到Zn掺杂的α‑Fe2O3纳米复合材料粉末。进一步将所得纳米粉末中加入松油醇研磨均匀后,将其涂抹在陶瓷管上,并置于马弗炉烧结,制得所述气敏元件。该气敏元件具有低浓度检测、响应快、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的气敏特性,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一种ZnPc‑UCNP‑PEG‑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06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25111.3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ZnPc‑UCNP‑PEG‑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通过微乳液法合成了NaYF4:Yb3+,Er3+上转换纳米粒子,通过配体氧化法用聚乙二醇进行改性,得到水溶的UCNP‑PEG‑OH,接着将光敏剂和双羧基聚乙二醇通过EDC缩合法修饰到其表面,得到了ZnPc‑UCNP‑PEG纳米复合物,最后将聚乙二醇修饰的靶向分子吉非替尼(G)加载到其表面得到ZnPc‑UCNP‑PEG‑G纳米复合物。本发明制备的ZnPc‑UCNP‑PEG‑G颗粒分布均匀,结晶性好,有良好的光动力活性,可提高酞菁锌的PDT治疗深度及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有望开发成为高效低毒的新型载药体系。

    二-α-喹啉-低聚乙二醇酞菁锌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0101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225666.3

    申请日:2011-08-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α-喹啉-低聚乙二醇酞菁锌及其制备方法,其分子式为:C50H27N10OZn(C2H4O)n,其中n包括2、3、4、5、6、8、9、28,该化合物以对甲基苯磺酰氯和低聚乙二醇类化合物为原料,经过5步反应而成,合成方法简单,副反应少,原料易得,成本低,制备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单一,不存在异构体,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同时由于合成的化合物中引入了不同链长的低聚乙二醇,可以显著增加酞菁配合物的水溶性,有利于其作为光动力临床用药的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