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纳米颗粒胶体-量子点打印墨水掺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05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3897.4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纳米颗粒胶体‑量子点打印墨水掺杂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将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颗粒,再将二氧化硅包裹在银纳米颗粒外层,制备二氧化硅包裹银纳米颗粒胶体溶液;然后制备CdSe量子点墨水;将二氧化硅包裹银纳米颗粒胶体溶液与CdSe量子点墨水按体积比为1~5:100的比例混合,制备得到金属纳米颗粒胶体‑量子点墨水。发明方法制备的金属纳米颗粒胶体‑量子点墨水成功提升了半导体量子点墨水的光效转换性能,在相同的输入电能条件下,能够产生更多的可见光输出,并同时减少能量的损耗。这项技术进步为QLED照明和显示应用带来了明显的性能提升。

    窄线宽小周期高吸收率的石墨烯纳米线阵列红外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69139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16525.7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线宽小周期高吸收率的石墨烯纳米线阵列红外探测器,属于光电技术领域。该器件包括衬底、石墨烯纳米线阵列、金电极,通过改变石墨烯纳米线的宽度、周期和器件费米能级,从而调控探测器的吸收率和吸收波段;该器件的制备方法首先在衬底上制备石墨烯薄膜,然后采用EBL刻蚀工艺、电子束蒸镀机完成电极加工;最后结合EBL刻蚀和ICP刻蚀,制备得到石墨烯纳米线阵列红外探测器。本发明提出的窄线宽小周期高吸收率的石墨烯纳米线阵列红外探测器,具有吸收率高、探测范围广、光谱可调谐等特点,对长波、甚长波红外波段具有较好的探测性能。

    一种窄线宽DFB纳米等离子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67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532759.0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线宽DFB纳米等离子体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技术领域。该激光器包括衬底、纳米结构、绝缘层、金属膜、电极及电极引线、布拉格光栅结构。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纳米等离子体激光源器件上集成布拉格光栅结构,利用DFB线宽压缩技术,使激光器谐振腔内的有效折射率产生周期性的微扰,对激光器的纵向激射模式进行有选择性的正反馈,抑制其他模式,实现优质的窄线宽、单模、高稳定激光输出。本发明的窄线宽DFB纳米等离子体激光器在微纳传感、片上集成光源、激光雷达、泵浦光源、通信、光集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激光倏逝波近场干涉量子光刻制备纳米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976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54057.0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倏逝波近场干涉量子光刻制备纳米阵列的方法,属于光电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金属离子与稀土离子掺杂到光刻胶中,得到可在倏逝驻波光的作用下实现量子空间限制作用的复合离子掺杂光刻胶;然后将复合光刻胶旋涂在衬底上,通过多次旋涂和烘干,得到均匀、厚度较薄的光刻胶镀膜;再通过构建激光倏逝驻波近场干涉量子光刻系统,基于近场周期倏逝驻波光场与掺杂光刻胶的量子多光子曝光原理,进行激光倏逝驻波近场干涉量子光刻,得到纳米阵列。制备的纳米阵列具有周期可调、单元结构尺寸小、宏观量子性能优异等优势,使得纳米阵列器件具备优异的宏观量子效应性能。

    一种石墨烯量子点阵列的微纳复合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4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91935.9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量子点阵列的微纳复合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技术领域。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薄膜,然后采用EBL光刻工艺完成石墨烯表面牺牲层及纳米阵列结构的初加工,保证量子点阵列的均匀性;然后进行FIB雕刻修饰,去除腐蚀过程中出现的棱边缺陷结构,降低棱边粗糙度,保证石墨烯量子点阵列的光洁性;最后腐蚀去除表面牺牲层,得到最后的石墨烯量子点阵列结构。本发明提出的表面牺牲层EBL辅助FIB加工技术是一种高精度微纳阵列加工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均匀性好、粗糙度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微纳结构光电传感集成器件微加工制造;形成的石墨烯量子点阵列,对近红外波段具有吸收峰,可作为一种石墨烯量子点阵列的消光器件。

    一种贵金属纳米颗粒-量子棒阵列的偏振器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09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23576.6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贵金属纳米颗粒‑量子棒阵列的偏振器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利用激光倏逝驻波聚焦沉积技术,制备极化固定的贵金属银纳米颗粒线阵列基底,该银纳米颗粒线阵列基底与附有聚酰亚胺PI取向层的玻片复合作为量子棒的定向模板,在制备的复合定向结构中注射半导体量子棒溶液,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定向半导体量子棒复合发光器件,同时实现量子棒阵列的荧光增强与偏振发光。该方法制备的贵金属阵列‑量子棒定向排列的复合结构,荧光强度可调且具有较高的偏振度,有助于为液晶显示技术、纳米表征技术、固态偏振光源技术提供新的原理和方法。

    基于金属纳米超表面的亚波长涡旋光束阵列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963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04113.9

    申请日:2019-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超表面的亚波长涡旋光束阵列产生方法,其首先制备出由金属纳米棒阵列构成的特定金属纳米超表面结构,然后通过圆偏振光垂直照射该特定金属纳米超表面结构,由此将圆偏振光转变成亚波长尺度的涡旋波束阵列,本发明还通过合理设计金属纳米棒的尺寸及排布,制备出可产生亚波长旋涡光束阵列的特定金属纳米超表面结构,相较于其他旋涡光束产生方式,本发明所用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集成、光强分布均匀等优点,并且该方法产生的涡旋光束阵列不仅能够在信息传输与存储中增强信息安全性与容量,在微粒捕获中一次性捕获大量粒子,而且能同时探测不同物体的运动特性,拓展了旋涡光束的应用领域。

    一种调控金属天线-石墨烯复合超表面光电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3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01847.4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金属天线‑石墨烯复合超表面光电导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利用不同波长的共振激光辐照特定金属天线‑石墨烯复合超表面结构,激发出不同干涉场的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波,不同干涉场的SPP波在石墨烯表面传输并与石墨烯作用后衰变转换成的热载流子浓度分布不同,从而可精确调控石墨烯的光电导;同时给出了特定金属天线‑石墨烯复合超表面结构的具体制备方法,由于该金属天线‑石墨烯复合超表面结构具有高局域性,与共振激光相比,其产生的SPP波的波长更小,金属天线与石墨烯界面处的电磁场能量密度显著增强,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纳米光子器件和纳米光电集成电路以及光通信技术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