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9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57042.1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金属盐加入到含有生物炭的水溶液中,搅拌反应65~75h后加入第二金属盐,得到混合溶液;步骤2、秤取一定量尿素加入所述混合溶液中,得到物料溶液;步骤3、将所述物料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中静置,得到悬浊液;步骤4、将所述悬浊液离心得到固体,并使用蒸馏水清洗固体,所得固体烘干后得到烘干料;步骤5、将所述烘干料研磨过筛后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改性生物炭材料。本发明利用生物炭吸附阳离子的特点,在高温反应下,LDH在生物炭表面原位生长,得到对低浓度PFOS的去除能力高的LDH改性生物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9117.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72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砷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砷污染场地地下水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pH值范围为3~12的砷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加入过氧化氢,S2、再将所述砷污染场地地下水以0.08~0.12mL/min的流速通过铁修饰炭复合材料,即可完成砷污染场地地下水的净化;本发明净化方法考虑了通过在体系中加入过氧化氢,构建类芬顿反应环境,并借助铁修饰生物炭的高吸附性能,以及炭基材料的良好电子传递性能,结合其强氧化能力将高毒性的As(Ⅲ)氧化为As(Ⅴ),达到高效减毒与固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03745.3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污染羽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苯系物空间分布的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污染场地分析;S2、监测井布设;S3、地下水样品采集;S4、确定监测指标及微生物降解指示指标:选择若干种水样中的苯系物作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识别的代表性监测指标,氧化还原电位表征地下水氧化还原性状态作为微生物降解指示指标;S5、样品分析测试;S6、数据处理。本发明的方法以农药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的苯系物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监测数据,从苯系物污染物浓度、污染羽范围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特征开展了地下水中苯系物浓度自然衰减实践研究,为地地下水自然衰减技术的应用和完善及风险管控技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89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28433.9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现场采样的场地污染物智能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系统包括:采样模块,用于在现场对场地污染物进行采样;图像模块,用于对采样的场地污染物进行图像检测,获取场地污染物的图像信息;预处理模块,用于采用高斯滤波算法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滤波处理;提取模块,用于采用LBP特征提取法提取滤波处理后图像信息的纹理特征;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场地污染物类别与纹理特征的关联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将提取的纹理特征与数据库模块内存储的关联信息匹配,识别查找出所提取纹理特征对应的场地污染物类别;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场地污染物类别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场地污染物的现场采样和识别,有助于提高识别效率以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2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14642.X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重金属钝化剂降解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PB‑MgAl‑LDH制备;S2、PB‑MgAl‑LDH磁改性;S3、钝化剂制备;S4、土壤修复。本发明优选的特定生长位置的松树皮和镁铝水滑石通过稳态共沉淀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良好比表面积和吸附活性的固体粉末,磁改性后独特的层间结构内具备磁性,易产生负电荷,为平衡电荷而加速对镉的吸附,同时发生晶格扩散、同晶置换等作用,表现出对镉离子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及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86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02112.0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污染场地处理用异位热脱附设备及其方法,设备包括箱体、进料组件和热脱附组件;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设在第一箱体上端的第二箱体;进料组件包括设在第二箱体上的进料斗、设在第二箱体内的转辊和为转辊提供动力的旋转电机,转辊上设有钢制履带;热脱附组件包括设在第一箱体上的加热风机、设置在第一箱体内底部的喷气盘、卡接在第一箱体内部的抛土架和为抛土架提供动力的提升电机;抛土架设有旋转挡板,抛土架下端设有与旋转挡板连接的电动推杆;第一箱体内部卡接有与抛土架螺纹连接的提升丝杠,提升电机为提升丝杠提供动力;本发明的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农药污染土壤热脱附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1993.1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包括修复支撑结构、设置在修复支撑结构内部的复合热解机构;修复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底座,支撑架底座顶部固定设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容纳支撑筒;复合热解机构包括固定在容纳支撑筒内的土壤输入机构、蒸气热解机构;土壤输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容纳支撑筒内且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多个土壤输入支撑筒,土壤输入支撑筒内固定设有多根土壤释放管,土壤释放管上侧具有多个土壤释放孔;利用高速冲击气流携带着污染土壤均匀分散在容纳支撑筒内,有利于水蒸气与污染土壤颗粒充分均匀混合,利用高温水蒸气对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热解,并将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溶解在水蒸气中带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55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142217.7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1/00 , C02F11/0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包括预处理滤洗机构、生物富集处理机构、精细化滤洗机构以及底泥孔隙化制备机构;所述预处理滤洗机构包括清洗罐,所述清洗罐内固定设有底泥输送管,所述底泥输送管下端固定设有分散输出环,所述分散输出环上具有多个底泥输出孔;首先利用预处理滤洗机构以及精细化滤洗机构对底泥进行处理能够去除底泥中的部分重金属以及绝大部分有机杂质,双层设计的生物富集处理机构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底泥土壤的湿度、温度以及能够对底泥土壤进行可控的通风处理,利用植物的富集作用将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效转移固化在植物中,最后对这些富含重金属的植物进行高温分解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39323.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挥发气体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提高有机物扩散系数测试精度的测试器及测试方法;本发明设计的测试器包括通量器、装填机构和底座;通量器包括装填筒和压板;装填筒是由弧形板,两个设置在弧形板侧沿上且相互平行的侧板,以及设置在装填筒两端且相互平行的封堵板组成;底座包括收集箱、传输轨道、料箱和承压槽;装填机构包括传输装置和施压装置;该测试器通过将用于测试的通量器的“竹节式”填充土壤方式改进为“侧方均匀”填充土壤方式,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通量器内实验土壤具有明显密度差的问题;而基于上述测试器的测试方法,能够准确计算VOCs在包气带土壤中的扩散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4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50126.X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类非定标污染物风险评估方法,属于污染物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S1、取样并分组;S2、异味风险评估:通过污染物异味文献调研对污染物的溴阈值进行查询或通过感官评判的方法进行评估;S3、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通过文献调研或慢性毒性实验验获取农药类污染物毒性参数进而评估。本发明通过室内实验和算法结合,模拟并计算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风险水平,进而对污染物开展异味和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