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2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3611.7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化地区村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评估系统,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四个方面确定城市化地区村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组合权重法结合改进的熵权法与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得评价指标综合权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发明针对村镇现阶段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进入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消耗大、节水水平不高、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收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相关数据,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相关部门在规划城镇化发展、树立经济发展目标时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388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99005.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0 , C02F3/30 , C02F3/34 ,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池和调节池,所述过滤池和调节池的下端设置有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的下端设置有MBR膜池和清水池,所述过滤池与调节池之间通过第一溢流口连通,所述调节池与厌氧池之间通过第一溢流管连通,所述厌氧池与好氧池之间通过第二溢流口连通,所述好氧池与MBR膜池之间通过第二溢流管连通。其技术要点为:一体化层叠设计结构降低了整体污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结构紧凑,现场组装方便,适应多种安装场所,采用多组自然溢流的方式代替常规的泵体提升输送,在确保水体能够正常流动的同时,减少了泵体的使用数量,进而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运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45803.X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库淤泥后高效修复装置及方法,属于河库淤泥修复技术领域。河库淤泥后高效修复方法,一:对河库底部进行扫描;二:向河库内剩余淤泥中通过反硝化生物强化;三:通过激活好氧活性功能菌群;四:使淤泥脱毒、除臭并利于淤泥的脱水干化;五:经生物修复后的淤泥通过第一级污泥泵;六:除去粒径为1mm以上的干化沙粒和砾石;七:将剩余淤泥利用振动筛脱水;八:向淤泥裸露区域浇灌填土材料;九:向河库水域内的修复区域上游处投放沉水植被种子。通过利用挖泥船吸取其余淤泥至生化处理池进行脱毒、除臭,进行脱水干化,得到多种填土材料,将填土材料依次铺设至河库底部淤泥裸露区域,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河库底部底泥环境的高效修复色。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50526.7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湖泊生物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湖泊次表层生物多样性保护用监测装置,包括浮板和监测座,所述浮板的底部四角处均转动连接有转轴,前侧靠左端所述竖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收卷轮的外表面绕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二收卷轮的外表面绕设有第二拉绳,所述调节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调节齿轮。通过第一电机配合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使得第一拉绳使得支撑杆转动至与浮板相垂直的状态,并通过第二拉绳带动工形板配合调节齿轮,使得前后支撑杆处于锥形状态,通过第四电机而后螺旋桨使得该装置在湖泊中移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乘船将该装置拆卸再对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工作,提高了移动该装置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9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50526.7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湖泊生物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湖泊次表层生物多样性保护用监测装置,包括浮板和监测座,所述浮板的底部四角处均转动连接有转轴,前侧靠左端所述竖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收卷轮的外表面绕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二收卷轮的外表面绕设有第二拉绳,所述调节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调节齿轮。通过第一电机配合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使得第一拉绳使得支撑杆转动至与浮板相垂直的状态,并通过第二拉绳带动工形板配合调节齿轮,使得前后支撑杆处于锥形状态,通过第四电机而后螺旋桨使得该装置在湖泊中移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乘船将该装置拆卸再对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工作,提高了移动该装置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04061.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静置箱、中转箱和出水箱,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外表面间转动连接有蜗杆,后侧所述立板的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后侧所述竖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蜗轮、主动齿轮和第一半齿轮,前侧所述竖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和第二半齿轮,所述第二半齿轮的外表面活动啮合有齿条,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刮板。通过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使得主动齿轮转动,配合从动齿轮带动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使得齿条移动,齿条带动连接杆、固定框和刮板来回移动,通过刮板对污泥进行刮取,从而能够及时的对静置箱内的污泥进行刮取,避免污泥将输送管堵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