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718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311161.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3 , G01N27/447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适配体有序排列的金磁纳米探针及其在大田软海绵酸检测(OA)中的应用。所述的金磁纳米探针是由表面有序排列着核酸序列的纳米金球形核酸与纳米磁珠结合组成;所述的核酸序列为5’端带有腺嘌呤碱基聚合链的适配体与5’端带有荧光标记的DNA互补链形成。所述的金磁纳米探针由于表面修饰高密度负载由有序排列适配体,特异识别效率高、目标物分离简便,可与大田软海绵酸反应释放出荧光标记的DNA互补链,应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从而实现痕量OA高灵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1022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474549.7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B01J20/285 , B01J20/28 , G01N30/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识别F2毒素的核酸适配体亲和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多巯基功能单体、低聚倍半多聚硅氧烷(POSS)和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交联剂等光引发聚合形成的表面富含巯基的有机‑无机杂化硅胶聚合物作为基质,带巯基的适配体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与基质上丰富的烯基键合,在POSS纳米粒子上高覆盖密度修饰带巯基的抗霉菌毒素核酸适配体,从而制得的对F2毒素具有亲和作用的整体柱。该整体柱基质具有高度交联结构、多作用位点的特征,能够高效地使对F2毒素具有特异性识别的核酸适体高密度负载固定到POSS基整体柱上,结构稳定,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对F2毒素高效特异识别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6051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729947.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0/285 , B01J20/30 , B01D15/38 , C07D31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异性识别赭曲霉毒素A的核酸适配体-印迹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所述的整体柱是以高亲水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有机聚合单体、笼型低聚倍半多聚硅氧烷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赭曲霉毒素A为模板、安息香双甲醚为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和PEG 10000为二元致孔剂以及OTA核酸适配体为原料,通过发生自由基光引发聚合反应直接形成。该核酸适配体-印迹整体柱在啤酒基质中对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回收率达到95.5%,为赭曲霉毒素A的特异性识别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69393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109143.X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1 , B01J20/30 , B01D15/20 , B01D1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寡糖功能化的杂化硅胶整体柱及制备方法,所述整体柱是在以环氧基聚倍半硅氧烷与多胺试剂开环加成聚合形成杂化硅胶整体柱基质固定相的基础上,柱后修饰键合氨基寡糖制得;所述的聚倍半硅氧烷试剂为八环氧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所述的多胺试剂为聚乙烯亚胺;所述的寡糖为带正电荷阳离子的氨基寡糖素。所述的氨基寡糖在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立体分布的环氧基开环加成产物上缩合偶联,制备的整体柱具有聚倍半硅氧烷(‑SiO3/2)n纳米笼型结构(n=8)、碱性氨基(‑NH2)/胺基(‑NH‑CH2‑)基团和极性羟基(‑OH)基团,固定相结构稳定、作用官能团种类多,在酸性条件下能产生稳定的正电荷和阴极电渗流,可实现亲水、氢键、离子交换等多种作用模式,适用于极性酚类和碱性化合物的高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90251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400817.7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12 , A61K47/40 , A61K47/02 , A61K47/42 , A61P35/00 , B82Y5/00 , A61K31/704 , A61K31/3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与葡萄糖双重响应性药物载体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的药物释放载体是Uio66‑CBA‑α‑CD‑CeO2‑RGD复合纳米颗粒;其制备过程为:先由苯硼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NH2制得Uio66‑CBA,再以环糊精修饰CeO2纳米颗粒制得α‑CD‑CeO2,然后将Uio66‑CBA和α‑CD‑CeO2通过硼酸酯键进行组装,并且在组装的材料表面修饰RGD靶分子,而获得复合纳米颗粒。所制得的复合纳米颗粒在酸性条件为pH≤6,葡萄糖浓度1~10mM的双重刺激下,能释放所负载的抗癌药物,具有集靶向、pH及葡萄糖双重响应刺激功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4910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45612.4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0/29 , B01J20/285 , B01D15/22 , B01D15/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9 , B01D15/22 , B01D15/3833 , B01J20/285 , B01J2220/62 , B01J222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奎宁固定化离子液多模式毛细管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先制备环氧基基质整体固定相,然后在其表面共价键合奎宁,即得到奎宁固定化离子液多模式毛细管整体柱。本发明使用非离子液化合物奎宁,通过反应得到离子液基团,从而制得固定化离子液型整体柱,方法巧妙,工艺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易于推广。本发明制备的多模式毛细管整体柱在同一根色谱柱上具备π-π堆叠作用、反相相互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离子排斥作用以及手性分离能力等不同的分离模式,其可适用的分离对象范围广,可满足阴离子、阳离子、中性等多种类型化合物的高效连续分离以及手性对映体分离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3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39463.X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毒素的在线痕量分析的方法。所述非蛋白氨基酸毒素在线与荧光标记试剂发生荧光衍生反应,荧光标记产物经由第一维液相色谱的多通阀切换进入第一维色谱的分离柱实现第一次富集、分离;然后将所得到的分离组分经由第二维多通阀中心切割进入第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柱,完成荧光标记物的第二次富集、分离和荧光高灵敏检测,从而实现非蛋白氨基酸毒素的在线衍生痕量荧光分析;所述的非蛋白氨基酸毒素为软骨藻酸。本发明综合应用了在线标记、二维色谱富集分离和荧光分析,流程连续、背景干扰小、灵敏度高,可用于超痕量软骨藻酸等非蛋白氨基酸毒素的准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4437415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10001787.8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修饰氧化石墨磁性纳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附材料制备领域。采用一步热溶剂法,直接将功能单体壳聚糖和氧化石墨加入具有高温高压条件的磁源环境中,合成一种固相萃取材料。合成方法简单,过程易于控制,而且其结合了氧化石墨及壳聚糖的大量功能基团,具有很好吸附功能,键合牢固、性质稳定,重现性好,富集倍数较大,可以在较宽的pH范围内使用,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Cu(II)的富集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84116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260948.5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D15/22 , B01J20/30 , B01J20/281 , G01N3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六碳烯‑乙烯基磺酸钠修饰的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及其应用,所述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是经毛细管预处理和一锅法制成。本发明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既免除了传统填充柱装填操作复杂繁琐、烧结塞子易产生气泡等问题,又克服了开管柱容量低和相比小的缺点,所得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通过有机掺杂增加了硅胶整体柱的柔韧性,且十六碳烯‑乙烯基磺酸钠含有的磺酸根可提供一定的电渗流,使合成的整体柱可在pCEC模式下进行色谱分离,并促进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离子交换作用,其性质稳定,重现性好,可在较宽的pH范围内使用,而其电渗流大小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的pH来控制,对苯系、萘系化合物及苯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3748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98876.0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323/62 , C07C319/22 , A61K4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有机纳米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金属有机纳米化合物命名为UIO?67?S?S,它是{〔Zr(BPDC?S?S)〕}∞,以四氯化锆为金属盐,4,4?二硫二苯甲酸为有机配体,在DMF混合液中通过配位作用沉淀形成。本发明所述的UIO?67?S?S纳米化合物的应用是可以作为pH及氧化还原双重刺激响应的药物释放载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