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283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80072690.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IPC: E05F15/689 , B60J1/17 , E05F11/38 , E05F1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门的玻璃升降装置、门框架组件、车门的开闭体驱动装置以及车门的开闭体驱动装置的装配方法,在车门的玻璃升降装置中,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力使窗玻璃沿着窗框部件进行升降动作,该窗框部件为形成窗开口的车门窗框中沿着窗玻璃的前后缘的一方的部件,具备:导轨,设置于窗框部件;滑块,具有固定于窗玻璃的玻璃支承部和被引导为能够相对于导轨在升降方向上移动的滑动部;以及传递部件,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向车辆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被导轨进行位置限制的第一滑动部和向车辆前后方向的至少另一个方向被导轨进行位置限制的第二滑动部设置于升降方向的不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60922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80058432.2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井胜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4 , B60J10/235 , B60J10/30 , B60J10/32 , B60J10/36 , B60J10/75 , B60R13/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用嵌条,即使在利用挤压成形将嵌条主体成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与支柱相对向的部分的车宽方向的窄幅化,而且能够防止端帽向车内侧晃动。嵌条主体(21)具备:车外侧部(24),从车外侧与外板(11)的上缘部(12)以及支柱(17)相对向;车内侧部(25),从车内侧与上缘部相对向,并且将端面整体形成位于一对支柱(16、17)之间的后退端面(36);被卡合部(28),形成于嵌条主体的内面。端帽(39)具备:覆盖端部(40),覆盖车外侧部的端面;插入部(41),从覆盖端部延伸至后退端面的前面位置;卡合部(45),形成于插入部的车外侧面,与被卡合部卡合,从而限制端帽向车内侧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3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80072690.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IPC: E05F15/689 , B60J1/17 , E05F11/38 , E05F1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门的玻璃升降装置、门框架组件、车门的开闭体驱动装置以及车门的开闭体驱动装置的装配方法,在车门的玻璃升降装置中,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力使窗玻璃沿着窗框部件进行升降动作,该窗框部件为形成窗开口的车门窗框中沿着窗玻璃的前后缘的一方的部件,具备:导轨,设置于窗框部件;滑块,具有固定于窗玻璃的玻璃支承部和被引导为能够相对于导轨在升降方向上移动的滑动部;以及传递部件,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向车辆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被导轨进行位置限制的第一滑动部和向车辆前后方向的至少另一个方向被导轨进行位置限制的第二滑动部设置于升降方向的不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0264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41001.2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10/04
Abstract: 一种嵌条安装结构,其附接至车外门板的上边缘,其中门板包括从其上端向下延伸的板部,和从所述向下延伸板部的下端朝着车辆内侧倾斜延伸的向内倾斜页扇。嵌条的横截面具有倒U形,并且包括车外侧壁、车内侧壁、以及车外侧壁和车内侧壁之间的连接壁,其中还包括插槽,向内倾斜页扇插入插槽中,所述插槽形成在所述车门板侧的所述车内侧壁的内表面中,并且在所述车辆外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和在车辆内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326092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80058432.2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井胜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4 , B60J10/235 , B60J10/30 , B60J10/32 , B60J10/36 , B60J10/75 , B60R13/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用嵌条,即使在利用挤压成形将嵌条主体成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与支柱相对向的部分的车宽方向的窄幅化,而且能够防止端帽向车内侧晃动。嵌条主体(21)具备:车外侧部(24),从车外侧与外板(11)的上缘部(12)以及支柱(17)相对向;车内侧部(25),从车内侧与上缘部相对向,并且将端面整体形成位于一对支柱(16、17)之间的后退端面(36);被卡合部(28),形成于嵌条主体的内面。端帽(39)具备:覆盖端部(40),覆盖车外侧部的端面;插入部(41),从覆盖端部延伸至后退端面的前面位置;卡合部(45),形成于插入部的车外侧面,与被卡合部卡合,从而限制端帽向车内侧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54878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80046319.8
申请日:2010-10-08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0 , B60J5/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门框构造以及车辆的门框制造方法,在门框中,框体包括与门玻璃的缘部相对向的玻璃对向部、车外侧的图案设计部、以及车内侧的筒状部,通过将筒状部从上窗框部向侧窗框部形成一定截面,同时将拐角部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将框体构成从上窗框部至侧窗框部连续的一构件。通过具有比该图案设计部向门框的内周方向突出并向车内侧折回的内侧突出部的外装饰构件而从车外侧覆盖该框体的图案设计部,并通过外装饰构件的内侧突出部、框体的图案设计部、筒状部以及玻璃对向部而构成凹状截面的玻璃导向部。并且,使外装饰构件的内侧突出部向门框内周方向的突出宽度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处不同。由此,可抑制制造成本而提高生产率,同时能够使在框的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的图案设计宽度和玻璃保持宽度的设定自由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31595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80072334.6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门的车门窗框构造,在车门中,具备:立柱窗框,构成车门窗框,沿着窗玻璃的前后缘的一方在升降方向上延伸;以及升降机构,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力使窗玻璃进行升降动作,立柱窗框具备位于车外侧的外观部、以及位于比外观部靠车内侧并具有内部空间的主体部,升降机构具备固定于窗玻璃的滑块、将滑块在升降方向上可移动地引导的导轨、以及相对于滑块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滑块的传递部件,在立柱窗框的主体部内收容滑块、导轨以及传递部件,导轨在窗玻璃的车内面侧,限制滑块在车内外两方向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315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80072334.6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门的车门窗框构造,在车门中,具备:立柱窗框,构成车门窗框,沿着窗玻璃的前后缘的一方在升降方向上延伸;以及升降机构,通过驱动源的驱动力使窗玻璃进行升降动作,立柱窗框具备位于车外侧的外观部、以及位于比外观部靠车内侧并具有内部空间的主体部,升降机构具备固定于窗玻璃的滑块、将滑块在升降方向上可移动地引导的导轨、以及相对于滑块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滑块的传递部件,在立柱窗框的主体部内收容滑块、导轨以及传递部件,导轨在窗玻璃的车内面侧,限制滑块在车内外两方向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44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6317.9
申请日:2010-10-08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63 , B60J5/0402 , Y10T29/49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门框构造以及车辆的门框制造方法,在门框中,框体包括与门玻璃的缘部相对向的玻璃对向部、车外侧的图案设计部、车内侧的筒状部、以及被这些各部包围的凹状截面的玻璃导向部,将筒状部从上窗框部向侧窗框部形成一定截面,同时将拐角部进行弯曲加工,而将框体构成为从上窗框部至侧窗框部连续的一构件。在使该框体的图案设计部的宽度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处不同之后,从车外侧利用外装饰构件覆盖。由此,可抑制制造成本而提高生产率,同时能够使在框的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的图案设计宽度的设定自由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315951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880072426.4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井胜久
IPC: E05F11/38 , B60J1/17 , E05F15/6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门的窗玻璃支承构造,具有:窗框部,相对于门板向上方突出;以及窗玻璃,沿着窗框部进行升降,在窗框部具备玻璃位置限制机构,该玻璃位置限制机构至少在窗玻璃上升到最高的位置,确定窗玻璃在车内外方向和与车内外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窗玻璃相对于窗框部的位置精度,使外观质量、窗玻璃的支承性能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