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置油分离器的进汽组件、内置油分离器和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1349478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0812097.6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置油分离器的进汽组件、内置油分离器和冷凝器,涉及制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含油冷媒以单向、混流形式进入油分流器内,导致汽液分离效率不高的问题。该进汽组件包括进汽管和均流板,均流板设置于进汽管的出口处,进汽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均流孔,均流板上设置有第二均流孔,第一均流孔和第二均流孔用于供待分离汽液混合物流过并使流经第一均流孔和第二均流孔的待分离汽液混合物多向分离扩散。通过第一均流孔和第二均流孔的作用,可使待分离汽液混合物以多向、分离扩散的形式进入油分离器内,不仅有利于汽液分散分离,同时还增加了分离撞击面,提高了汽液分离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从而可提高汽液分离效率。

    油气分离装置及压缩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26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92987.7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压缩机,其中,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分离腔,油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分离腔连通;内筒,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分离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位置处;多个折流凸台,多个所述折流凸台交错布置在所述进气通道内,所有所述折流凸台将所述进气通道相隔成折流流道。本发明的油气分离装置及压缩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内置油分、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30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29042.4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置油分,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分离区,且壳体上设有进气部和出气部,进气部将分离区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以使从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流至分离区,出气部将分离区与冷凝器的冷凝区连通,以使冷媒经由出气部从分离区流至冷凝区内,与冷凝区内的冷凝管换热;和换热管,换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分离区内,以与由进气部流向出气部的冷媒换热。基于此,可提高冷凝器的单相换热强度。

    内置油分、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30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29034.X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置油分,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分离区,且壳体上设有进气部和出气部,进气部将分离区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以使从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流至分离区,出气部将分离区与冷凝器的冷凝区连通,以使冷媒经由出气部从分离区流至冷凝区内,与冷凝区内的冷凝管换热;和至少两根换热管,每根换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分离区内,以与由进气部流向出气部的冷媒换热,其中,换热管的外径d满足:基于此,可提高冷凝器的单相换热强度。

    满液式蒸发器
    5.
    发明公开
    满液式蒸发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74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24581.5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进液口和排气口,进液口设于壳体的底部,排气口设于壳体的顶部;气液分离结构,设于容纳腔内,且具有朝向壳体的顶部设置的进汽端;壳体具有一引流通道,引流通道能够引导容纳腔内的汽液混合冷媒自壳体的底部向壳体的顶部方向运动,并再次朝壳体的底部方向进入进汽端,用于对汽液混合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因此,在气液分离结构的气液分离作用下,液态冷媒能够继续顺畅地自上而下地流向壳体的底部,而气态冷媒则能够与液态冷媒分离,而向壳体的顶部的排出口所在方向流动,因此,液体冷媒的分离效果将更佳,进而提高了满液式蒸发器蒸发后的气体干度,使得机组达到最佳的换热性能。

    油分离器、换热器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355144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20788.8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换热器及空调,其中油分离器包括:内部为分离腔的壳体,壳体可进出气体,且分离腔内设有逐级分离气油混合物的油分离组件。本发明设计的油分离器内部所形成的流场是渐变的、平滑过渡的,在分离过程中的阻力较小降低了系统的性能损失,对能量的保护效果有所加强,实现了油气的平缓分离。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44260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0830055.3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蒸发器还包括布液器、换热管组和防带液管组,布液器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并与进液口相对应,布液器用于对进液口通入的冷媒进行分散。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布液器的下方,防带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围在换热管组的外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一道蒸发过程有利于浸泡式换热,还由于防带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且分布密度大的特点,可以使得防带液管组上的液膜厚度薄于换热管组,使得气体挣脱阻力更小,降低可携带的液态冷媒量,有利于防止吸气带液现象的发生。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1597.7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F25B4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其中,油分离装置包括油分壳体和均流板,油分壳体具有进气口,均流板设置在油分壳体内,均流板上设有多个均流孔,进气口设置在油分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偏置的位置,均流板对应于进气口在油分壳体上偏置侧的长度和均流孔的总开孔面积分别为第一长度L1和第一开孔面积S1,均流板对应于进气口在油分壳体上非偏置侧的长度和均流孔的总开孔面积分别为第二长度L2和第二开孔面积S2,第二开孔面积S2与第一开孔面积S1的比值大于第二长度L2与第一长度L1的比值:S2/S1>L2/L1。本发明考虑了冷媒通过油分离器两侧的流动阻力差,使得油分离器内部流场分布均匀,油分效果好。

    空调设备、离心机组及其闪发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2087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18139.1

    申请日:2017-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0 F25B250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闪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进液口、出液口及补气口;及多个挡板,错位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多个所述挡板之间及多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围设成混合冷媒的流路;至少一个所述挡板上设置多个凹槽或多个凸起;混合冷媒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壳体,经多个所述挡板分离后,气态冷媒通过所述补气口送出,液态冷媒通过所述出液口送出。由于多个挡板中至少一个上设置多个凹槽或者多个凸起,多个凹槽或者多个凸起能够增加挡板与混合冷媒的接触面积,放大混合冷媒的分离过滤效果,改善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问题,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现象,降低压缩机能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及其离心机组。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2390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0846450.2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油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进气口,在壳体上的自进气口由近到远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过滤油滴的出气口,出气口的过滤油滴的性能自进气口由近到远的方向递减;出气口上穿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开设有出气孔及设于出气孔内侧的过滤网;壳体中设有螺旋导流板,螺旋导流板上每相邻的两片板体之间形成分离腔,分离腔与出气口一一对应;或者壳体中设有平形导流板,平形导流板一端连接壳体,另一端与壳体具有间隔,平形导流板设有过流孔和折边。与现有技术比较,本申请能够便于分离不同大小的润滑油油滴,保障气体流速更加均匀,还使得气体流速不至于过大,极大的保证气液分离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